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李寅飛對郭德綱的對話?

蜜桔娛樂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特地觀看了《相聲有新人》中

李寅飛複賽的視頻,說真的,看完特別感動,特別是“懷念04、05、06年的郭德綱”這段話,讓現場參賽的其他選手也為之動容。今天好好聊聊這個話題。

從李寅飛和葉蓬的表演,看出兩人的基本功還是很紮實的,但“笑”果不佳。全程表演中,李寅飛一直冒汗,結束時已經是滿頭大汗了。演播室肯定有冷氣的,如此汗流浹背,說明李寅飛是真的緊張。

李寅飛並非相聲新手,2006年就加入德雲社受郭德綱啟蒙,讀博後和一群北京年輕人創立了“大逗”相聲劇場,一直活躍在相聲舞臺上,又和青年相聲演員李丁搭檔上過央視猴年春晚。如此豐富的舞臺表演經驗,本不至於如此緊張導致發揮失常。

究其原因,一是李寅飛當年離開德雲社是被淘汰掉的(他本人的話),十年後再見啟蒙老師郭德綱時急於表現,但內心又極度犯怵;二是當年郭德綱與女記者事件中,李寅飛扮演了不太地道的角色,今時再與郭德綱相見,免不了心懷愧疚。我們往下詳細掰扯掰扯。

離開德雲社

李寅飛2006年加入德雲社,字科學員,藝名李鶴元,但並未正式拜師。當初在德雲社的時候,受郭德綱啟蒙學藝,收穫頗多,“打下了比較堅實的基礎”(原話)。但因為嘴裡有問題,高峰曾經幾次跟老郭提到要開除他。後來沒等德雲社開除,李寅飛自己辭職。

這裡得注意兩點:李寅飛差點被開除的原因——“嘴裡有問題”,肯定不是網上所說的“說話不利索”(皇城根長大的孩子個個都能說會道),而是愛嚼舌頭、喜歡八卦,犯了德雲社社忌。如果僅僅是說話吐字不清就開除,同是鶴字科的岳雲鵬不知道被開除多少回了。第二點就是李寅飛並非完全因為學業才離開德雲社,而是被淘汰。

讀透了這兩點就很好理解,李寅飛為什麼多年之後見到郭德綱會如此急於表現了。

女記者事件

當年曹雲金在微博上發表長文《是時候了,也該做個了結了》,炮轟郭德綱7宗罪,其中提及郭德綱和女記者事件,使得郭德綱的形象受到了一定影響。隨後不久,號稱“中國內地第一狗仔”

卓偉出來大爆料,稱郭德綱的女記者是刑珊,她的現任男友李寅飛。

而李寅飛在網上的回覆著實讓網友大吃一驚,貌似承認了卓偉所爆料屬實。這種臨門一腳的做法,招來很多人的謾罵,也使得郭德綱形象受損。事情才過去兩年,李寅飛如今站在郭德綱面前,內心應該是複雜的,多少有些愧疚感吧。

再次“被德雲社淘汰”的李寅飛對著郭德綱說:“多懷念那個04、05、06年,在臺上玩命說相聲的郭德綱......”,這既是懷念當年追星的少年情懷,也有煽情、討好的成分。


岑詮


“清華博士”李寅飛在“20進10”的比賽中出局,很遺憾。但他最後對郭德綱說的話:“懷念04、05、06年的郭德綱”,感情真摯,令人動容。

04、05、06年的郭德綱,是剛剛出頭的時候,從底層走來,一路冒尖,靠的就是過人的實力。那個時候的郭德綱精力、創作力旺盛,經常推陳出新,相聲質量是最高的時候。

郭德綱當時真的是場場爆滿,演出票供不應求,經常需要加座。而被他感染的觀眾中,有不少因為他熱愛相聲,進入相聲行業,為了這個日薄西山的傳統藝術貢獻自己的才能與青春。

而李寅飛也是買過票的人,從一名博士轉變為相聲演員,或許真的是受郭德綱的影響。

如今的郭德綱,成名立腕,帶徒弟、巡演,事業越做越大,上臺的機會越來越少,作品越來越少。或許李寅飛看到如今臺上的相聲作品質量,與那時候的郭德綱的作品質量不可相提並論,所以才發出感慨。

