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夫妇与大山较劲三年,凿出“愚公洞”建成世外桃源

愚公,是成语“愚公移山”中的主人公,他挖土移山的故事感动世人。人们常用以比喻做事有顽强毅力、不怕困难的人,激励人们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在泾川县,有一对夫妇矢志不移,用3年时间,凭人力挖出了一条长约200米、宽约1.8米、高约2.3米的山洞,被称作愚公洞……

泾川夫妇与大山较劲三年,凿出“愚公洞”建成世外桃源

愚公洞中

泾川夫妇与大山较劲三年,凿出“愚公洞”建成世外桃源
泾川夫妇与大山较劲三年,凿出“愚公洞”建成世外桃源

愚公洞口

当时的田沛、位玲娃夫妇年方30岁,意气风发,也盘算着如何致富,过上好日子。但是,自家的承包地被山隔远,耕作不便,收入微薄,仅够一家人勉强填饱肚子。作为一家之主的田沛急在心里,就有了栽果树、早致富的想法。

田沛与妻子选地块、买树苗、运肥料,在自家承包地里栽植了苹果,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他家与果园间隔大山,去果园要翻山越岭,走10里羊肠小道,活多人忙,实在不便。望着横在家与果园之间的大山,曾打过10多孔窑洞的田沛心里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他要在山下钻个洞子、打一个通道。

泾川夫妇与大山较劲三年,凿出“愚公洞”建成世外桃源

走进愚公洞

肯努力:他在山中钻出一个洞

经过简单的勘查和丈量,田沛开始钻山打洞,他先是一次次在大山两边目测丈量,最终以大山两边和山梁上的几棵大树为参照物,确定了洞口的位置和走向。之后,他又买回材料,架起火炉打制镢头、洋镐等工具。一切准备工作就绪,老田说干就干,1984年夏收后,在一天清晨,老田夫妇俩抡起镢头,开启了他们长达3年开山钻洞的历程。

泾川夫妇与大山较劲三年,凿出“愚公洞”建成世外桃源

田沛位玲娃扶墙慨叹

泾川夫妇与大山较劲三年,凿出“愚公洞”建成世外桃源
泾川夫妇与大山较劲三年,凿出“愚公洞”建成世外桃源

洞土填出大树前的平地

田沛夫妇挖山洞成功了,村里老少都跑来参观,拍手称赞,夸老田夫妇是“当代愚公”。随着人们的传颂,他们的事迹越传越远,受到更多的人称赞,田沛、位玲娃夫妻也因此受到多次表彰奖励,有市县的,还有省上与国家林业部、全国妇联等国家部委的。

愚公洞:成为乡村的一道风景

穿过愚公洞,让人有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洞外青山环绕,碧水荡漾,山上的绿色成堆成团,如烟似雾;沟底的草木丛生,一片青翠,还有叫不上名的鸟儿飞起落下,叫声清脆……虽不能与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媲美,但也别有洞天。

泾川夫妇与大山较劲三年,凿出“愚公洞”建成世外桃源

愚公洞连着乡间水泥路

如今的愚公洞已不仅仅是一条通向山那边的一条路,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道风景,它让新时代的青少年深刻感受到先辈创业的不易,体会人生奋斗的艰辛。懂得成功不易,要坚定信念、不畏困难、百折不挠、奋勇前进,才能够到达梦想与追求的彼岸!

为了展现当年挖洞务果园的历程,乡上村里栽植了大苗果树,修建了沙滩,鱼池,草坪,让愚公洞的风景变得丰富,使人们在参观之余,可在草坪上看书,沙滩漫步,鱼池垂钓,还可以在凉亭下听风看山。

泾川夫妇与大山较劲三年,凿出“愚公洞”建成世外桃源

山水田赵

红河乡副乡长刘燕妮告诉记者,田赵村是典型的山区贫困村,近年来,乡村依托丰富的山水和人文资源优势,把推进脱贫攻坚与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初步形成了富民增收与乡村旅游互促共进的良好态势。田赵村是今年的省列“千村美丽”示范村,如今乡上围绕愚公洞的景观,正在努力打造一个生态种植、绿色养殖的特色乡村,人们至此,不仅可以观光,还能体验山中的鸟语花香,富含氧的清新空气,远离城市的喧嚣,忘记烦恼,放松心情,陶冶情操,还可以选购绿色环保的新鲜作物,品尝精美制作的特色食品,定能让你吃好玩好,别有感触,流连忘返。

泾川夫妇与大山较劲三年,凿出“愚公洞”建成世外桃源

田赵村的小康屋

临行前,刘燕妮感叹地说,因为宣传得比较少,愚公洞的事迹外地人知道得少,她希望有更多媒体关注,把愚公洞的故事宣传出去,让当代愚公精神传递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