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建議購買的嬰兒用品有哪些?

董小姐是個女孩


對於營養師來說,從健康角度,不建議購買的東西如下:

1、 輔食加工設備:雖然現在很流行購買這個,但是通過幾十年的調查顯示,吃過於精細的食物,導致寶寶的乳牙萌出很晚,不利於牙齒的發育。反倒是一些不那麼精細的餵養寶寶,牙齒萌出更好。製作輔食的時候,通常只要把食物蒸熟煮透,用勺子碾碎,或者前處理用刀切碎就可以,這些不太精細的食材,反而有利於寶寶牙齒萌出

2、 吸奶泵。很多剛生產的寶媽就是用奶泵,這樣會剝奪寶寶吸吮刺激乳房產生泌乳反射和下奶反射的機會,導致乳汁越來越少。只有寶寶的嘴唇吸吮,才是寶媽順利泌乳的唯一利器。

3、 寶寶小被子。這個很多寶媽覺得奇怪。但是這真的很危險。剛出生的寶寶不能翻身,手臂也不能抬起來,但是腿卻會來回動。如果單獨給孩子蓋被子,周圍又沒有家長看護,來回動的腿很容易把被子覆蓋在孩子臉上,導致窒息,現實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例子。因此最好購買市面上那種包被,更為安全。


茄子營養師


相信很多媽媽和我一樣,生了寶寶以後就愛買買買,恨不得去一趟孕嬰店都把所有東西都搬回來,從寶寶未出生就開始準備,等寶寶大了之後發現很多東西都屬於“雞肋”。

說說我不建議購買的嬰兒用品吧,第一個就是嬰兒床。我家的嬰兒床現在已經堆滿了灰塵,在角落裡安靜的待著。孩子基本上都不睡小床,佔地方不說,而且沒什麼大的作用,孩子長得快,兩歲的時候已經裝不下了。用的時間很短,如果母乳的話半夜餵奶也不方便。



第二個我覺得是輔食機。孩子吃輔食也就是半年時間,大一點就可以和大人一起吃飯了,用輔食機給寶寶做飯,寶寶只吃一點點,剩下的都浪費了,而且清理起來很麻煩。我建議給寶寶煮爛一點的粥,米粉,或者買做好的肉泥,不但節省時間,而且很營養又方便。

第三個是嬰兒游泳池。買之前幻想著寶寶在自己家的泳池裡面快樂的游泳,再也不用去游泳館花費昂貴的價錢了。可是現實是……放了半個小時的水,把孩子放進去玩十分鐘就出來了,又放水,打掃孩子的戰場,用了幾次,孩子大了,也就擱置到角落了,是個名副其實的雞肋產品。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嬰兒用品都不實用,在我看來,還有很多東西實用性很強,像餐椅可以完鍛鍊寶寶自己吃飯,爬爬墊解放媽媽雙手,又能鍛鍊孩子爬行,寶寶揹帶出行方便。這些都是省時省力的好幫手。

大家一起說說看,還有哪些育兒用品不建議購買?


小闊少媽媽


說到不建議購買的嬰兒用品,作為一歲寶寶的媽媽,簡直太有發言權了。下邊我把自己這些錯誤的剁手經驗分享出來,希望可以幫助更多的新媽媽避免這些不必要的花費。

1.奶瓶消毒鍋

寶寶出生之前,孕媽們都會想盡可能為寶寶準備好一切吃穿用品,特別是關乎寶寶飲食安全的問題。很多像我一樣的新媽媽選擇消毒鍋,出發點都是想經常為寶寶的餐具消毒。可是,一方面,包括我在內的多數媽媽,都實現了全母乳,寶寶斷奶前基本上不用奶瓶,自然消毒鍋也就派不上用場;再就是,即便寶寶在用奶瓶,媽媽們也沒能像預想中那樣頻繁用消毒鍋給奶瓶消毒,更多是刷了奶瓶後直接用開水燙一下了事兒。所以,從過來人的角度來看,奶瓶消毒鍋完全沒有必要買,如果新媽媽們真的想要喂寶寶奶瓶消毒,用鍋燒水煮一下完全可以達到想要的效果。

2.果蔬咬咬樂

寶寶六個月後添加輔食,對於各種吃的都充滿興趣,媽媽們也想給寶寶添加各種水果蔬菜,所以為了方便安全,很多都會選擇一款果蔬咬咬樂。我在寶寶八個月左右,就買了一個給寶寶吃水果,但是寶寶只用過一次,就閒置了。我問過身邊的寶媽們,也都反映咬咬樂並不實用。所以建議想要購買的新媽媽們,剁手需謹慎啊!

