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想集中精力整理出一批全國重要省市的著名書法家、畫家名單,一來為當代書畫文化做點貢獻,二來也讓自己的文化積澱更深厚些,但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遭遇挫折,遲遲不能達到理想狀態。
今天,咱們試著整理出一份“20世紀天津十大書法家”名單,當然,主要人物集中在上個世紀,多已辭世。這也不難理解:上個世紀離現在不遠,資料翔實,而人物已辭世多年,他的文化地位基本上已經確定,上榜單就更具說服力。
為什麼從天津開始呢?其實還有一個很客觀的原因,天津書法家多,就知名的書法家而言,早已經超過十個。其中,有九個人,早有固定定位,書法實力已基本確定,只差一位,需要認真選擇。
哪九位書法家呢?
首先提出來的四位,內行人大概都清楚——“津門(天津)四大書法家”,分別是華世奎,趙元禮,孟廣慧,嚴修。
華世奎是四人中,名氣和地位最高的一位。這和他的書法出眾有關,大概和他當時的社會地位也有關。華世奎,前半生歷經仕途,對前清很有眷念之情,又因為家資豐足,生活很有品味。但為人稍顯刻板,他一生穿長袍馬褂,不用民國年號,有“遺民”之姿!
天津書法家趙元禮,家境平平,為學書法技藝,曾下過苦功夫。至今仍傳說他,練字時,在筆管端插銅錢練手勁兒,用紙裹著雞蛋練掌力……李叔同青年時期曾跟著他,練習詩書風采。
孟廣慧書法也很精湛,他少有神童之姿,四歲學詩詞,五歲練書法,八歲就能寫榜書。然而,他一生注重原則,文從沈夢瞭解,他為人題字不多,甘守貧窮,臨終時,口袋只翻出兩元錢。時至今日,天津當代文化名人馮驥才稱他是“一代書壇大家”。
嚴修又名嚴範孫,在四位書法家中,他的字也並不弱。相對而言,一些瞭解他的人都清楚,他和張伯苓一起創辦了南開系列學校,被稱為南開校父。這是他最重要的成就。
在四大書法家之外,還有“津門書法五老”,他們年紀比四書法家略小,輩分略低,但書法影響力在當代不小。他們分別是:李鶴年、龔望、耿仲敭(揚)、馮星伯、黃壽昌。
李鶴年生於1912年,於2000年故去,早年師從孟廣慧,23歲師從吳玉如,書法以漢隸為主。
在一篇回憶的文章中記載,李鶴年是富家子弟,據說他早年用的印泥都是花黃金購買的。但在晚年他能博得一方名聲,也算不容易啊。
書法家龔望,精通隸書,剛柔相濟,還是天津佛教界知名的居士。
他能成為與佛結緣的人,和弘一法師李叔同關係密切。他雖沒和李叔同有多少交集,卻在精神上很敬服法師。弘一法師故去後,龔望為整理先生遺物出力頗多。在晚年,龔望又為當地寺院重修付出很多心力,是難得的善人。
書法家耿仲敭,曾被“第一書畫圈”寫過專篇文章,他師從華世奎,書法得師傅真傳,在當代挺有名望。
馮星伯是天津地區的金石書法家,據傳他不到20歲就在當地揚了名,他對書法,主張碑帖並重,兼收幷蓄。同時,他還擅長篆刻,有一定的影響力。
“津門書法五老”最後一位,黃壽昌。他早年,拜師學習唐碑、魏碑,30歲又開始臨習碑帖。因為家窮,他多年如一日,以賣字為生。
在1973年,他以年近七旬的高齡,拜師吳玉如,其實,當時他的造詣已十分不俗,能拜師吳玉如,顯示出他對於藝術執著和忠誠的態度。
以上,就是上個世紀天津地區土生土長的、最知名的九位書法家,第十位該是誰呢?趙半知、王維賢、穆子荊、王頌餘等似乎皆能(當然,假如吳玉如生於天津的話,其他人早都沒有入選必要了)。
但筆者認為,趙半知入選性最大。為什麼這麼說呢?書法名家吳玉如,見過小他26歲的趙半知的書法後,曾評價“可與知者道”,認為這字水平已經很高了……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出的天津十大書法家(分別是:華世奎、趙元禮、孟廣慧、嚴修、李鶴年、龔望、耿仲敭(揚)、馮星伯、黃壽昌、趙半知),也許不夠盡善盡全,敬請方家留言批評、提意見,共同學習、共同提高!
閱讀更多 書畫圈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