《夜天子》:你所不熟悉的大明史

說實在的,《夜天子》是一部十分“倒黴”的電視劇。

在片方處處以上星劇的要求進行後期製作時,卻突然被告知四天後以網劇形式播出。

怎麼辦?怎麼辦!涼拌!硬著頭皮上!還能逃跑不成。

就這樣,在前有懸崖後有追兵的情況下,《夜天子》匆匆登上了網絡平臺。沒有大量的通稿鋪墊,沒有三天兩頭的熱搜,更沒有大牌流量的支撐,只在播出平臺晃了個首頁眼熟以後,《夜天子》就完成了它的熒幕“首秀”。

《夜天子》主要講述大明刑部獄卒葉小天接受委託,為人送遺書回故鄉,遭到不想分割家產的那人家屬追殺,逃入黔東。兵部要員艾楓以新任葫縣典史前往黔東,調查權貴楊應龍圖謀不軌之事,被楊應龍派人殺害。葫縣縣令花晴風為逃避治安不利的責任,安排葉小天冒充艾典史。在典史任上,他打擊豪紳惡霸,把葫縣攪了個天翻地覆,更因緣際會,成為真正的葫縣典史,由此開始了他的仕途之路。升任銅仁府推官後,葉小天依舊獨善其身,不與尸位素餐渾渾噩噩的無為官吏為伍,為了冤死的民女,他怒斬紈絝惡棍,由此身陷絕境,卻也受到了地方百姓的愛戴和貴州愛國大土司的讚賞,最終成為一方土司官。(來源百度)

何為土司?

在秦朝統一嶺南後,在交通方便的平原地區推行郡縣流官制,鞭長莫及的偏遠山區實行土官世襲制,即土司制度,以少數民族中的舊貴族來對地方進行統治。中國歷史上,在緬甸,老郭等地都曾施行過土司制度。

而《夜天子》故事背景為明朝萬曆初年的貴州一帶,古稱黔中。唐朝時,貴州除了西部個別縣,其他的都為黔中道轄地。在黔中道之下,分為許多州,其中就有《夜天子》中所提到的播州(今遵義),思州(銅仁)等,而矩州則為羈縻州,依靠當地民族進行管理。到了明朝,改羈縻州為宣慰司,也就是土司。永樂年間,思州宣慰司被廢,建立貴州布政使司(貴州省),於是當時雲貴高原東部僅剩播州和貴州對立。其中在萬曆年間發動叛亂的播州末主,就是在《夜天子》之後的劇集裡即將出現的最大反派楊應龍。

《夜天子》不是一部用人民幣堆起來的作品。錢可以堆佈景,可以堆後期,甚至可以堆宣發,但細節處的精良絕非錢可以砌就。其中,“流官制”三字就足以讓《夜天子》甩當今諸多古裝劇十八條街。

在明代以前,歷代封建王朝都對偏遠荒瘠地區施行“以夷制夷”的羈縻策略。到了明朝永樂年間,貴州布政使司的設立標誌著貴州正式成為省級行政區。其中逐漸將貴州納入實際控制中的重要措施就是建立流官直接控制下的地方行政機構,依附於“衛所”。但在明朝中後期,貴州少數民族的勢力還是很強大,對於“衛所”以及流官依然構成巨大威脅,導致貴州流官政權多次遷移。所以在《夜天子》中,一群私塾裡的書生,也就是土司家族子弟以及部落首領子侄們打架時竟無人敢勸,也無人敢攔。

《夜天子》:你所不熟悉的大明史

《夜天子》中羅大亨輕描淡寫地告訴葉小天,私塾是他爹辦的。古時私塾自春秋時代起,除秦朝焚書坑儒短暫廢除外,延續了兩千多年,主要由塾師創辦,或由富家自辦,用來為家族子弟提供教育,《紅樓夢》中就有詳細描述,還有一種,由地方,宗族捐助錢財,聘師設塾,《夜天子》中就是這一種。奈何羅大亨實在不是讀書的料,上個月吃壞了肚子,這個月拉肚子,下個月交白卷的理由還沒想好,在書包裡放個磚頭裝作書本,別人打架他看閨房秘術,氣的老爹羅百川打也不是罵也不是。