目前為止,我就剁手了這兩件沒有必要的寶寶用品,以後會根據自己實際經歷再給大家分享經驗教訓。


媽咪成長日記


生完寶寶後,只要看到那些可愛的小衣服、小鞋子,還有很多看起來高大上的嬰幼兒用品,就抵制不住誘惑想買來給寶寶用。後來才發現,有很多東西真的用不上,純屬白花錢!我覺得最不實用的嬰幼兒用品是下面這6個:

1.高景觀推車

據說座椅比較高可以有效避開汽車尾氣、能開闊寶寶視野、滿足寶寶的好奇心、拉近和寶寶的距離、照顧寶寶方便等。但是真的實在是太笨重了,只用了一兩次就再也沒用過。還是用輕便的嬰兒推車比較方便。

2.吸鼻器

看起來很高大上,但使用率太低,基本沒用過。

3.奶瓶消毒器

直接用開水燙更方便,定期水煮、晾乾就行。

4.果蔬咬咬樂

寶寶吃水果、蔬菜一直很乖,她不喜歡用,而且裝東西還不好裝。

5.寶寶游泳池

太費水了,用起來很不方便。只用了一次就再沒用,寶寶有時候要進去玩,就把她放進去拿玩具玩。

爸爸媽媽們都想把最好的給寶寶,但是以上這些東西真的一點都不實用,建議爸爸媽媽不需要的東西就儘量少買,不僅用不到還浪費錢,扔又不捨得扔。


俏嬰童BabyCute


看到這個問題我趕緊去翻了翻某寶,因為洗鼻器啊,小床之類的都有人說過了。我就提大家沒有說過的一些。下文算是血的教訓吧……


一、小桌子


我家小寶從吃輔食那天起就開始坐餐椅裡,但是到十一個月的時候。他總想在餐椅裡站起來,我一想趕緊給他買套桌椅吧。事實證明,現在兩週了,他還會站起來,重點這桌子會翻,這椅子會倒,所以真心不建議買這個。

二、真人娃娃


小寶上早教的時候有個真人娃娃叫妞妞,小寶很喜歡,所以給小寶買了真人娃娃,本意是給小寶做個伴,但是仿真程度太高了,放哪都覺得有個小人似的在那裡,我心裡毛毛的,重點美國有一部真人娃娃的電影,果斷退貨了。

三、抓周用品


我本身就是個比較作的人,有了小寶後更顯現我的作了,所以特意買了這個抓周用品,當時還覺得以後可以留個紀念,真實情況是就用了那麼一次,真正的雪藏了,還特別佔地方。

四、圍欄和充氣沙發


可能是我要求高,我認為給寶寶用的東西即使不無毒無害,至少不要有味道,可是圍欄和充氣沙發都不便宜,就是味道很大,懶子退了,但是沒有用,圍欄扔回老家了,這個沙發扔窗外了,半年多了,味道都沒有散盡。

五、奶瓶的零配件


依舊是因為質量不太過關所以沒有給孩子用,最後還是買了原裝帶把手的奶瓶。所以不建議單獨購買零配件。

六、充氣游泳池


一是味道太大,二是因為太佔地方,估計也就是新鮮一兩次,我保證你都不想動它,主要是因為味道原因。另一個世界是標明的是一個品牌,結果寄來的物品是名不見經傳的一個牌子,當時很生氣。


因為我本人比較作,所以買了很多東西但是很多東西都沒有用上,像學步車就買了兩種,兒童廁所買了四種,最後都沒用上。


幸福媽媽的秘密


關於嬰兒用品,我覺得以下這些也是雞肋:

一、學步車

很多媽媽為了鍛鍊孩子學走路,都會給孩子買學步車。其實,學步車不僅不能起到鍛鍊的作用,而且對於孩子的危害很大,新聞報道很多學步車翻車的案例,另外長期使用學步車還會導致寶寶O型腿,所以學步車絕對是嬰兒用品中排名第一的雞肋產品。

