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成年巨嬰:你現在享的福,都會變成日後的苦

中國式成年巨嬰:你現在享的福,都會變成日後的苦

作者 | 三由

來源 | 行者三由


01

前幾天看到一則新聞,日本一名47歲的中年男人,大學畢業後常年沒工作,在家當著啃老族。85歲的老母親每個月要接濟他6000塊錢的生活費。

這樣的新聞,讓人忍不住唏噓,心理學家武志紅曾提到:


“巨嬰”是心理發展水平還停留在嬰兒水平的成年人。

對他們來說,生活中只有索取沒有奉獻,別人的付出都是理所應當。

他們有一種“全能自戀”的心理,以自我為中心,認為自己“無所不能”,從不考慮別人的感受。

  • 一個沒有獨立能力的成年人背後,往往有一個包辦一切的家庭。

還記得大學時期隔壁寢室的同學,據說每星期都會回家一趟,每次都會打包自己一星期的髒衣服,拿回去給他媽媽手洗。

他舍友提過,新生報到第一天,那位同學的媽媽一同隨行。到了寢室他媽媽就開始忙上忙下,擦洗床板,整理行李,他則翹著二郎腿坐在椅子上打遊戲。

他媽媽臨走時還特別囑咐寢室裡的其他三位同學,說自己孩子從小沒吃過什麼苦,希望凡事能多讓著他,生活上也關照一下他。

此後這位同學和舍友的相處也不融洽,後來乾脆申請搬離宿舍住到校外,據說媽媽又跟著來陪讀了。

畢業後,該同學仗著家境優渥,自身又眼高手低,在一連面試受挫後,心甘情願當起了寄生蟲。

當你總是沐浴在父母為你鑄造的城堡裡,衣食無憂,你就永遠無法踏入冷酷的社會,因為它會讓你原形畢露。

02

如果你依賴父母或想從他們那裡獲得更多的照顧,那麼他們就在某種程度上,比其他父母更介入你的生活,對你將來的配偶或孩子指指點點的時候,你也要忍受,因為問題的根源在你。


有些中國的年輕人沒有想明白這個簡單的道理,徒增很多家庭矛盾和煩惱。

少年經不得順境,中年經不得閒境,晚年經不得逆境。在父母沒有邊界感的庇護下,只會打造出一個只有軟肋而沒有盔甲的孩子。在遭受一丁點暴擊時,就迫不及待向父母發出呼救。

中國式成年巨嬰:你現在享的福,都會變成日後的苦

  • 但這一生,父母終歸只能陪你一程,很多泥濘只能你獨自淌過,如果總是寄希望於父母成為你的救贖,那就註定活得碌碌無為。

擁抱你的痛苦,那是你人生的必經之路。

03

人是有自我的,人是有邊界的,人與人的關係,是互利的,是雙贏的,這樣才沒怨氣,這樣才能長久。無論情侶關係,還是父母子女關係,也遵守這原則,若違背這原則,愛必然消亡。

紹興一對90後小夫妻剛剛結束了三年的婚姻。

提起這段婚姻,女方王靜覺得,像是玩了一場“幼稚的過家家”。

和前夫剛認識時,兩人因為相同的興趣愛好興奮不已,家庭條件也門當戶對,很自然就走到了一起。

但是婚後不久,王靜發現,過日子的家對他們而言就像賓館。

“兩個人都是獨子,都是被家裡寵壞的90後。”

中國式成年巨嬰:你現在享的福,都會變成日後的苦

就連兩人迎來女兒,丈夫對此也是不聞不問,家裡的燈泡壞了,還要專門請維修工上門。

中國式成年巨嬰:你現在享的福,都會變成日後的苦

正是父母的過分溺愛,讓夫妻兩人從未有過真正的獨立。父母和孩子之間要有邊界,一旦越過界線,你們的鴻溝會進一步拉大,父母不斷干涉你的生活,而你在獲贈幫助時,相應地也會失去一些自由以及其他,這就是相對的代價。

  • 事實上,真正的愛,是對孩子有接納,有理解,不是事無鉅細的付出,和自以為是的捆綁。

當父母一再地剝奪孩子的選擇權,久而久之,孩子的獨立人格就被弱化。

沒有自主選擇權,人生的決定權就等於拱手讓人。中國式巨嬰,心理成熟程度低下,沒有核心的自我,只是一個任人擺佈的傀儡。


巨嬰做事,常只能過一招,敗了就不行了;成熟的人做事則可以連續過很多招,因懂得努力的價值。


而很多父母溺愛孩子的本質,百分之百地付出,看似非常偉大,但其實是一種很深的自戀。有這種想法的人,其實沒有看到孩子的真實存在,他的付出是他自己的需要,未必是對方的需要。


成熟的親子關係,父母應該真實地看見孩子的需求,而孩子,要學會適時地跳出舒適區,尋求真正的獨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