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寶寶,每次母乳50毫升,總擔心她吃不飽,怎麼辦?

原生態親子米兔


從身高體重上看,您家女寶都在中位線附近,是比較健康的寶寶,雖然單次吃奶量比較少,但是不同孩子的個體差異是很大的,只要保證每天整體的奶量攝入足夠就行。

新生兒餵養量計算法:

體重(kg)x150ml=一日總餵養量(ml)

你家寶寶三個月算下大概需要900ml,理論上一天分6次,每次大約在150毫升。你家寶寶可能喜歡少食多餐,寶媽可以計算下每天哺乳次數,每次哺乳量,看看一天整體奶量夠不夠,如果夠就沒問題。

另外母乳餵養一般都是按需哺乳(不限時、不限量),就是隻要寶寶有需求就喂,母乳的時候是很難計算寶寶吃了多少奶的,是如何知道每次母乳餵了50毫升?是擠到奶瓶裡喂計算嗎?其實只要寶寶精神好,吃好睡好,身高體重都增長正常,就不需要擔心。


如何判斷寶寶吃飽了?

1、吃奶漫不經心,吸吮勁減弱。

2、有一點動靜就停止吸吮,甚至放下乳頭或者奶嘴,轉頭尋找聲源。

3、有拒絕乳頭或奶嘴的行為用他的小舌頭把乳頭或者奶嘴抵出來,再放進去,還會抵出來。

5、精神狀態良好,和家長互動玩耍,反應靈敏。

6、或者吃過奶後能安靜地睡覺,直到下次吃奶前才有些哭鬧。

7、24小時內寶寶需要換6片以上的紙尿褲。尿的顏色為淺黃,1次尿量大概在30~60ml左右。


兒科醫生鮑秀蘭


下面,我來教你如何判斷奶水是否充足?

餵奶前的判斷

新媽媽在餵奶前會有漲奶或充盈的感覺,或者出現乳房輕微觸電麻麻的感覺,這也是奶陣的跡象。甚至有些媽媽在餵奶時,另一側乳房會自動溢奶,餵奶後,乳房變柔軟,恢復常態。但是,哺乳數月後,部份媽媽在奶水達到供需平衡後,可能不會出現脹奶現象,奶水同樣充足。因此,媽媽們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甄別。


餵奶中的判斷

寶寶在吃奶時能夠比較專心,還能聽到寶寶認真吃奶時的吞嚥聲。每次的哺乳時間一般能夠控制在20—30分鐘左右。如果是吃奶時間過長或過短,寶寶吃幾口又停下哭幾聲,或是出現寶寶一直表情煩燥地扯咬乳頭,吃完還含著乳頭不肯放,甚至有些媽媽出現“掛喂”的現象,那基本可以判斷為奶水不足。


餵奶後的判斷

如果寶寶吃飽了,大多會主動吐出乳頭,並且能夠心情愉快地玩耍,或者安靜地入睡,每次睡眠時間能達到2—4小時左右。如果寶寶只睡十幾分鍾或半小時就醒來哭鬧,再次吃完被充奶量後才能睡個好覺,那可能是奶水不足。


寶寶的體重判斷

1)出生兩週的新生兒,體重仍然低於出生體重;

2)1—6個月的母乳餵養寶寶,每週體重低於150克,每月體重增長低於500克;

以上兩條也是奶水不足參考指數之一。


寶寶大小便的判斷

如果媽媽奶水不足,母乳餵養的寶寶的大小便都會出現異常,可能會出現一天內小便次數低於6-8次,同時出現飢餓性便秘。


奶水量判斷

很多媽媽不太清楚自己的奶水量到底有多少,這裡有一個特別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直接用吸奶器將乳房中全部的奶水都吸出來,用奶瓶測量具體的奶量。再將自己排出的奶量,與每個月寶寶餵奶量的平均標準對比一下,如奶量在標準線內,說明奶水充足了;如果奶量低於標準,又同時出現上面五種情況,那說明奶水不足。