二:暖奶器

很多媽媽為了給孩子讓孩子喝一口熱奶,都會給孩子買一個暖奶器。當你買回來以後,你就會發現它的加熱效果真的還沒有白開水的效果好,為了給孩子熱個奶,要等20分鐘,這個效率也是讓人崩潰。

三:嬰兒指甲刀

生寶寶之前,擔心普通指甲刀剪到寶寶的肉,還專門給寶寶買一個嬰兒專用的指甲刀。結果生下孩子以後,才發現,這個嬰兒用品不僅昂貴而且還不好用。給孩子剪指甲,真的還是普通指甲刀好用。

四:嬰兒枕頭

很多媽媽為了給寶寶睡一個漂亮的頭型,所以會提前給寶寶買一個小枕頭,結果發現沒有什麼用途。小月齡的寶寶來說,由於脊椎發育不完善,所以不建議用枕頭。等寶寶大了,想用枕頭的時候,你會發現他滿床滾動,根本按不到床上。

另外除了這些,什麼咬咬樂呀,牙膠呀,鴨嘴杯呀,這些也真的沒什麼大用。對於新手媽媽來說,即使購買到這些雞肋用品也不用沮喪,畢竟大家使用過才知道是否是雞肋,你說是吧!


木媽說


啊,想想看,好像還真有不少,說起來都是眼淚。如果再生一次孩子,我肯定不會給ta買那麼一堆沒什麼價值,看著還特別佔地方,扔了又心疼花掉的銀子的東西。讓我想想看他們都是誰:

1、早教課程 (經歷之後感覺特別沒用,還不如自己多帶孩子到處多活動活動,做做遊戲了,唱唱歌了,到現在課程還有不少沒上完呢,退也是不給退的,轉讓也不讓轉,只得作罷)

2、咬膠,不知道別人怎樣,總之我買了孩子是真心沒怎麼用過,孩子的東西還總是不敢買便宜貨,一個硅膠的什麼東西,就近百元。

3、早教機,用了沒多久就壞了,也是一個昂貴的物件,好像孩子也沒怎麼喜歡,也沒學到什麼東西,其實,所謂的磨耳朵,也不過是個冷冰冰的機器,總不如爸爸媽媽更多耐心的陪伴來的好

4、餐椅,其實買個簡單的款式就可以,孩子大了扔了也不可惜,孩子其實沒用多久就不喜歡被束縛在裡面了

……

好像應該還有不少,最近正在清理,扔掉了不少,很是心疼,不繼續寫了,不然會對自己很生氣,哈哈。終究是第一次做媽媽,愛太多不知道怎麼給,才造成了這許多不明智的消費吧,也算是為成長而交的學費了,儘管昂貴,也很有價值。


孩子們的十萬個為什麼


每個寶寶都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判斷吧

我羅列了下我當時用到不爽的和買來就TM沒用的:

(圖片都是某貓上截圖哈,不代表具體品牌)

一:嬰兒床

嬰兒床理論上來說是很有必要的,賣家的照片上也拍的美美的。但我實際在用的過程中,發現有幾個問題:

佔空間比較大——我家臥室本身就不大,自己睡的又是兩米的床,再加一個1.2米的嬰兒床...只能說走路都得從床上爬了!

娃折騰——娃剛出生的幾個月還好,會翻身後,他睡覺老是翻來翻去,一會兒就撞著床圍醒了..圍上軟墊後空間又小,夏天又悶!

娃折騰2——娃再大點時,老是想要扶著從床上翻出來,嚇得我們心驚膽戰的,所以索性讓他跟我們一塊兒睡了。

配件——嬰兒床上還買了個費雪的轉轉動物的配件,也是不會動時有用,會爬起來後,分分鐘給你扯掉!

總結:在六個月前,嬰兒床比較實用,尤其能避免睡太熟壓住寶寶的風險;等寶寶會自己動以後,就要根據自身情況來看要不要啦!


二:嬰兒躺椅

也是買的費雪的,說是從新生兒可以用到五歲

可實際是,新生兒在床上的時間更多,這椅子的材質感覺不如棉的舒服,所以我也不放心放上去啊!娃長到一兩歲自己能坐凳子時,反正我家娃總會吵著坐大人凳...

