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認知P2P現狀:風險總體可控 治理將遵循法制化

莫為浮雲遮望眼,風物長宜放眼量。

經過過去兩年針對P2P行業風險的整治工作,行業整體風險已經得到逐步釋放,目前雖有個案發生,但是該行業整體風險可控。

今年6、7月份受各種因素影響,出現了涉及到整個行業的爆雷現象,很多投資人一度陷入恐慌之中。但是現如今從P2P行業的全局來看,行業的整體態勢和風險情況到底如何?

理性認知P2P現狀:風險總體可控 治理將遵循法制化

一、風險總體可控

就目前來看,P2P網貸行也整體的風險是可控的。

1、問題平臺在減少

據網貸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2018年1-7月共有642家宣佈停業或出現問題,相比2017年同期增加了210家,但相比2016年同期(1078家)減少436家。截至2018年7月底,全國累計停業及問題平臺達到4740家,其中問題平臺有2305家,表明如今時期並不是P2P平臺出現問題的最多時期。

眾所周知,6、7月份是P2P行業的雷潮期,一個又一個的驚雷接連不斷。但是8月份以來,整個行業平靜了不少,大的雷潮期似乎已經過去。

2、平臺宣佈“良性退出”

第三方機構統計數據顯示,僅7月宣佈良性退出(包括停業及轉型)的平臺就有53家;到了8月第一個星期,已有錢保姆、58車貸、招財貓發佈公告稱“良性退出”。

以錢保姆為例,該公司兌付方案截至8月3日,平臺待還款金額達5(含利息)億元,所有待還金額將分24個月進行兌付,從2018年8月開始進行兌付,每月25日後兌付,月兌付金額不低於累計到期回款的5%。

8月6日,招財貓宣佈良性退出,併發布了兌付方案,按照金額分3到36個月兌付結束,不過目前並沒有實際兌付最新公告;同日宣佈良性退出的還有58車貸,其並未透露清退期限。

對此,“良性”與否,是對出借人而言的,即儘量避免或降低出借人的本息損失。

理性認知P2P現狀:風險總體可控 治理將遵循法制化

二、治理將遵循法制化

與傳統行業相比,P2P屬創新型業態,其成長具有自然性、連續性。既然是自然生長的,就意味著監管對其情況並不是同步掌握的。

P2P網貸自然生長的十年,由於缺乏監管,導致亂象頻生。加上6、7月份的密集爆雷,為了進一步抑制行業的風險,監管方面持續發力,落地了一系列規範行業健康運行的政策文件。

最具有實質性意義的利好來自三方面:一是推動協調將惡意逃廢債借款人信息納入徵信體系,二是推動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介入P2P風險處置,三是網貸整治統一標準,108條P2P網貸合規檢查問題清單下發。

換句話說,一邊十面埋伏清理門戶,一邊著手維穩和重建,另一方面又設置合規標準。

理性認知P2P現狀:風險總體可控 治理將遵循法制化

本次涉及到整個行業的集中爆雷事件,將加速整個行業的“扶優限劣”,使不合規平臺在風險全面暴露之後快速退出。行業風險在逐漸降低,在監管的密集發力下,真正的優質P2P平臺將重新審視市場,使行業重新迴歸理性,營造出一個良性發展環境,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加速我國金融科技的國際化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