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突發!房地產稅擬5年內提請審議


重磅突發!房地產稅擬5年內提請審議



昨天,包括人民日報和新華社在內的中央媒體,都以顯著的標題報道了一則新聞,那就是“房地產稅法擬5年內提請審議”。


重磅突發!房地產稅擬5年內提請審議




重磅突發!房地產稅擬5年內提請審議




重磅突發!房地產稅擬5年內提請審議



這一次,又被任大炮言中了,他說,房地產市場就是尿壺,經濟形勢不好了,我們就要拿出來用一下。與其他市場一樣,房地產本身就是政策市,房價上漲壓力大,樓市調控政策從緊時,就會拿出這個來宣傳一下;房地產市場進入平淡期,又提出5年內審議。

其實,即使徵收,也是象徵性的意味更濃。誰都知道,最終投票表決的那些朋友,他們會有自己的明確態度。

當然,最關鍵的是當前的經濟形勢,房地產稅時不時拿出來,挑撥一下市場情緒,嚇唬一下房多的投機客,安撫一下沒有房子的。具體什麼時候推出,一切看經濟環境。

我從一些渠道獲得的信息,決策層關於房產稅的方案確實已經有好幾套了,而且也大有儘快推出的決心,但形勢大於人!在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國內民間投資日益低迷,消費萎靡不振的當下,加上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中國經濟面臨進一步下滑的風險。

在此關鍵時刻,如何應對風險,保護投資積極性,穩定市場的信心,才是最關鍵的,至於房地產稅近期要不要推出,這是次要的。

這種穩定市場情緒的緊迫性和姿態,其實從最近幾個連續召開的會議也可以看出。

規格高、人員齊,可見金融系統對於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重視程度。在這場長達三個半小時的座談中,人民銀行、工商聯、商業銀行、交易商協會的相關負責人以及民營企業家,圍繞“融資難、融資貴”展開了一場“頭腦風暴”,共話如何解決這個世界性難題。

易綱明確強調,金融部門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對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在貸款政策、發債政策等金融政策上都一視同仁。採取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監管政策等“幾家抬”的辦法,激發金融機構的積極性,暢通政策傳導機制,進一步加大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

緊接著,9月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召開,對大家熱議的稅制進行了政策定調。重點有以下三個,也是圍繞如何減輕企業負擔:

1、對個人在二級市場買賣新三板股票比照上市公司股票,對差價收入免徵個稅。(激活新三板)

2、抓緊研究適當降低社保費率,確保總體不增加企業負擔。目前全國養老金結餘較多,可確保按時足額髮放。(社保徵收不要這麼猛,企業受不了)

3、確保創投基金稅賦總體不增,保持地方已實施的創投基金稅收支持政策穩定。(創投還按20%算)

所以,不管是房地產稅延遲推出,還是央行座談會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還是國務院常務會回應當前幾個市場密切關注的稅收問題,都指向一個目標,那就是:

當前,穩定市場情緒,減輕市場擔憂,釋放穩增長保經濟信號,是第一要務。

現在關於房地產稅的消息太多,我也有點懵逼了,這麼多權威機構權威媒體權威人士全都沒有準信,提請審議的時點,全都是猜的,沒法預測,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房地產稅肯定會來,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無論是年底就審議還是5年的時候再審議,其結果都是一樣的,這一刀早挨和晚挨都要捱上,不會有任何的區別,而對於投資客和炒家來說,今天你捨不得賣房,5年後你依然捨不得賣,這也不會有區別。


重磅突發!房地產稅擬5年內提請審議


在知識星球的粉絲群裡說,房地產稅並不是為了降房價的,他的作用就是財富洗牌,轉變政府的收入方式,以前一窮二白,大家啥都沒有,所以賣地是最快的賺錢方式,現在地賣的差不多了,大家也已經都有房子了,當然就該轉變收入方式,從賣地模式變成收稅模式,但現在的問題是,收稅能不能取代賣地收入,去年全國賣地收入是5.2萬億,今年弄不好得破掉6萬億,如果要通過房產稅來收到這麼多錢,似乎有點不太現實,因為按照1%的稅率來計算,那麼也就意味著要對600萬億的房子徵稅才行,但現在全國房地產市值一共也就400多萬億。而且這還都是虛高的,再舉個微觀的例子,現在北京上海很多房子都是價值1000萬,但家庭年收入不會超過20萬,你一年收走他10萬,這也根本不可能。收走1萬他的負擔都很重,所以就這麼簡單算一下,如果徵收房產稅,大概也就是現在賣地收入的10分之一,所以很不划算。


重磅突發!房地產稅擬5年內提請審議


所以這個事怎麼辦?只能等趨勢的變化,等賣地收入再降降,房地產庫存再去一些,等土地和房子實在賣不動了,也就該下決心推房地產稅了。都說企業要收入升級,國家也一樣,不逼到那份上,不會自廢武功。自己砍掉自己一大塊收入。而且以後房地產稅即使出來,也會先在一些土地賣不掉,或者不依賴土地收入的地方來率先啟動。土地賣不掉是因為機會成本低,而不依賴土地收入的,這說明經濟繁榮富人多,可以多加點稅率。比如北京一年土地出讓收入2000-3000億,差不多1000多萬套房子,一套房子一年收1萬的稅,差不多能補掉大半的出讓金損失。當然還有一種玩法可能性更大,那就是房產稅要收,土地出讓金也收。慢慢再動態調節,降低土地收入,增加房產稅收。


重磅突發!房地產稅擬5年內提請審議


正因為此,我們一直認為房產稅肯定會出,但也不認為能夠馬上出臺最樂觀也得2020-2021年這個時點,需要先立法,再審議,最後才能推行,所以這是有程序的,最重要的是,現在土地還能賣,房產稅也替代不了土地收入,這個事也沒那麼急。還可以再琢麼一下,怎麼才能利益最大化,先把房地產稅準備好,等土地不好賣了,土地收入下降了,隨時推也來得及。這就好比我們做生意,老產品依然銷售火爆,我們的新產品就不著急上,等他銷售下滑了,我們隨時推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