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樁跨國「婚姻」,用了一年的時間戀愛

說起星巴克,可能許多人會覺得它貴,但也會覺得它的貴是值得的。因為星巴克一直倡導的就是“第三空間”,是除了家庭和公司之外的供人們休息交流學習等的地方,想想這應該也是星巴克成功的最大秘密吧!

在這“第三空間”裡,你可以遇見形形色色的人,這可能就是去星巴克獨特的樂趣。星巴克是一個有情懷的牌子,長久以來,有眾多的放鬆小憩、朋友聚會、戀人相處、討價還價等等,太多的故事在星巴克的場地中上演。

又一樁跨國“婚姻”,用了一年的時間戀愛

讓星巴克引以為傲,也讓我們印象深刻的“第三空間”理論,卻越來越突顯出它的尷尬處境。

“早上可以喝一杯咖啡,下午來一杯茶,傍晚又可以來酒吧聚會。”只能說理想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這個世界上正常上下班的人太多了,沒有那麼多人可以一整天都待在星巴克裡。等到下班後,又會遇到人流擁擠的情況,到最後星巴克提供的服務質量相對於預期來說是下降了的。

新型咖啡店的崛起瓜分佔領了老牌星巴克的用戶人群。

本來國內對於咖啡就不是特別痴迷,去星巴克更多是為了體驗它的氛圍,再或者是基於品牌效應去星巴克蹭熱度的。更多的消費者沒有多餘的時間去體驗,換句話說,星巴克倒是為老人和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免費休息的場所,非咖啡飲用人群湧入星巴克,是會降低消費體驗的。

又一樁跨國“婚姻”,用了一年的時間戀愛

星巴克新一季度財報顯示,2018年三季度營運利潤下跌7.6%,中國區門店同店銷售同比下降2%,統計顯示,這是星巴克中國市場9年來首次營運利潤下降。

星巴克在華利潤下降與新型咖啡店的崛起不無關係。

幸咖啡採用的是外送與自提相結合的方式,它的外賣平均配送時間是18分鐘。根據APP內信息,一杯瑞幸咖啡的售價為21-27元,幾乎所有咖啡、飲料都參與“買2贈1,買5贈5”的活動。目前用戶復購率在開店 3 個月以上的店,最高已經超過 80%,一是品質不錯,二是身邊口碑,三是性價比高。

不只有瑞幸咖啡,還有便利店和快餐店的咖啡,這些咖啡都是價低量大。而且飲茶也在搶佔中國咖啡市場,比如喜茶、一點點、CoCo都可等。在中國咖啡市場中,越來越多的企業進來瓜分這個市場,作為老牌咖啡店,壓力是不言而喻的。

又一樁跨國“婚姻”,用了一年的時間戀愛

在巨大壓力下,星巴克也“入鄉隨俗”,與阿里巴巴合作,向外賣市場進攻!

8月2日,星巴克宣佈,聯手阿里巴巴,接洽入餓了麼,正式切入外賣市場。此外,它還將和阿里家的盒馬鮮生共同打造出自有“外賣星廚”,開放第三個空間之外的外賣配送渠道,並於今年9月在北京上海等主要門店進行試點。

依託阿里旗下餓了麼成熟的配送體系,星巴克將在位於北京和上海重點商圈的約150家門店試運行外送業務,隨後逐步延伸至全國,計劃今年年底前覆蓋30個主要城市超過2000家門店。

此次雙方合作,星巴克僅僅付出接近700萬註冊人數的會員體系,得到的卻是阿里旗下支付寶、口碑、淘寶等高流量平臺的直接引流、餓了麼的外賣配送以及盒馬鮮生的服務。早在一年前,雙方就已經“暗生情愫”,阿里巴巴負責人表示:阿里巴巴已經到了結婚的時刻。

又一樁跨國“婚姻”,用了一年的時間戀愛

1971年成立的星巴克至今已經47歲了,在國內外賣那麼火的情況下,它卻一直無動於衷。在之前星巴克曾解釋過原因:一是外賣用時過長,無法保證咖啡的口感;二是咖啡配送利潤不高。可如今也開始外賣服務,這是實屬無奈的決策吧!

這下好了,星巴克“下凡間”了!還能繼續高冷嗎?

我們都知道,星巴克賣的不只是咖啡,更是一種體驗。優雅的鋼琴、時尚雜誌、精巧的場景飾品,配上一杯暖暖的咖啡,有沒有在拍生活大片的感覺?就連和咖啡師的眼神交流也是一種享受。

又一樁跨國“婚姻”,用了一年的時間戀愛

靠場景和文化體驗攻領咖啡江山的星巴克,這次要平民化,選擇切入外賣市場,不可不說,形勢有些嚴峻。從小眾高端品牌往大眾方向下沉,很有可能會損壞品牌形象。一來像網友說的太掉檔次了,二來星巴克咖啡在20分鐘內喝完效果最佳,這個的話,就要看外賣小哥給不給力了!

星巴克與阿里的合作只能解決某些問題,比如物流配送,流量引流等,但星巴克傳統的經營方式與互聯網基因的衝突還是非常明顯的,能否解決這種矛盾,還有待商榷。

在阿里巴巴的保駕護航下,星巴克能否順利完成線上銷售的轉型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溫馨提示:本號提供的所有相關諮詢、技術戰法等,僅提供學習參考,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