所以不推薦


三:嬰兒游泳池

充氣後一個大桶,也是照片上好看,一個寶寶乖乖泡在裡面

實際買回來後,放水半小時,娃用一分鐘

那麼小的空間,讓娃練潛水啊!

然後一大桶清水也沒法再利用,又心疼地放掉了。

不推薦!



四:學步帶

綁在娃身上像個木偶,幫助娃學走路的

其實娃不管早晚,都回學會走路的,這個完全沒必要大人干涉

買這個還不如買地墊,讓娃跌跌撞撞自己學時摔了不痛


五:國產雜牌玩具

總會有老一輩的親戚送娃這類玩具,他們的特點是:知名卡通形象做得鬼一樣,電動的,一打開就會閃瞎狗眼+大聲音震聾耳朵!

拜託,和娃有仇嗎?


六:流體輔食奶嘴

也是照片上好看,把水果放進硅膠奶嘴裡讓寶寶吃

實際上只能放一小點兒水果進去,娃一咬就縮到外面,還得手動推進去,麻煩不說,又吃不了多少,清洗也頭疼。

如果大人看娃比較細心的話,建議直接把水果切成條讓娃咬!又磨牙又練習咀嚼,我娃就是7個月大就開始這樣練,大人看著別嗆著就好,到一歲多時,給他吃櫻桃啥的都知道自己吐核了,魚肉有刺也知道自己吐出來了


七:學步車

這個沒用的原因其實是有用...買的那種推著走的,娃很喜歡,天天推

但關鍵是TM的國產的也有閃燈和超級大的聲音!

想想看,你累完家務累完娃,剛說躺一會兒休息休息,你娃自己一個人去推車玩

然後你的夢裡就出現了超級大聲的“人之初,性本善,鵝鵝鵝,美羊羊”

對,娃喜歡聽,不準關聲音

心塞,現在都有時候做夢夢到這個聲音


然後再說說建議買的

一:爬爬墊!

我當時買的是帶圍擋的

結果發現圍擋的作用就是拿給娃扯著玩,實際擋不了啥的

但是真的是娃用的最多的!

尤其是開始學爬以後,我到現在都記得,他還不會爬的時候,有一次爺爺把奶瓶放到爬爬墊很遠的一段,娃自己邊學邊叫邊一步步爬過去時,全家的喜悅!

建議買那種拼裝的,裡面帶小動物啥可以弄出來的

一個是教娃認動物,一個是娃自己會學著扣出來,練習手嘛!

而且拼的大小可調,現在就只留了一小塊放他的玩具了。


二:帶腰凳的揹帶!

個人感覺比一萬個嬰兒車都實用。

尤其是老公負責背的時候...哈哈!

首先是靈活,不用額外用手,而且輕鬆,比抱著好多了!

然後安全,過年坐飛機出去玩時,無論飛機還是公交,老公掛著娃,再栓安全帶,就會很放心。

當然,最關鍵還是老公背,我就一旁看...

(我老公長這樣....就好了!)


三:高景觀推車

主要是娃出去玩睡著了用,有防震的推著也輕鬆。

更關鍵是,娃沒睡的時候,就可以用來放行李,外出玩很實用!

但就是有點兒大,放後車廂蠻擠的

所以預算足的話

建議換個後備箱大的汽車。


四:故事機

這個一定選個好品牌的

什麼是好品牌?就是不會超大聲,然後燈光到處閃還關不掉的...

我買的小米兔(不是小米的。。名字大概是這個)

國學兒歌這些拿給娃常常放著,他雖然當時不會說,但其實就會有印象,我娃不到兩歲時開始冒話,之前聽了一年多的唐詩三字經啥的,教幾遍就會說,而之前沒聽過的,就要教很多次。

而且很多早教故事現在都可以下下來裝進去,包括佩琪啥的,哄娃睡覺時可以用


五:溫奶器

這個是娃爹強烈要求加上的

其實我沒有買

斷奶的早,有時娃半夜要喝奶時,都是娃爹去兌奶粉

要在困得不行的情況下等開水降到50°下,想想也是難為娃爹了

所以要是有個溫奶的,半夜用挺好!


