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菜市場買豬舌頭不能叫豬舌頭?

一次吃兩片啊


其實類似的傳統文化很有意思,因為獨特的發音從而產生很多獨特的文化,如果一個外國人到中國來,生活時間短肯定摸不著頭腦。前些年新聞說有一種菜叫“髮菜”,快被吃絕了,其實本身也沒什麼獨特的營養價值,就是名字諧音“發財”,於是大家蜂擁而至,你說被起了個吉利名字導致快被吃絕了,找誰說理去……


看風景的蝸牛君


這是個民俗問題。豫南地區叫做“豬賺頭”,道理有三點:


⒈自古百姓很少讀書人,不會咬文嚼字,習慣口語表達,重“音”不重“字”。豬舌(shé)頭,等同折(shé)本、賒賬一個音,很不吉利。老百姓的聰明直白就表現在,你說折老本,我非得有賺頭。於是,豬舌頭變身豬賺頭。

⒉從40多年前直到遠古,吃豬肉是有錢人的事,自古有錢人從來是少數。就是歷史上最富庶的宋朝,人們還捨不得一天吃三頓飯,包括皇帝都兩頓飯。窮人也不是完全吃不到,精打細算會過日子的,一年的洗碗水合著草、秕糠,可以養成一頭豬。於是,家家殺年豬成了過年的重頭戲,忙活一年有得肉吃了。殺豬吃肉也就有了儀式感,豬舌頭就是標誌。再窮的家庭,以殺年豬顯示自身的勞動價值,豬舌頭一定的單獨做菜,必須當家人享用,下酒。所以,豬舌頭只一種做法,滷。當家人是全家的經濟支柱和精神依託,要言語吉利,肯定不能說“豬折頭”了。
⒊傳統的飲食文化裡,不僅豬舌頭,整個豬頭都是難得的美食,自古就是供品。撤下後,所有部位各有做法,成就許多名菜。


普濟


同意覃仕勇先生的回答。補充一下:

1. 粵人忌諱多。再舉例:“幹”意頭不好,故“豬肝”改說“豬潤”,多好!

“豬手”有講究,只用前腳。後腳才叫“腳”只管走;前腳則稱“手”,抓與拿,擬人化。粵菜標準菜式“發財好事就手”,自然用材為髮菜、蠔豉、豬手。“就手”——唾手可得、手到擒來;“就腳”——容易、方便到達、落腳。

現在普通話的“買單”,實為粵語“埋單”之近音,意思都貼切。有賬單欠錢不是好事,儘快了結“埋”了;還錢把單“買”回,普通話也正確。

有心學粵語的,儘可以大膽地跟廣東人學著說;廣東人也都開始學“煲冬瓜”(普通話)了。記住:別問廣東人“食完飯沒?”那有耶穌“最後的晚餐”的忌諱。認個有錢的廣東“乾爹”,記得要說“繼(近於音“開”)爺”——“繼”好過“斷”吧?

2. 粵語的聲調至少有五個以上,與音樂的調式比較吻合,所以用粵語讀古詩近乎於“唱”詩,這是古漢語的魅力之處。“豬脷”、“豬潤”及“豬手”的“平仄”讀音,遠悅耳於“豬舌”、“豬肝”及“豬腳”的“平平”讀音。

有說有笑,開心就好!


yiezi2


不是不能叫豬舌頭,而是受中華幾千年文化底蘊的影響,習慣性的稱謂,讓人不會感到不舒服的反應,在古代早期的廣告形式,有兩種,叫賣廣告和招牌廣告,這是最原始最直接的廣告形式。當時走街串巷的生意人,扁擔上挑著貨物一邊走一邊叫賣,有街頭巷尾擺攤賣貨的,全靠吆喝來吸引買主。叫聲響廣告。


聲響廣告是最原始最簡單的廣告形式,但也不是一點技術含量也沒有。為了吸引人來買貨,叫賣聲除了要很大,還要有音樂感,不能讓人聽著不舒服。不僅僅是聲音抑揚動聽,膾炙人口,而且還非常巧妙,具有藝術的潛質。

比如賣烤白薯的,他不是直接吆喝:“誰買烤白薯!”,而是吆喝:“鍋底來!栗子味!”這就比“誰買烤白薯!”更引人注意。還有賣蘿蔔的,他不是喊:“蘿蔔誰要,便宜呀!”而是喊:“賽梨味,辣了換!”這就比前一種叫法更能勾起人們的購買慾。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音樂感很強,即便在你身邊吆喝很多遍,你也不會感到不舒服。