判斷寶寶是否吃飽的錯誤方法


通過吸吮反應來判斷

有些人喜歡將手指放在寶寶口唇邊,如果寶寶有張嘴或作出吸吮反應就判斷為寶寶餓了。

其實吸吮反應是每個嬰兒與生俱來的先天性條件反射,不能作為判斷寶寶有沒有吃飽的標準。

事實證明,即使寶寶吃得再飽再撐,只要你觸碰他的嘴唇,他還是會作出吸吮反應。因為對小寶寶來說,這是一種條件反射,是嬰兒與生俱來的吸吮能力而已。


通過寶寶哭了來判斷

有些婆婆或媽媽只要一聽到寶寶哭了,就以為寶寶餓了或沒吃飽,趕緊就又開始餵奶。

實際上,寶寶哭鬧是有很多原因的。當寶寶還不會說話時,他們經常會依靠哭來表達自己。比如,他無聊了會哭,他尿溼褲子會哭,他拉臭臭了會哭,他想讓別人抱他也會哭,他生病了也會哭,他餓了也會哭。所以,寶寶餓了哭鬧,只是哭鬧的其中一種原因而已。

切勿將寶寶哭了和寶寶餓了劃上等號,導致過度餵養,對寶寶的身體造成不良的影響。

作者:柳依依,國家二級營養師、國家育嬰師,權威專注0~6歲兒童營養、寶寶輔食、疾病食療、疾病護理和科學餵養,【營養師教你做輔食】公號主編。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兒顧問,持有國家高級育嬰資格證,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樣的育兒顧問,為寶媽們提供嬰兒撫觸、產婦催乳、寶寶理髮、營養指導、母嬰護理、成長培育等服務!一個育兒顧問=一個營養師+一個母嬰護理師+一個兒童成長培育師,讓當媽媽變得更簡單!


孩子王育兒顧問


你好媽媽,你的描述非常詳細,說明您觀察寶寶很細緻。寶寶目前體重非常好,接近翻倍了,身高在女寶範圍內也是非常不錯的。可以使用世界衛生組織製作的生長曲線表。國內的也有這樣的量表,但是沒有區分母乳和奶粉。世界衛生組織的製作的是純母乳餵養寶寶的生長量表,更適合你家寶寶。


這個app叫成長記錄。

其實寶寶已經告訴你信號了。

當你親喂完還能擠出30ml的奶量,說明你的奶量非常不錯,因為寶寶通常是吸的比較透徹的。

吸奶器也無法判斷媽媽的奶量。使用技巧,牌子,都會影響吸出來的量。寶寶親喂肯定是可以吃到比吸奶器多的量的。

寶寶吃完奶,不哭不鬧,也是她滿足的一個表現。

不吃夜奶,這是多少媽媽夢寐以求的,恭喜您獲得了一個天使寶寶。

當親喂完您再使用奶瓶哺餵30ml或者更多,寶寶出現了吐奶或者拒絕吃奶,完全是告訴媽媽,媽媽,我吃飽啦,別餵奶啦。在我看來,您這30ml也是沒有必要喂的,人家可能只是單純的吸吮需求,而不是肚子餓,這在乳頭上就能很好的滿足她的需要,又不會過度餵養。

您提到這個月齡的寶寶一頓應該吃120~150ml,這個數據是給奶粉寶寶的一個參考。母乳寶寶按需餵養即可。母乳量不會隨著寶寶月齡的增加有很大的增加,因為寶寶的吸收率會增加,熟練吃奶也可以減少她的消耗。



最後您可以參考下寶寶的大小便次數,大便的量是否有一天能有3~4個硬幣大小,小便24小時有4片比較重的尿不溼。

總結一下,我們判斷寶寶有沒有吃飽,就是大小便,精神狀態和生長曲線。輔助判斷就是大運動發育情況。

從您的描述來看,您的寶寶長得很好,不要擔心自己的奶量啦。也不用擔心自己寶寶沒吃飽啦。

祝享受母乳餵養的過程。


鐵蛋媽愛散講


一直以來“餵奶”這個話題,令不少新媽媽疑問重重,疑問的原因不僅與“如何哺乳”有關,還有“怎麼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了”當然也夾雜著“身材會不會變形、一直餵奶不來例假子宮會不會不恢復”等諸多問題。今天咱們就來看看媽媽們熱議的幾大母乳問題!幫各位媽媽們解解惑


母乳媽媽們最關心的10個問題

1感覺孩子吃不飽,是不是我奶水不足?

