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几根铁链搭成的百年铁索桥,你敢走吗?

文图:来吧朋友

在石屏的大山的深处

有一座百年铁索桥

他历经沧桑却经久不衰

他见证了无数的辉煌

并带着那些辉煌走到了今天

他就是石屏胡寨铁索桥

大山深处几根铁链搭成的百年铁索桥,你敢走吗?

我看见图片上那十余根沉默在哀牢山支系,横亘在小河底上空的铁索桥的时候,心底一阵惊诧,早萌生去恭赏的念头,无奈事务缠身,一直未遂。就这样,我在这头,铁索桥在山那头,有一种力量一直在对我召唤。

在一个晴好的日子,我终于悄然而赴,去寻觅它的沧桑遗迹。

大山深处几根铁链搭成的百年铁索桥,你敢走吗?

三分坝七分山是石屏地形特征的总括,过宝秀,越茴水,山渐次多了,沟箐纵横,山巅缭雾已是常态,村寨在山里时隐时现,一层青山一层人的感觉。

大山深处几根铁链搭成的百年铁索桥,你敢走吗?

明朝时期,洪武皇帝及后治国者,制定了“寓兵于农”的政策,云南也是辐射地之一。这个决策既可解中央压力,又可巩固疆土, 石屏也自然成了中央政府排遣军队的一个驻地。军士们来了以后,发现石屏的确是不错的,尤其是气候,很值得称道,几无冷冻酷炎之时。这对于已习惯北方风霜雨雪的军士,在此屯军垦荒,简直就是入了天堂,物华天宝,可是比原家乡还好,遂不再思回乡之念,成了石屏人。他们在当地娶妻生子,好多成为后来石屏人的先祖。

大山深处几根铁链搭成的百年铁索桥,你敢走吗?

但“鱼米之乡”石屏也因此逐渐形成人多地少的困局。为寻求出路,能讨生活,石屏人开始外出,与较近的西边地区经商贸易,比如元江,比如思茅。利益得已彰显后,迢迢的路径逐渐衍深,直达版纳,甚至到了缅甸、越南,在不断的组合中,形成了石屏茶帮,石屏盐帮、石屏百货帮、石屏烟帮。从此,在阵阵的骡马声中,铃铛一路洒碎,石屏历史上出现了沿续500多年的“走西头”热。

大山深处几根铁链搭成的百年铁索桥,你敢走吗?

古时,山东人闯了关东,在白山黑水间,一时多少豪杰;石屏人走了西头,处天南海北,赢得银两回家。他们就是中华版图上的一条对角线,遥相呼应,都成了气候,成绩昭然。

大山深处几根铁链搭成的百年铁索桥,你敢走吗?

但从石屏一路往西,路途非常遥远,马帮往返一趟需要很久的时日,而且瘴气毒虫,匪患强盗,疾病临身。外出赶生意的石屏人极有可能抛尸荒野,去了无回,所以现在的石屏人,很多认不了祖宗一代,至少一个坟茔也没有。

大山深处几根铁链搭成的百年铁索桥,你敢走吗?

“走西头”对石屏人而言,是一个传奇,悲怆的结合体。 在无尽的艰辛中,交通的确是困扰,但终有人想了办法。 他们欲建一条连接石屏和元江的铁索桥,避免走太多山路,省时省力,效益才能得到更大的彰显。

大山深处几根铁链搭成的百年铁索桥,你敢走吗?

铁索桥后来终于竣工了,但没有名字,距现在县城40公里,位于石屏西向小河底上游,桥架设于宝秀区域邑胡寨与阿乔寨山的峡谷之间。据史料记载,此铁索桥属陈鹤亭先生倡导架设,何时始建,竟殊不可考,史志上只说了1913年竣工。

大山深处几根铁链搭成的百年铁索桥,你敢走吗?

铁索桥无名,亦无建桥流程记载,反映了一种什么呢?毕竟有些耐人寻味的东西吧!

大山深处几根铁链搭成的百年铁索桥,你敢走吗?

站在铁索桥的粗链上,竟想到了这一层。铁索桥无名,这种妄猜,仅仅是一个牵强附会的臆测吗?但在冥冥之中,铁索桥也似乎神秘暗合了某个东西,所以干脆再继续胡思乱想。

它出自民间之手,内心深处其实是希望它能长久的,祈望走西头的人,能平安长久。这是不是铁索桥无名的原因呢?我窃喜自己的这种想当然。

大山深处几根铁链搭成的百年铁索桥,你敢走吗?

整座铁索桥共有11根铁链组成,其中有9根作底垫,左右分侧两根作扶手。铁索桥已经一百余年了,依然直似初建成一般,坚固如昔,就连铁锈也极少。想来,这个降生在民间的“孩子”,的确是遂了人心的。

大山深处几根铁链搭成的百年铁索桥,你敢走吗?

我一直惊诧,沉重的铁索桥是怎样搭建起来的?现在的技术,应该难度系数不大,但先人们是怎么在水流湍急的河上方造成的?

大山深处几根铁链搭成的百年铁索桥,你敢走吗?

看着铁索桥两边的严丝合缝的基石,眼前幻像出前人造桥的场景:

苦于石屏人走西头路途遥远,大家都在思索,如何才能省时增效?有人提议,建一座铁索桥怎么样?大家都熟悉道路了,你们瞧,本来可以走近路的,被河给挡了。就从邑胡寨这边山和阿乔寨那边山,建个铁索桥连起来,岂不是好?以后大伙挣钱也容易些,家里人也不会再天天巴望着各位什么时候才能走西头回家了,至少可以缩短些时日!大伙连声赞同,反正是为大家好,大家出资,问题也不大,问题是谁来负责建造?

