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護曾經拉攏楊堅,楊忠對兒子說了一個比喻,獨孤伽羅笑了

再牛的人想成就一番大事都是需要幫手的,宇文護也不例外。宇文護是北周的權臣,他之所以能夠處於執政的位置,來源於他叔叔宇文泰的託孤。大部分大臣服的也是宇文泰,這也就是為什麼宇文護不敢自己做皇帝的一個原因。皇帝這個位置坐的還是宇文泰的子孫,那些跟隨宇文泰打拼天下的人都還能容忍,畢竟這意味著他們構建的利益體系變動不大。一旦宇文護取而代之,那些元老們起來反抗的概率是相當大的。

宇文護曾經拉攏楊堅,楊忠對兒子說了一個比喻,獨孤伽羅笑了

很長時間裡,宇文護都以周公自居,廢了一個兩個三個皇帝后,立的都是宇文泰的兒子。在權力誘惑下,如果宇文護積攢了足夠的威望,構建起忠誠於自己的隊伍,宇文護也是有可能自己做皇帝的。在這個過程中,宇文護一邊打擊反對自己的人,一邊拉攏他看上的人作為自己的心腹。

西魏最核心的集團就是那八柱國十二大將軍,宇文護執政不久就剷除了趙貴和獨孤信兩位柱國的勢力,接著又滅了大將軍李遠的勢力。其他不反對他的勢力,宇文護能夠拉攏自然要拉攏。在北周時期,楊忠的表現非常搶眼,楊忠是原來十二大將軍之一。楊忠曾和宇文護南征梁朝。在北周攻打北齊的戰爭中,楊忠又多次作為主帥出征。楊忠死之前幾年,還作戰在前線。這樣一位大將,宇文護顯然想拉攏。

宇文護曾經拉攏楊堅,楊忠對兒子說了一個比喻,獨孤伽羅笑了

由於楊忠年紀比較大,宇文護從他的兒子楊堅入手。那時候,北周在位的皇帝是宇文邕,二十多歲的楊堅已是開府儀同三司、小宮伯。宇文護找到了楊堅,希望楊堅能夠成為自己的心腹。面對這樣棘手的選擇,楊堅不敢立即答應,他回去諮詢了父親楊忠的意見。楊忠針對此事做了一個比喻,只說了一句話:“兩姑之間難為婦,汝其勿往!”

這是什麼意思呢?兩姑是指丈夫的母親和丈夫的姐妹,直接的意思是處於婆婆和小姑之間,這媳婦不好當。楊忠的意思已經很明確,在權臣宇文護和皇帝宇文邕這兩派勢力之間,一定要謹慎,弄不好就要人頭落地的,根據楊忠的判斷,他希望兒子楊堅不要投靠宇文護,暫時維持現狀。楊堅於是推託了宇文護的好意。換個角度來說,楊忠和楊堅實際上是選擇站在了皇帝宇文邕這一邊,在這種鬥爭中並不存在第三種選擇,中立往往就是背叛。正是這個決定,讓楊家在未來得以保全,並繼續往上走。當時,早已是楊堅夫人的獨孤伽羅自然也是受益者,她對這個決定滿意地笑了。

宇文護曾經拉攏楊堅,楊忠對兒子說了一個比喻,獨孤伽羅笑了

沒過多久,楊忠便去世了。宇文邕經過多年的韜光養晦,決定反擊。他找了一個機會把宇文護給殺了,從而把權力真正抓在了自己手中。宇文邕對於楊堅父子的選擇,心裡是非常清楚的。為了感謝楊堅父子沒有站在宇文護一方,宇文邕在剷除宇文護的第二年,讓自己的太子宇文贇娶了楊堅和獨孤伽羅的長女楊麗華,並封為太子妃。這對楊堅的事業來說,是非常關鍵的一步。正是楊麗華後來成為了皇后、皇太后,楊堅才有機會輔政,最終建立了隋朝。楊堅和獨孤伽羅笑到了最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