與其說是懷念郭德綱,不如說是懷念當初能自在說相聲的日子,沒有主流與非主流之分,征服觀眾的只有一流的相聲,這是一個相聲熱愛者、相聲從業者的心願吧。不知何時才能實現。


注視這視界


李寅飛對郭德綱的評價情真意切,但是,背後卻有玄機,李寅飛實際是郭德綱弟子,名李雲飛,但是因為他的智商太高,情商太高,在一群德雲社的簡單思維的人群中,肯定無法生活,李寅飛的說法是被淘汰,郭德綱的說法是退出,理由是上學,讓大家面子上也都過得去。我覺得其實李寅飛就是曹雲金,何雲偉的翻版,他們沒想到老郭煥發第二春,鳳凰涅槃了。

李寅飛被淘汰,說句實話,真不冤枉,他這場比賽確實不怎樣,其實我看出來了,郭德綱也看出來,原因是什麼?新仇舊恨,李寅飛太想證明自己了,這是一股心理動力,我離開你,但我更好,以證明方面你是錯誤的,這是一股勁,是心理罪。



正是揹著這個負擔,才讓他敗北,如果他放平心態,端正態度,他是肯定會勝出的,其實,他早就是勝者,血氣方剛,不服不忿,比如懟博士相聲夫妻,可謂刀刀見血,但是如果沒做到氣定神閒,那麼輸就是必然。

李寅飛說郭德綱,說的沒錯,但他卻忘了發展看問題,今天如果郭德綱還和以前一樣在臺上趕場,賣命說相聲,那麼就沒有德雲社的今天,位置不一樣,考慮問題的方式,角度,責任都不一樣了,好比一個成為將軍的士兵,就不可能再衝鋒陷陣了,因為還有更重要的位置。



郭德綱和張國立是一對老江湖,不得不承認薑還是老的辣,他們聯手做掉了李寅飛而讓他啞口無音,心服口服,為啥這麼說他們的相聲水平確實高出對手一大塊,選擇的時候,張國立選郭戰隊,郭德綱選李寅飛,這樣按照規則,就讓觀眾投票,他們兩個沒有責任,而李寅飛以少數票敗北,無話可說,只能認賭服輸。


韓東言



李寅飛和郭德綱的對話,至少蘊含著以下三層含義:


1、感謝。2004-2006是郭德綱的巔峰時刻,在這一時期,有相當多的相聲愛好者因為“郭德綱”這三個字而進入相聲行業,並在這個行業摸爬滾打,雖然失敗者是大多數,不過也有混的不錯的,而李寅飛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李寅飛現在是大逗相聲的負責人,而且是北京除德雲社以外,口碑和上座率最好的相聲小劇場,可以說沒有郭德綱就沒有李寅飛的今天。


2、挖苦。李寅飛之所以只提2004-2006這一段郭德綱的巔峰時期,卻沒有提現在的郭德綱,並稱知道郭德綱要養400多人的德雲社等等,實際的意思就是:你現在沒有當初創業時努力了,變成了守業的心態,為了一大幫人的生計著想,到處演戲、做節目,在相聲創作方面越來越水了。


3、懷念。李寅飛明著說是懷念04-06年的郭德綱,實則懷念的是一個相聲大繁榮的時代,一個單純的說相聲的時代。那時候的觀眾是真愛相聲,演員是真愛說相聲,而現在的相聲已經沒有當年那麼純粹了,摻雜了太多商業化的內容。


作為一名老綱絲,我也懷念那時候的郭德綱,但是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現在的年輕人就喜歡顏值高的,作為過來人也要學會接受,接受自己的青春已逝去!