純母乳餵養足不足不是單純依據你的感覺,或者因為孩子頻繁要吃奶,你就認為泌乳不足。而是應該看孩子尿量是否充足,一般尿量達到6次可以算母乳充足;其二,孩子吸允後睡得好,有滿足感;第三大便的次數。

小科普

奶水的多少是與乳腺腺泡容積之和有關的,乳房的腺泡發育良好的話,乳汁就會多,反之就少。還有,不少人會認為乳房的大的媽媽奶水就多,但真相是乳房的大小隻是與脂肪多少有關,大隻是反映脂肪的含量多。

建議

不主張通過服用藥物來催奶,主張飲食催奶,乳母需要充足的高卡飲食、高蛋白飲食;同時,勤哺乳也是促進乳汁分泌的有效方法。

2寶寶嗆奶怎麼辦?有不少“奶霸”媽媽提出,寶寶太小,每次餵奶孩子都很容易被嗆,孩子一鬆口,奶就噴到寶寶臉上,遇上這樣的情況應該怎麼辦?小科普

嗆奶一般來說不是很常見,建議檢查泌乳量是否很大,孩子吸吮的速度是否和泌乳量呈正比,嗆奶一般與餵哺的方式有關,因母乳或配方奶都含有糖分,媽媽可以在餵哺之後給寶寶喂1-2勺白開水(嬰兒專用勺),減少糖分在喉嚨裡積聚。

建議

調整哺乳姿勢,可用手指擠壓乳房,將乳腺管壓扁,控制泌乳速度。另外,如果孩子哭鬧很厲害,可在吃到一半時暫停哺乳,輕拍後背將胃內空氣排出後,再繼續哺乳。哺乳完成後,輕拍後背5-10分鐘,以此延長打嗝時間。

3天熱(天冷)會導致孩子胃口不好嗎?有家長說,原本2個小時就吃一次奶的寶寶,現在過了很久都沒睡醒,醒來了也不找奶吃,雖然精神狀態不錯,但是那麼吃時間不吃奶,會不會是天氣原因造成了胃口不好?

純母乳餵養是很難評估孩子單次吸允的奶量是多少的,剛開始孩子小可能吃5分鐘就飽了,隨著孩子的逐漸長大,單次吸允時間可以延長到10分鐘或更多,證明孩子吸入量更充足,更耐飽。所以,孩子每次進食的間隔時間也較以前更長。

小科普

0-1歲的孩子基本處於“猛長期”,且現在家庭條件比較好,很少孩子會因為環境和氣候的因素導致胃口不佳。

建議

先給孩子稱量一下體重,看看較之前有沒有比之前增長。但有時候孩子胃口不好也或是疾病的表現,如感冒或腸胃疾病,需家長密切觀察孩子。如果發現孩子哭鬧或者精神不好,也可以到兒保科看看。

4太冷或太熱斷奶,孩子容易生病?老一輩的人常說,太冷或者太熱不能給孩子斷奶,這時候斷奶後孩子很容易生病,這是真的嗎?

如果孩子營養均衡,天氣太熱或太冷斷奶都沒有問題。主要看孩子是否會太戀人奶,如果除了人奶外,別的奶製品都不吃,就建議先不斷。現在可以加點別的奶製品來分散孩子對母乳的依戀,逐步斷奶。

5媽媽生病還能繼續餵奶嗎?很多媽媽問:哺乳期如果患上了感冒或者乳腺炎還能繼續餵奶嗎?

對於這點,各位要知道的是:一、如果沒有發燒超過38.5℃,建議哺乳期戴上口罩,日常生活中減少接觸寶寶,以免傳染;二,對於一些患上了輕度的乳腺炎的媽媽是可以繼續哺乳的,只有重度的乳腺炎患者,已經出現了高燒、紅腫化膿的情況時需要停止患病乳房的哺乳,但另一邊沒有患病的乳房只要媽媽使用的藥物沒有註明是哺乳禁忌的,還是可以繼續餵養孩子。

6上班以後泌乳不足,孩子需要添加什麼?

上班以後,“奶媽”們常感覺餵奶力不從心,但不夠700的奶量孩子又容易缺鈣,面對這樣的情況,應該怎麼辦呢?

小科普

一般純母乳餵養主張是4-6個月時間,然後要逐步添加輔食,所以除了母乳外,三餐飲食的添加也需要加入奶製品,如配方奶粉、酸奶、鮮奶等。三大營養物質要保持均衡: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此外,水果和蔬菜也是必須的。

7過長時間哺乳容易造成子宮下垂?有不少媽媽感到很困惑,母乳餵養的日子裡“大姨媽”一直不造訪,身邊的朋友還威脅說:那麼長時間不來,恐怕會導致子宮下垂。母乳餵養多久來月經呢?母乳餵養1年不來月經正常嗎?

