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收繳棺材談鄉村治理問題

從收繳棺材談鄉村治理問題

移風移俗紅白喜事從簡,這是從中央到地方一直在做的事.有的地方大操大辦紅白喜事.筆者調查發現,一年的宴席次數比七八年前增加二到三倍,普通家庭隨禮金佔到一年的支出的三分一至二分之一,已經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增加了村民人情往來負擔,影響了純樸的鄉村風氣,同時也違背了中央關於開展移風易俗破除陳規舊俗的工作要求。讓沉重的人情負擔減下來,讓群眾放下包袱,輕裝上陣,恢復健康、合理的人際交往方式,塑造更加文明的鄉風,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就喪事問題,江西從收繳棺材做起,於是各地幹部走村串戶做收繳棺材,喪事從簡的宣傳工作.結果有的地方在執行過程中走了樣,最近媒體及網絡已有報道,筆者不作評論.

對待紅白喜事,應以法治方式,黨員幹部必須自覺遵守,讓群眾知道紅白喜事從簡的好處.針對農村出現的宴席大操大辦的現象,上級組織應加強引導村級自治自律,要求各村加快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工作,完善村規民約,同時成立紅白理事會和鄉賢促進會,完善相關制度,明確宴席操辦標準,加強對農村宴席操辦的管理。讓群眾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而不是強蠻推行一個模式,避免矛盾激化,甚至出人命.

無論哪一項制度的推行,既要考慮公共利益,也要考慮成本.這裡的成本不僅僅是政府的公共成本,更多的是群眾的成本是増加了還是減少了.也就是政府提出推行一項制度如何做加法與減法的問題.不能光政府做加法,群眾做減法.否則,是與民爭利,滋生鄉村社會矛盾.

回到江西收繳棺材問題,理解的群眾,主動讓你收繳.不理解的,恐怕不是哪麼容易,雙方必會起衝突.正因為如此,媒體才發出不同的聲音.但筆者認為,收繳棺材既是一種具體行動行為,也是一種侵權行為.棺材是私有財產.政府在作出收繳棺材決定時,應在法律的框架下依法行政,而不是隨心所欲.這種做法有悖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原則,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執政條件下就是以人為本、執政為民,貫徹落實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根本措施就是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

總而言之,新時期鄉村發展,應用法治思維的模式,以民為本,科學謀劃,統籌落實,為振興鄉村經濟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