報菜名的時候,為了讓客人聽著舒服,不直呼菜名。如“豬舌頭”不能直接喊出來,而要喊“口條”,“炸雞塊”要喊成“炸八塊”,“滷小雞兒”要喊成“滷生口兒”,“高湯甩雞蛋”要喊成“高湯甩果兒”。報菜名也要聲音婉轉,節奏感強,還要報得準,聲音清晰,讓客人聽的清楚。

這就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一面!歡迎大家有什麼補充的,在下邊評論,我是先鋒食藝專注於美食,喜歡美食的可以關注我頭條號!


先鋒食藝


這個問題應該追溯到上個世紀7、8十年代或者更早更早更早一些時期,那個時候的生意人,一般都是小打小鬧,所以許多詞彙是非常忌諱的,做小本生意都希望有點“賺頭”,有誰願意去“舌”呢?“舌本”即虧本的意思,那年頭養大一頭豬確實不易,而做屠夫的去購買一頭豬然後宰了拿到街上去賣,算得上是一莊大買賣了,更希望賺大點,當有人要買他的豬舌的時候,顧客必須這樣對屠夫說:“你的‘招財’怎麼賣”?或者說:“你的‘賺頭’怎麼賣”?要麼就是:“你的‘千口’怎麼賣”?如果你要是說:“你的‘舌頭’怎麼賣”?那這個屠夫一定會一臉的不高興:“我沒有‘舌頭’,你去別處買”。


所以說,做生意就是圖個吉言吉利,特別是小本生意,更是“舌”不起。

好了,把話題轉移到現代,現代人上市場買東西就沒那麼多忌諱了,買牛鞭乾脆叫牛卵,買狗鞭乾脆叫狗雞把,買豬舌頭一般都說買“招財”,因為叫順口了,叫舌頭反而覺得彆扭。買豬舌不叫“舌頭”的原因大致如此,你覺得如何請在評論區說話。


頁川木木1


舌頭和折(She)頭同音,折頭是賠本的意思,有很多地方把豬舌頭叫"豬賺頭"。有這麼一個小故事:一個傻子去菜市場看見賣豬肉的,就說你這豬舌(折)頭真大,賣肉的聽了不高興,沒搭理他。傻子回家把這事告訴了父親,父親對傻子說,豬舌頭不能叫舌頭,應該叫賺頭。賣肉的說上回家氣的把豬舌頭割掉了,結果第二天傻子又來菜市場,看見賣肉的豬舌頭不見了,就說,你這豬今天沒賺頭了,賣肉的氣的半死!


谷口晚煙


這個好像沒啥別的說法吧,但是我知道一個腰子,那天去買東西,旁邊正好有人買豬腎,他一直再說把豬腎給我稱一下,老闆沒怎麼搭理他。然後來了個人說給我稱個腰子,然後,最後一個被買走了。。。農村,老一輩的都是這樣叫。



孫大大188


誰說不能?我們湖南的菜市場就是說豬舌頭的呀。


洞庭一葦1188



咱們東北叫《口條》,口條很好吃的,屬於活肉,做好的口條切成薄片擺盤,在做點蒜醬,一片口條粘一點蒜醬,實在是下酒的美味。口條不算貴,一半熟食店滷好的三十多一斤,一個口條20左右,也有的店賣到五十多一斤的,品質都差不多。口條上帶少許舌根最好的,舌後的肉脂肪含量稍高點,口感更好


徐保山A鑫徐記熟食


這一個大部分,還是跟當地的吐字發音,風俗有很大關係!

1. 像我們這邊蘇北地區一般叫口條,這樣的發音更上口更容易交流!讓人不會有不舒服的感覺。這一個遺傳下來的,很有可能是,和以前走街串巷叫賣有關係,因為以前叫賣很多事,編成小曲兒。那樣含起來朗朗上口,也容易引起大家的注意力,我記得我十幾歲的時候,那會兒我們這邊還有走街串巷的叫賣麥芽糖!

2.還有一個可能,諧音不吉利,因為做買賣的都圖一個節慶好彩頭,舌頭的舌讀出來發音不怎麼吉慶,所以在剛開始的時候做生意的人就把這一個發音轉換過來。代代相傳至今!

不管他怎麼發音?改變不了它的美味。我非常喜歡吃特別是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