純母乳餵養是有益於母體健康的。一年不來月經也屬於正常情況,可以生理性保護子宮和卵巢。但是一直不來月經,如果也沒有避孕的話,需注意排除哺乳期妊娠。母乳餵養期不來月經,不等於卵巢功能沒有恢復,也會出現排卵和妊娠的可能。需做好計劃妊娠和相應的避孕措施。哺乳期主張工具避孕。

8哺乳時間長乳房會變“乾癟氣球”?

哺乳本身不會引起乳房變形,相反,哺乳能夠促進母體催產素的分泌,而催產素會增強乳房的彈性。同時,乳汁分泌能消耗身體內的大量脂肪,有利於產後身材的恢復,也有利於子宮復原,降低發生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危險性。

9寶寶為何只認奶嘴不認娘?有媽媽表示,之前一直是親喂模式,但中途上班離開寶寶有1個月多,結果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寶寶迷戀上了奶嘴,不願意親餵了,我很擔心這樣下去泌乳量會大大減少,這樣的情況有什麼辦法可以糾正嗎?

這是孩子出現了乳頭混淆。如果想要改變此種情況,需要媽媽們有一定的耐心和信心。

建議

每次餵奶前都先親喂,逐步讓孩子接受親喂。但這不是一天兩天可以糾正的,需要給有耐心。另外,對於需要出差的媽媽,出差的時候也建議繼續用吸奶器刺激雙側乳房,每次5-10分鐘,直至恢復到以前的泌乳量。出差期間通過吸奶器擠出的母乳可以存放在冰箱保存。

10乳頭皸裂怎麼辦?

每次哺乳後擠少許乳汁塗抹乳頭,也可以用羊脂膏塗抹,下次餵奶前,用溫毛巾把乳頭擦乾淨後哺乳即可。還需要調整餵乳姿勢,儘量將乳頭及大部分乳暈被寶寶含住。

建議

做好預防工作,不要用刺激性的沐浴露清洗乳房;注意哺乳的姿勢;每次哺乳完畢建議塗抹羊脂膏。


6種情況下,禁止(暫緩)母乳餵養

對寶寶而言,母乳是最安全、最完整的天然口糧;對媽媽而言,母乳餵養可增進母子感情,助於媽媽產後恢復,還有可降低乳腺癌、卵巢癌的危險。因此,母乳餵養是母子雙贏的餵養方式,應加以大力提倡。但是以下這6種情況下,是不可以給寶寶餵養母乳的!

1 患有活動性肺結核、乙型肝炎(大三陽)、急性乳腺炎、急性傳染病等疾病的媽媽;

2 媽媽妊娠期高血壓,產後病情嚴重,分娩時或產後發生出血休克等重症狀態時,也不宜給寶寶哺乳;

3 患有心臟病、慢性腎炎等疾病,一般可以給寶寶餵奶,但是視體力而行,如果體力跟不上,就考慮停止母乳餵養;

4 媽媽在哺乳期間,正在接受某些藥物治療時,這些藥物可能對寶寶有害,就不宜給寶寶哺乳,如:在服用氯黴素、四環素等抗生素,或者媽媽患有腫瘤正在進行化療時,就別給寶寶哺乳了。

5 寶寶患有乳糖不耐受綜合症、苯丙酮尿症、氨基酸代謝異常等疾病時,就別再繼續母乳餵養,不然反而對寶寶的健康造成危害。

6 吸毒的媽媽,禁止給寶寶哺乳。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吃飽喝足了?

寶寶雖然不會講話,但餓了也會向爸爸媽媽“求救”的,這是他們與生俱來的本領。寶寶會有一種“覓食”反應,張著小嘴左右尋覓或吸吮臨近口邊的被角、衣角、手指等,睡著的寶貝會從深睡眠轉入到淺睡眠,有時會睜大眼睛,有時可以看到眼瞼顫動,或是睡眠中也會有吸吮咀嚼動作,像在夢裡吃東西一樣,媽媽發現上述“求救”信號後就要試著給寶貝餵奶了,如果剛喂完奶不久就有上述信號說明上一餐沒吃飽哦。

怎麼判斷母乳足夠呢?

如果媽媽哺乳前乳房有明顯脹感,用手捏擠時有乳汁溢出,哺乳時有下乳的感覺,哺乳後乳房變得柔軟,說明媽媽奶量較多,寶寶吸吮有力。如果媽媽乳房不脹奶,乳房乾癟,奶汁稀少,或捏擠也無奶液溢出,說明母乳不足。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吃飽喝足”沒?