但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且不說羅大亨是龍是鳳還是老鼠,在後面的劇集裡,羅大亨就在經商方面表現出了天賦。與葉小天的“投機”不同,羅大亨是實打實的“投資”。財大氣粗的羅百川給了他三千兩,甚至操心到連賣什麼都替他想好了。也許在他眼裡,這般不成器的兒子,連回本都是自己不敢做的夢。

但在《夜天子》前幾集的劇集裡,如果仔細看過黃大仙嶺決鬥那一集的就會發現,其實羅大亨並非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人。“你們知道是文鬥還是武鬥?要鬥一場還是三場?”這是很典型的戰略規劃,有思路,有條理。但那些頂著書生頭銜的武漢子們哪懂這些,在他們的世界裡,拳頭就能解決一切。這也是當時貴州土司制度和流官制摻雜的衝突的縮影。

羅大亨開雜貨店,地段選最貴的十字地段繁華之處。為什麼?因為有客源,這些客源賺驛路的錢賺的盆滿缽滿,自然有較高的消費能力。就像如今星巴克門店旁邊永遠不會有廁所,沙縣小吃永遠不會開在大型商場裡面一樣。商業的實質即是在充滿了諸多不確定性的環境中開展競爭,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競爭方式。羅大亨可是深諳這一點,仔仔細細地分析了自己的機會,威脅,優勢和劣勢,供應商議價能力,顧客議價能力,替代品,潛在競爭者和現有競爭者。可謂是態勢分析法和價值鏈分析的早期應用者了。不僅如此,羅大亨“收購”隔壁雜貨鋪,在自己的“奢侈品”生意中進行了預算,使店鋪合理負債,說羅大亨是商業奇才真是一點不為過。

所以說,《夜天子》是一部真正如寶藏一般的電視劇,無處不在的細節,無處不在的亮點。不同於現如今眾多粗製濫造的電視劇,它的每一處臺詞,每一處典故都經得起推敲。

這是一部專注於做質量的電視劇,而非資本遊戲的產物。

劇中,展寧兒在一腳踢開徐伯夷後,和夏瑩瑩談心。彈幕一開全是驚訝之聲。“居然是吸管?”“古代有吸管?”“喝酒居然用吸管?”

《夜天子》:你所不熟悉的大明史

其實,在公元前4000年的蘇美爾時期,人們在釀造啤酒的過程中就已經採用了中空植物莖杆來吸取啤酒了。在中國古代,不少富人家使用的飲具就帶有“吸管”。詩聖杜甫有一首詩,其中有一句“黃羊飫不羶,蘆酒多還醉”,“蘆酒”就是用蘆杆做吸管而飲的酒。所以在萬曆初年見到“吸管”不足為奇。且在《夜天子》中,展凝兒雖出身土司世家,喜舞刀弄槍,但她也有小女兒之態,譬如見了喜歡的徐伯夷,連“小二”都改作“兄臺”,只為了在心上人心中留有一個美好的印象。女孩子之間的談心,最是有本真之態,若是換了大碗飲酒大口吃肉,與後面劇集中展凝兒的家教相悖,展凝兒與瑩瑩也絕不會成為朋友。英姿颯爽,便是如此,與江湖女漢子不同。

如果剛看《夜天子》,很多人不免有疑問,為何一個小小的縣,開會時竟有那麼多官?明朝地方設府,府下有州,州下有縣,縣長官為知縣,屬官有縣丞(如劇中孟縣丞,主司法),主簿,典史等,還設有教諭,訓導等官(另,官階與官服等細節都與史實相符,詳見上一篇劇評),又有上文說到,流官依附於衛所,衛所中更有吏目,倉大使等小官,所以自然開會時“濟濟一堂”,並不是一個縣有多個知縣。

《夜天子》細節處精良,用史更為精確,這和原作者,也就是編劇有很大關係。

筆桿子硬,腰桿子也要硬!

很多製片人,很多編劇,都不懂什麼才是劇。 製作電視劇的初衷原是“為了人民群眾喜聞樂見”。可是資本滾著滾著,初衷不見了,只要財源滾滾,管你良心在哪兒。惡搞歷史可謂尊重?潦草搭建歷史可謂正義?以一人腦洞五天完成一部劇本,可謂良心?

《夜天子》確與他人不同,它於正史和細節中見精良,不失為現如今諸多網劇中的良心標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