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黔東南貴州畫個圓《二十一》歷500餘年發展保留至今的古寨


看完村中的戲樓,沿著村外山邊的棧道看村裡的全貌,圖為村民全木結構的特色房屋。樓上千年古寨,其實原來不叫“樓上”,而叫“寨紀”。

現在村裡有不少農家樂,門前的燈籠招牌——樓上農家樂。“寨紀”因正樓上一水溝處有一座樓房,下面長長的巷道為過道,便叫“樓巷”,因“上”與“巷”諧音,久而久之村民便習慣地稱之為“樓上”了,一直沿用至今,這是關於“樓上”一詞的來歷。

黑色布瓦極具特色。

樓上古寨始建於明弘治六年,是一座以周氏家族為主的血緣村落。

樓上古寨是以家族血緣關係紐帶興建的寨子。

整個村寨坐東北面西南。這是我們從房屋的後面向前看,遠處群山連綿。

竹林中的農舍。

古寨這裡氣候溫和、四季分明。

棧道上有遊客在賞景,他們也成了景。

山上高處的觀景亭子,在這裡可以觀看古寨全貌。

據說周氏家族的祖上週氏,原籍江西南昌府豐城縣橋東珠市巷,祠名大本堂。

明進士周國照出仕四川威遠縣、修建江西會館、家屬於該縣洛陽鄉大坡裡曬金坡居住。

後移西蜀潼川樂冶縣天井壩仁義鄉、明朝弘治六年(1494年—距今502年)。

始祖周伯泉避難圖存,貿易入黔,遷居樓上。

歷500餘年的發展,保留至今,前有廖賢河環繞,後有蒼山點綴,周圍蒼松翠柏古樹環抱。

樓上村整個村寨以“北斗七星”樹為中心。

以“北斗七星”的天樞至搖光交天權與天璣形成四個系象限,劃分為不同的四個分區。

圖為山上的野核桃。

手掌樹。這樹形狀還真的想一個巴掌伸開的手指。

樓上村東南象限為生產區,西南象限為居住區,西北象限為娛樂區,東北象限為墓葬區,功能分區明確,讓人驚歎。

居住區的佈局更讓人驚奇,整個居民區的道路共2000餘米,結構為一“鬥”字, “鬥”字的起點為一三合院的中點,結束點為村寨的水源,且起點位於北斗七星中天權—天現星的連線上。

樓上村有樓上古建築群、周氏宗祠、小屯寺、周氏墓群等文物,歷史文化價值高。我們這就下山進村去一探究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