媽媽奶量充足時除了乳房有明顯脹感外,可以聽到寶寶“咕嘟咕嘟”的吞奶聲,寶寶吃完後會自動放開奶頭不吃,有滿足感,兩餐餵奶之間會香香地睡兩三個小時。如果嬰兒吃奶時咽得少,吃完後仍然哭鬧,吃完一會兒又要吃,或含著奶頭不放,常說明嬰兒沒吃飽。


跳跳爸育兒小知識


二、怎麼判斷寶寶是否吃飽呢?孩子在吃奶時有的“咕咚咕咚”的吞嚥聲,吃飽了有時會自己放開乳頭,吃完了以後很滿足,那就是能吃飽。

三、判斷嬰兒是否吃飽的另一個方法是看孩子的大小便情況,第一個月嬰兒吃飽母乳的情況下,會有6次以上的小便,和3-4次大便,以後大便會逐漸減少,即使少到3、4天一次,只要大便柔軟,孩子活動正常,沒有表現出煩躁和萎靡,就不用擔心。我見過一個朋友的孩子6天一次大便,身體也很好。

四、判斷長期內嬰兒攝入嬰兒是否充足的方法是看孩子的體重和身高增長情況,定期測量和記錄孩子的身高和體重增長,繪製增長曲線圖,如果正常,就不用擔心。

其實母乳量孩子到底吃了多少,如果不擠到奶瓶裡是不好準確判斷的。母乳餵養相比奶粉餵養頻率要高,只要孩子吃的高興,玩的高興,體重身高正常,就完全不用擔心。



嘟嘟寶貝


我家女寶寶。剛出生時母乳餵養,整天叼著奶頭不放,但是我還漲的疼,後來我積奶她,不願吃奶了,我就吸出來喂,才發現我女兒超級能吃,8天喝90毫升大概一兩小時一次,然後兩天後強迫她吃母乳,快滿月時再次拒絕母乳,才發現她根本沒漲肉啊,然後天天擠出來喂她,然後加點奶粉每次大概都能喝150兩個小時或三個小時一次,現在44天已經漲到10 斤了,(出生6.3斤滿月7斤不到)所有人都埋怨我不母乳。但是寶寶整天叼著奶頭吃不飽,不漲肉我也是心疼的,不管怎麼喂只要對寶寶好就行了,三個月喝50真真的好少,不夠我女兒塞牙縫的。


人生如若初見32512462


檢查的時候,醫生說正常就沒事啊,我家寶寶六個月到12個月是奶粉餵養,每天4頓,一頓180毫升!也沒夜奶!睡覺一覺到天亮!六個月前好像是120毫升!一歲後到現在一歲八個月一直是240偶爾300或者280但一直都是一天4頓,六小時一頓!現在大了,就早晚是奶粉,中午和晚上是輔食!


回眸一笑4992728


吸奶器在吸的過程中,沒有孩子吸刺激你的奶陣,也就是說吸奶器吸出50,有可能你孩子吃的時候不止吃到50,加上有可能你出奶孔細,吸奶器更加難吸,觀察孩子每天尿量達到9次,而且你孩子也在成長,我覺得只要成長就說明他吃得到他需要的那份奶量。


syuyu


你的描述很不明確,喂完奶再擠出來一些,那說明你是母乳親喂的,親喂是不知道量的,你怎麼知道孩子只吃了50ml,如果吸吮效率高,每次吃奶能夠吃到10分鐘以上,奶量足的情況下是不可能只吃了50的。真的每頓只吃了50,建議你去看醫生,三個月大的孩子的量正常情況下不可能才這麼一點的。親喂50加入奶瓶補充的每頓也有80ml了。

三個月的寶寶胃容量在60ml到90ml,如果每頓能達到80,少食多餐也是沒有問題的。


養娃二三事


養育孩子最怕跟別的孩子比,每個寶寶情況不一樣,就算大多數寶寶是那樣的,但也許你的寶寶就是個例外。

就像你說的,寶寶吃飽了你再喂她就會吐。難道你非要她吃到吐才覺得心裡有一絲慰藉?大人胃口還千差萬別呢,寶寶又何嘗不是呢?只要寶寶體重增長正常,精神狀態良好就不要去擔心吃不飽的問題!她要是吃不飽她會繼續吃,不會把奶頭吐出來的。

關於夜奶,很慶幸你有個天使寶寶。我女兒純母乳一歲2個月就斷奶了,奶量夠,但就是因為從出生起夜奶就太頻繁一晚上n次,被折磨得下了幾次斷奶的決心終於實施了。所以,挺羨慕你的,這麼早就沒有夜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