大山深处几根铁链搭成的百年铁索桥,你敢走吗?

“陈鹤亭!”大家一致想到这位非常有名望的大哥。陈鹤亭正在着手筹备着个碧石铁路呢!听说挺厉害的,法国人的话都不听,自个拉起一帮兄弟重新勘察地势,反复论证,据说已经快入手了呢!

对,就让他来主持造桥吧!大家一致同意。忙于修铁路的陈鹤亭也欣然接受了这个大总管的工作,他一上任就马上着手建桥事宜,制定以下要素:

第一,专人勘察选定铁索桥的地势坐基——得坚硬;

第二,专人负责联系铁匠,锻造出铁链,质量必须保证;

第三,专人出骡马,以备干活;

第四,固定铁链的石头,必须巨大且几个面都要平整。负责凿洞连接铁链的,也该去准备了。

大山深处几根铁链搭成的百年铁索桥,你敢走吗?

大山深处几根铁链搭成的百年铁索桥,你敢走吗?

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好几年的筹备运作, 施工师傅、骡马、铁链、石头都到位了!待到冬季水枯,铁索桥的建造开始动工了。

在河两边早砌好的岩石上,石匠已经按照要求,把十一个石洞凿好完毕,并在北端固定死铁链。铁链另一端用棕绳牵引,由骡马拉至对岸。

大山深处几根铁链搭成的百年铁索桥,你敢走吗?

这座在崇山峻岭中由民间建造的铁索桥,工程量浩大,仅仅铁索的运输就非常劳力。当十一根铁链都被连接好以后,再用绞盘绞紧铁链。为使铁链牢固,再在两扣铁链间用铁榭连接。最后,铺上坚硬如铁的黄杨木。

一九一三年,铁链正式使用,从此,石屏人的马帮浩荡走西头,节约了时间,省出了劳动力,往返大为顺当。

大山深处几根铁链搭成的百年铁索桥,你敢走吗?

铁索桥也确实争气,它承载了石屏人吴尚贤集团的银矿,使石屏人的生活富裕有了底气;它也承载了陈钧的自强不息,让石屏人的重教兴文蜚声云南。

大山深处几根铁链搭成的百年铁索桥,你敢走吗?

它与石屏已经筋骨相连,再已不分开,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气质。它是低调的,它的力量绵绵不绝,它让石屏人深深浸染,它完全保持了本色,不曾改变初衷。

大山深处几根铁链搭成的百年铁索桥,你敢走吗?

它是希望满满的桥,因为有它,马帮给石屏人驮来了青砖碧瓦,驮来了精致生活,在一路向西的余晖中,积淀出一种根植在骨子里的人文基因。

大山深处几根铁链搭成的百年铁索桥,你敢走吗?

大山深处几根铁链搭成的百年铁索桥,你敢走吗?

大山深处几根铁链搭成的百年铁索桥,你敢走吗?

看着铁索桥下湍急的河水,我的心思在穿越。河水浑浊,河流叫小河底河,是红河的一条支流,伴随着铁索桥,与铁索桥嘶吵,年年岁岁,只是铁索桥一如大山的静默,不发一言,体现着某种寓言色彩。

以前,此桥是石屏县跨越小河底河进入元江、普洱、思茅的唯一通道。民国末年,铁索桥上的木结构走廊毁于兵燹,但十余根铁链牢固如初。

大山深处几根铁链搭成的百年铁索桥,你敢走吗?

现今的路,是确然的突飞猛进了,条条道路纵横交错,出行方便快捷。还有谁来晃晃悠悠地从它身上走过呢?

铁索桥显得几分孤寂,铁链上的锈迹足以证明了此道的冷清。走在铁索桥上,脚下的铁链左右摇摆,上下晃悠,双脚竟有几分发抖,只好稍做平缓,平息内心的惶然,再次抖索前进。

大山深处几根铁链搭成的百年铁索桥,你敢走吗?

一百余年来,铁索桥就这样静静“横卧”在河谷上空,它是现在的亲眼所见和一些历史谜团的混合。风雨沧桑,它经历了,社会的发展,它也目睹了。它仍然坚不可摧,是一条恒久的“生命通道”,它散发着神秘的色彩。

大山深处几根铁链搭成的百年铁索桥,你敢走吗?

昔日的走西头,为石屏人描下浓墨重彩,一直延至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才渐渐消匿,成了历史传奇。

现如今,石屏至元江红龙厂的高速公路,就是在石屏人走西头的足迹上酝酿而出的,渐渐湮没在荒草中的茶马古道,又焕发出一派生机。

因此,走西头已经越来越成了一个传奇。其实,走了西头的石屏人,基本上大多作古,现在是否还有健在者,已不可知。白云苍狗,时光沧桑,再苦再难,也要坚强面对,就为那些期待眼神。

大山深处几根铁链搭成的百年铁索桥,你敢走吗?

在铁索桥上思昔,仿佛远方的炊烟摇曳,温暖了愁旅,风雨无法阻隔走西头汉子的凝神回望。他们的眼神,坚毅中伴随着温情。随着骡马的碲声,内心的孤寂得到了一些驱散,身影拉长在山林中,飘忽在野草丛,家园在枯漫的路上模糊了,又渐渐清晰了。

大山深处几根铁链搭成的百年铁索桥,你敢走吗?

越过一座座山,翻过一道道岭,伴随日月光华,渴饮风霜雪雨,累乏倚马而眠,只为难舍离的故土,浸得几许普洱茶香。

铁索桥,石屏人用铁的意志求索,其实,这就是最好的名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