相聲演義


厚此薄彼。為什麼張國立老師的點評總是贊同,而且表現的極為誇張,而對郭德綱的點評卻敢反駁呢?是不服氣昔日的老師。此人學歷很高,說明很聰明,他不能同時反駁張、郭兩個人,卻話鋒一轉,感謝並懷念2004、2005、2006年時學藝和那時說相聲的郭德綱,而不是之後的郭德綱,表演、不服、傲慢集於一身,感覺不實誠的聰明,不服氣的無奈,難成大器。


讓之1


據說有些小恩怨,暫且不表。本身賜名的徒弟,做起了師弟,本是梁山好漢,另起山頭還招了按。老郭彰顯大度。李宴飛今兒個確實太趕聽的著急,幾句明顯的舌頭沒捋直。,嘻哈上將,同門師哥一下點到了,兩個大佬更是看的清清楚楚。

相聲的笑傲江湖裡,老郭華山論劍,小李自成一派,卻破綻百出,老郭一一點出,小李自嘆不如,同時懷念老郭一統江湖的氣魄。老郭亦嘆,江山易打,難守啊,且我還是黃權眼裡的匪寇。更何況扮演翼德的葉蓬京劇世家的後人,我郭老還要拯救京劇,留個薄面吧。另一邊,相聲新勢力,有意思了。老郭西安辦了一場,苗齙牙翻了臉,不但詔安還做起了看門犬。這次有新人西安來了四組,都和青曲社有關,二哥是舊人,原先的左膀右臂。其他三個算是除西安新勢力當家的全員了。此役,青曲社估計要根基不穩嘍。嘻哈大將一上來拔得頭籌,天津的驕傲已經隨老郭商演,營口雖淘汰也對老郭感恩戴德了。

看老郭這棋下的,看著享受,這才是真作品,江湖的作品,軍事的精彩!


末日生存指南


首先 聽聽老郭後來說的鶴字科有名(李鶴元)了,說明水平沒毛病。但高老闆要開了他,給的是嘴有毛病!啥意思,愛抱怨愛串閒話唄。一個一帆風順的天之驕子肯定和那些打小輟學的尿不到一起。其實鶴九科也有很多大學生,壯壯還是攻城獅呢。但至少要心態好能從低處開始。

其實 看看就這兩期的表現,確認有點那種忿忿不平不吐不快的感覺。這似乎是好多晉級演員的通病。打小就混圈了,感覺有了師承強過好多人就開始嘚瑟了。但又發現掙不了錢,於是既糾結又磨不開。在點評時別人總有點瞧不起,但自己也還有差距。簡單來說眼比手高,口氣比腳氣重!