六:洗奶瓶的

那種蒸汽式的,可以放幾個的,還能自動斷電的就好

小寶貝時奶瓶消毒很重要,洗刷好了用這種蒸汽高溫殺菌,再烘乾,用著也放心


七:小內褲

這其實是兩歲後娃用的了,尤其是夏天,老一輩總喜歡娃涼著小JJ到處跑,我沒法說啊,只有買好內褲,哄娃自己喜歡穿了後,再讓娃安排爺爺奶奶給他穿(曲線救國啊!)

因為經常尿溼,一天要換四五條,所以我比較看重的是耐穿和安全。

安全等級得是A類的,最好是棉+氨綸,純棉的話太容易縮水了,而且穿著皺巴巴不好看,加了氨綸又滑又舒服。

然後我還比較看重抑菌功能,娃老是到處地上坐,有時候還在尿裡玩...這時候要是我們沒第一時間發現,給他換洗的話,我怕他小JJ容易被細菌感染,所以特地選了那種UTK抑菌內褲,用竹纖維做襠的,和給娃用的黃色竹紙巾一樣,用著心安。


八:好老公

這才是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關鍵的啊!

最好再帶上好婆婆公公

完美了!


我當媽媽啦


我家現在寶寶快兩歲了,按照我的經驗來說,不建議購買的嬰兒用品太多了,我就從我買的東西來說一說。

1、純棉紗布尿布。

這是我在寶寶九個月就開始準備的,當時看到純棉,紗布這幾個字就動心了。不過後來娃出生了發現用處不大,娃娃剛出生時,粑粑都是黑色的,特別難洗,所以不能用這種尿布,出了月子,娃娃的粑粑一天多次,尿片都洗不完,所以後來改成用紙尿褲了。

現在家裡的這種尿片還有很多,從來沒用過,扔了可惜,送人都沒人要。

2、輔食勺。

這個也是一眼心動,買了後還興奮地向家人介紹娃娃喝藥都省事了,然後被家人臭罵一頓。主要問題是一次裝不了多少,而且娃娃不習慣這樣吃,攪米粉的時候也比較麻煩,後來直接改用碗了。

3、水溫溫度計。

當時也是覺得超實用,買回來發現用的很少,習慣性用手肘試水溫。

4、鋼琴健身架。

這個當時是看電視節目,一個育兒達人推薦的,據說對寶寶的各方面發育都很好。當時就買了,不過用的次數少的可憐,娃娃不能坐的時候她不願意睡那裡,大了她又不想玩了。所以這個玩具打開後玩了一次就沒用過了。

5、輔食機。

用的次數可憐,有時候是因為沒時間,有時候是做了寶寶不愛吃,總之也是一個閒置物品。

這些東西都只是我在娃娃成長過程中覺得不實用的物品,東西都很好,只是對於我來說用處不大,也許有的人買了後覺得很有用。所以這只是我的觀點哦,給大家作為參考。


陶小小講故事


樓主說的那兩樣剛好我也想買,但是還沒有買,看來必要性不大啊。

不建議購買1:當時生寶寶時買了一個待產包,裡面有2樣東西對我來說沒用著,一個是防溢乳墊,因為奶水不算太充足,根本沒有溢出來的時候,所以一片用不上。另外一種是嬰兒隔尿墊,是那種無紡布樣子的,薄薄一張,不好用,一大包也沒用上。

不建議購買2:鴨嘴學飲杯。本來想著先從奶瓶過渡到鴨嘴杯,然後再過渡到吸管杯,寶寶過了6個月後,想訓練他喝水,所以買了鴨嘴杯,寶寶根本不用,所以喝水的話直接買吸管杯就好了。

不建議購買3:寶寶揹帶。因為抱寶寶抱的手臂痠痛,買了一個寶寶揹帶,用了幾回,感覺很麻煩,寶寶也不喜歡在裡面待著,索性送人了,後來手臂漸漸也不痛了,原因還是月子裡經常一個姿勢抱寶寶造成的。

不建議購買4:分格餐盤。因為寶寶吃飯的問題特意買了一個寶寶分格餐盤,用了幾回,並不像一些人說的那樣能夠勾起寶寶的食慾,現在還在擱置狀態。後來發現有更多漂亮的分格餐盤,但是沒必要再買了。

另外個人覺得什麼暖奶器、奶瓶晾乾架、也不是必需品,可有可無。我覺得我買的一件最有用的東西就是寶寶理髮器了。寶寶理髮從來沒去過理髮店,都是我自己給他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