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好的宣紙總是難尋?

為何好的宣紙總是難尋?

宣紙,一個我們太熟悉的名字,從小時候在學校上“大字”課開始,我們似乎隱約知道了什麼是宣紙。但它又離我們很遙遠,現在我們已經不知道什麼才是好的宣紙,或者說我們都不知道什麼樣的紙才能叫做宣紙。今日這篇文章將帶我們進入宣紙的前世今生,也許你會由此而感嘆,好紙難尋。

為何好的宣紙總是難尋?

我們時常會聽到書畫家的抱怨,現在的宣紙質地如何如何不好,影響了好作品的誕生。由此我就羨慕起古人。中國曆代文人雅士、達官貴人對文房四寶都非常考究。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紙,西漢末年造紙術的發明也正是這種需求的產物。

傳說東漢安帝建光元年(121年),蔡倫去世後,他的弟子孔丹在皖南很想造出一種潔白的紙,好為老師畫像,以表緬懷之情。一次,他在一峽谷溪邊,忽然見一棵古老的青檀樹橫臥溪上,由於經受流水長時間沖洗,樹皮腐爛變成一縷縷長而潔白的纖維,孔丹欣喜若狂,便拿來造紙,經過反覆試驗,終於大功告成,這就是後來文房四寶之一的宣紙的由來。

“輕似蟬翼白如雪,抖似細綢不聞聲。”宣紙的聞名始於唐代,唐代書畫評論家張彥遠所著的《歷代名畫記》雲:“好事家宜置宣紙百幅,用法蠟之,以備摹寫。”這說明唐代已把宣紙用於書畫了。

另據《舊唐書》記載,天寶二年(743年),江西、四川、皖南、浙東都產紙進貢,而宣城郡紙尤為精美。可見宣紙在當時已遙遙領先於其他各地。

為何好的宣紙總是難尋?

南唐後主李煜,曾親自監製的“澄心堂”紙,就是宣紙中的珍品,它“膚如卵膜,堅潔如玉,細薄光潤,冠於一時。”其採用皖南地區特有的青檀樹皮、沙田長稈秈稻草、楊桃藤等原料,經過浸泡、灰掩、蒸煮、漂白、製漿、水撈、加膠、貼烘等十八道工序,從材料生長,到紙張製成,歷經五年時間。

傳統材料與技法制成的宣紙具有“

韌而能潤、光而不滑、潔白稠密、紋理純淨、搓折無損、潤墨性強”等特點,並有獨特的滲透、潤滑性能。寫字則骨神兼備,作畫則神采飛揚,成為最能體現中國藝術風格的書畫用宣紙。這也是為什麼歐陽詢、顏真卿、張旭、李煜等都對它花那麼大的心思去研究,甚至有屬於自己的定製品的原因。

為何好的宣紙總是難尋?

宣紙對寫字畫畫非常重要,其質感、吸水性直接影響書畫創作的效果。

在書法上,寫不同的字體,對紙張吸水速度有不同的要求。“譬如隸書、篆書這類字體圓潤沒有稜角,就要用吸水快一些的紙張,也就是常說的偏生的紙張。而寫一些稜角鋒利的字體,譬如歐體或者小楷,則應用偏熟一點的紙。”

為何好的宣紙總是難尋?

再者,不同的紙張,墨塗上去顯示的顏色是有細微差別的,這就是同樣的墨,寫在好的紙上油光黑亮;寫在差的紙上發灰髮暗,作品也沒有神采。此外,不同的紙潤墨性也不同,中國畫講究墨分五色,尤其是潑墨寫意,經水稀釋的墨畫在紙上,會迅速向周圍散開,在好的紙上,水走而墨留,能夠分出由濃到淡的層次。因此,不同材料、種類、品牌,甚至同一家生產的但是年份批次不同的紙張,在上述方面都會有很大的差距。

為何好的宣紙總是難尋?

當一個畫家的技藝達到一定的水準時,好的材料可以為其作品“加分”。很多畫了幾十年畫的畫家也不知道,他們一直使用的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宣紙,只能叫書畫紙。“書畫紙就是在紙漿里加一點點稻草和其他東西製作出來的。”書畫紙最大的缺陷是不暈墨。古人寫字、畫畫往往可以做到墨分五色,而現在卻難以達到這個境界。

千百年來,造紙技術經過了很大變化,尤其是20世紀60年代,中國造紙術進行了技術變革與創新,開始大規模的現代工業化生產,這就是“化工宣紙”,採用燒鹼、漂白液對宣紙的材料進行漂白,嚴重降低了宣紙的壽命,做出來的宣紙,雖然其材料可能與宣紙一樣,但漂白、加工都用了化學材料。若不經特殊包裝,保存時間很難超過百年,即使是某些知名企業的產品,與古代的宣紙相比,無論是用材還是工藝,都不可同日而語。

古法制造宣紙,原料採用日光自然漂白,需要兩年才能做出來,而現在都用高錳酸鉀漂白,一天、半天就製成了,兩種紙的價值差距是顯而易見的。

不僅是宣紙,現在文房四寶中的筆、墨、硯也都存在失傳、失真的情況。失傳是因為製作者因條件艱苦,收入與付出不成正比而改行。失真就是學不來完整的手藝。在傳承過程中,很多東西丟失掉了,或者因為製作者不對傳承的工藝進行體驗、體會,不去琢磨,導致有些東西摸不透。想想宣紙的前世,看看它的今生,我們只能是一聲嘆息!哀莫大焉!

(來自至善書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