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分散投資」是好策略!爲何我照做了,還是虧錢?

在投資界,有一句至理名言: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此話出自美國經濟學家詹姆斯.託賓的“投資組合理論”,意思是投資如同雞蛋分配,如果集中於一個籃子,“全打爛”的可能性很大,但是放到不同的籃子,可分散投資風險,從而賺取一定收益。

都說“分散投資”是好策略!為何我照做了,還是虧錢?

但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不少投資者明明照做了,卻老是投資虧本。其實,這是聽了前半句話,而忽略後邊最關鍵那句話的結果。這句話就是——但也不要放太多籃子。

如果我們在進行投資配置時,所投資的產品過多、過於分散,極易出現以下幾種不利於我們獲利的情況:

首先,對於同一領域產品而言,買的過多反而容易使收益降低。舉個例子,對於手握幾百萬、幾千萬,甚至幾個億的投資者而言,投資的股票的數量較多,反而能幫助他們獲取較好的收益。畢竟,他們投資的基數高,即使大部分股票是虧的,少數股票獲益也可能使整個投資翻盤。

但對於我們常人而言,手握10萬,就敢買8、9只,甚至10多隻股票,就比較糟糕了。因為資金數量小,又過於分散,即使能賺錢,賺的也不會太多。而如果大部分股票都是虧的,少數盈利股也難以挽回大局,虧損在所難免。就整個投資市場而言,選擇這麼投資的人,不在少數。

都說“分散投資”是好策略!為何我照做了,還是虧錢?

其次,即使投不同領域的產品,也會因為投的產品過多,而出現大部分產品都投到同一個籃子的情況。舉個例子,我們買了股票、權益類基金和私募基金等,看起來都是不同籃子。

但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你買的股票是茅臺股,而入手的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等,它們背後重倉的都是茅臺股,這就讓人非常鬱悶了,因為你投的這些籃子的本質都一樣的,風險也一樣,根本達不到分散投資、分散風險的效果。

而且,如果投資太分散,也需要我們花費更多的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有鑑於此,投資過於分散並不是一件好事。那麼,我們到底該進行分散投資比較好?

都說“分散投資”是好策略!為何我照做了,還是虧錢?

股神巴菲特主張將資金集中在1~3個業績優良的公司或3~5個核心產品中,關注的產品較少,就能集中精力進行重點分析,獲取更高收益的幾率就更大。可見,即使是巴菲特這樣的大亨,資金規模也有極限,還是需要進行機會和投資組合的篩選。大咖如此,我們常人更應如此。業內的主流觀點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3—5種投資方式,最好是自己比較熟悉的領域,並做好高中低收益收益投資組合。

綜上所述,投資學習也不能半桶水,一定要把“經典語錄”看完。我們在投資的時候,既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也不能放太多籃子,需要做好產品篩選工作,在兩者之間形成平衡,從而在同等風險情況下獲得最大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