最後 回到題目看看他的話,他懷念的不是那時候認識的郭德綱,而是那個時候他學習的氛圍。就像我們總覺得上學期間還是最簡單的,步入社會後那些毛病出來了,才覺得環境變了。

~~~~~~~分割線~~~~~~

最後再多說兩句郭德綱的點評。他留了面子,說的是沒開自己跑了。但李寅飛後面說的是他被德雲社淘汰過兩次。而老郭對張國立說的那句嘴不好,李寅飛沒在意但萬一有同行好事的點出來挑撥就是事兒了。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老郭總覺得自己問心無愧,但好多同行都覺受欺負的緣故!

最最後,再再多說一句。我們看的說的不是別人的八卦而是每個人的生活。看看別人想想自己,這才是重要的。(๑• . •๑)


葉澔


說說李寅飛為什麼見了郭德綱緊張呢,這得從前幾年網傳郭有一個女記者小三的事說起,那會郭和曹網絡上打的不可開交,突然有一天蹦出一個女記者說自己跟一個相聲圈姓大佬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當時流言四起,最搞笑的就是這位女記者的男朋友居然也承認了表示自己知道這件事,頭頂綠帽閃閃發光,相聲圈大佬就是郭德綱,女記者的男朋友就是這位李寅飛,是真是假咱們只能自己心裡評判了,當年打壓郭的時候,這位李和曹一樣以為老郭肯定歇菜了,就是沒想到老郭涅槃重生到今天扛著相聲圈半壁江山。所以對郭說的這段話這個意味啊深長,還有點酸。


o我是人間惆悵客


郭德綱是人精,而且是江湖草根闖蕩出來的人精。真以為他會信這種場面上的漂亮話?

郭德綱曾經說過,04、05年的時候,德雲社小劇場因為漲了5塊錢的票價,就被來買票的觀眾罵“脫離群眾…好高騖遠…郭德綱忘本了…”。

這也是為什麼郭德綱要堅持做相聲商演的主要原因,在小劇場的演出限制了演員的發展,相聲演員想長久發展必須嘗試做商演。同時也必須承認小劇場對年輕演員的重要性,德雲社的許多演員都是在小劇場裡磨出來的,雲字鶴字這批年輕人都是十年往上的演出經驗。這點來說德雲社的年輕人真的很可怕,他們對一些包袱處理和節奏把握要遠遠強於同齡人,很多東西一比較就很容易看出來。

為什麼我說這就是場面上的漂亮話?

道理很簡單,因為郭德綱必須離開小劇場,他需要給年輕人讓路。郭德綱如果還是把眼光放在小劇場上,那麼對於德雲社的發展來說有百害無一利。而且不光郭德綱要走出小劇場,就連岳雲鵬、張雲雷、郭麒麟…這些小角也要離開小劇場,給後來的師兄弟讓路,這樣那些後進者才會有發展機會、進步空間。

一個班社的發展,格局很重要,如果格局不大那麼註定發展有限,而德雲社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績,很大程度在於郭德綱對相聲的理解很透徹,他的格局眼光要超前許多。

我舉個反例:天津的相聲班社為什麼發展緩慢?就是因為這些老前輩都把眼睛盯在小劇場上。造成的後果就是大量的年輕演員只能兼職說相聲,年輕人想發展就是兩條路,一條是在班社裡慢慢熬,把老傢伙熬死;還一條就是自己單幹,出去另起爐灶。而這兩條路,不論那條都比德雲社的道路艱難。


逗婦乳不是豆腐乳


李寅飛的話,話裡有話,恕我直言,他的意思很明顯:他愛那個一心作藝的郭德綱,而不是現在到處商演圈錢的郭德綱。

李寅飛的這個想法,代表很多人,包括我,俺和李寅飛一樣有這樣美好的願望,但是,無法實現。(不知道為何老郭沒有沒有在現場懟他,因為現在但凡聽見這樣的聲音,老郭的回應都是:你不願聽你走啊)

萬事萬物都有一定的規律,簡單一點的例子:工廠裡有個學徒,開始是學徒,一年或者兩年後他出師了,他就是正式的工人,在過兩年他就升為技師了,然後......這就是萬事萬物規律裡的其中一種,和春夏秋冬四季輪迴,和人的從嬰兒到老人不斷變化的一生,是一個道理。

我還很愛很懷念,那年那月剛認識的“老婆”呢,那時的她柔情似水,小鳥依人,現在還不是每天被這個“黃臉婆”河東獅吼,不敢還手。

誰都想萬事萬物都停留在他最好的時候,就像青春和容顏,可是,可能嗎?

之初的郭德綱也不是不想賺錢,只是成長的過程,成熟的過程需要磨練與等待。他那時充滿激情,不知疲倦,不辭辛勞,加班加點,孜孜不倦,那就是那個時候的他該呈現的狀態。

隨著磨練苦難歷練的不斷磨合,老郭開始開花結果,走進了鼎盛時期,接著就到了“現在的郭德綱”也就是李寅飛不想看到的郭德綱。

可是,郭德綱是原來040506年的郭德綱,還是“現在的郭德綱”不是你我,不是他自己能左右的了啊。時間流逝,物是人非,今非昔比,歷史在前進,冥冥之中的規律也在前行。

如今的郭德綱,日漸成熟穩重大氣。這些必須都是歲月才能給予的啊,誰也無法抵抗歲月給予的成熟直到老去!如今的郭德綱,還能血氣方剛口無遮攔的快意恩仇快馬江湖嗎?不能了!

他身後有幾百人要吃飯,這成了一種責任,他必須擔得起。另外一個,到了他這個高度的人,自然而然的,一種歷史使命感,一種職業使命感就會油然而生,他要為他這個行業的未來開始籌劃,擔憂與壓力也隨之而來。他是不會再去“玩命”了。

說實話,作為老郭的一名鐵桿粉絲,我也是懷念當初的那個郭先生,那個激情澎湃快意江湖的郭德綱。可惜,只能是懷念。因為歷史的規律就是這樣,它會推動一切往前走,不會為任何的人與事,做停留。\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5f438d8acd051adbeae8d6c8f781ffe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