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总说"没问题"的时候,其实最有问题

当一个人总说

01.

根据老舍小说改编的《不成问题的问题》电影最近在上映,我还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但是小说看过。这本书创作的时代背景是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的树华农场。

在这个农场里有三个典型人物,分别为丁主任,秦妙斋和尤主任。丁主任是一个江湖老油条,圆润,狡猾,在工人心目中一副好好先生的形象,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没有问题“,在为人处世方面,他秉承的原则是: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不能发生冲突,不伤和气,所有要求全部答应,给人一种满足感。

秦妙斋,跟丁主任相比,他还算初级油条,他是某财主的儿子,不学无术却自命不凡,他自称自己是全能艺术家,也要求别人称呼他为“艺术家”,但是没有人看到他做过一幅画,写过一首诗,他以租借的名义以及耍无赖的手段要了树华农村的三间房,召集了一群跟他一样的自恃清高的“艺术才子”,每天聚在房间里上演批斗大会,对那些真正有才能的艺术家不屑一顾,觉得自己一定比他好。

而尤主任,在这个故事里显得特别另类,他是树华农村的新主人,他博学多才,聪明,强壮,吃苦耐劳,有激情,但是不懂得人情世故,没有深入了解群众,用强硬的手段试图改变这群有惰性的工人,导致这些工人产生厌恶,把他赶出树华农场。

中国是一个讲究人情的国家,我们主张以和为贵,和气生财,这就导致我们在遇到事情,子女找工作时,脑子里第一反应就是:“有没有认识的人,某某跟她认识,要送什么礼给他才肯办事“之类的想法。我们在遇到事情是找熟人拖关系成了本能。

而我们面对亲戚,熟人的请求,即便自己不方便,没有把握,也特别喜欢对别人讲:"没问题,都是自己人,还跟我客气,这事情就交给我好啦,保证给你办的妥妥的。"好像说了这话就有了底气,就有了安全感。

在我们眼中,情比事更重要,只要有人情在一切都没问题。

当一个人总说

02.

在职场上,"没问题"先生有很多,小v是我们销售部的同事,每次只要他要出货,我跟我的同事最头疼,因为这意味着这票单子会出差错。

就在11月月初的时候,他的一个客户要求出货,按照操作流程,他找我的同事询问成本价后,然后在成本的基础下报价,客户觉得这个价格太贵,要求在便宜一点,小v说可以的。结果最后的价格比成本要低,是亏着做的。我的同事提醒他,这个价格是亏的,需要找老板汇报批准的。小v一口答应了,没关系,我会找老板要批准邮件的,倒时候发给你。结果到了月底,老板的批准邮件还没有收到。

除了这个之外,最让人火大的是,按照公司规定,在货物出运之前,小v要跟客户确认好价格,开票抬头,如果没有特别原因那就默认为跟往常一样的开票抬头。于是按照规定把发票开出来,结果发票寄给对方后,他们才说,这次我们抬头变了,要开另一个抬头。

小v听了后,立马发邮件说:"嗯,没问题的,我们重新开发票。"又把发票退回来,由于这个客户的金额比较高,已经超过3万,需要变成vip客户才行,等了差的不多一星期,催了5封邮件,终于回复说变成vip客户,可以重新开了。

于是,我进入系统重新开发票,仍旧不行,我把问题反馈给同事和经理,说:"是小v说可以重来了,但是还是有问题啊"。经理看了我一眼,犀利的说出一个"真相",小v说的话能完全相信呀!

我和我的同事一愣,最后都不由自主笑了,虽然这话说的有点残忍,但事实确实如此,对于他的话只能信50%,因为每次听到他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嗯,好了可以的,待会给你。"

结果找了原因才发现,他申请错了,把别人家的抬头申请成vip客户了,又等了3天,才终于搞定。

跟他同为销售的小k,她够专业,也有原则,能够明确利益得失,清楚价格底线,无法保证事情不会做出承诺,会给自己留有余地。从她的嘴边你不会经常听到"没问题,可以的。"这类的话。即便这样,她的销售成绩也是杠杠的。

当一个人总是把"没有问题"这种承诺挂在嘴边时,往往是最有问题。因为他把承诺当成儿戏,在他的眼中先要维持好客户关系,满足客户所有要求,即便亏也没关系,反正以后熟了再说。越是抱着这样的心态,越到最后越来越亏,慢慢失去了主导权。

讲人情固然重要,但是每一次都讲人情,最后要么变成像丁主任一样的老油条,要么就变成了傀儡,让客户牵着鼻子走。

当一个人总说

03.

“天下事都绝对没有问题,因为他根本不去办。”这是农场主任丁务源的行事准则,莫大的讽刺在于今仍是如此。老舍所说的不成问题的问题到现在还是问题。

在中国的任何地方都是靠人情关系,而不是靠本事、靠业务、靠科学;一个人只有处事圆滑,拥有强大的人际背景关系,才可以在社会上寻求一席之地,否则,寸步难行。

可是有了人情味还不够,万一出事了怎么办?我们又希望有清官,刚正不阿的人存在。

就像《人民的名义》侯亮平说的一段话:"老百姓需要李达康这样的清官,但这样的清官又往往不招身边人喜欢,这是一个矛盾吗? "

在提审李达康的前妻时,侯亮平和陆亦可在屏幕前有一番议论。大意是说,李达康从做人来讲,太无情,只爱惜自己的羽翼;从做官来讲,又是一个清官、好官,如果只普惠家人,就很难普惠天下。

中国是人情社会,清官不受待见,老百姓出了事都想找包青天,但要是有包拯、海瑞这样的清官在身边,又不喜欢了。还说什么缺少博爱精神,离得越近的越爱,越远的越不爱,这就是重私利、轻公义,等等。我们即希望追求公正,公平,但是有希望能在公平中感情用事一些。可是哪有这样的好事情呢?

我们处于世情,又陷于世情,最后又会变成什么模样呢?也许十年后的我们也会变成丁主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