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中說:「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過去心不可得」

動於欲,欲迷則昏。任乎氣,氣偏則戾。“動於欲”,就是一個人一動在於慾望,一個人的慾望促使著他在動。現在的人沒有慾望是不會動的。因為我想去買東西了,我人才動起來。因為我想去談戀愛了,我這個人才會動起來。因為我想去賺錢了,我才動起來等等。

《金剛經》中說:“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過去心不可得”

都是慾望,沒有慾望他會動嗎?你們現在來跟師父學佛法,都是動於欲,你們動是為了這個慾望而來的。你們是什麼慾望呢?學佛後身體好了,工作好了等等。“欲迷則昏”,慾望讓你迷惑了,讓你昏昏沉沉的。

很多皇帝周圍都是女人,到了最後就昏昏沉沉的,不理朝政了。慾望多的人他就會迷惑,迷惑了之後則會昏,昏昏沉沉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

所以你們不要有多的慾望,慾望要少一點。“任乎氣”,就是你隨便的在乎一件事情和不在乎一件事情都有賴於你的氣。你今天氣順了、開心了,這個事情就不當一回事了。就像你們看見師父開心了,你們就開心了。

所有的事情都是在乎於你的氣場。“氣偏則戾”,如果氣偏掉了就是想不通了,就會哭喪著臉。氣不能偏,生氣就是偏了。氣要正,氣正就是想得通呀。師父常說:常常原諒自己的人是得不到上天的原諒的。只有自己對自己很嚴格的要求,“我怎麼又做錯了,我是對不起觀世音菩薩”,這樣上天才會原諒你。

就像你坐公共汽車一樣,不小心踩了人家一腳。“對不起,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人家就會原諒你。如果你踩了人家一腳之後,說:“不是我不當心,是車上這麼多人擠,誰讓你把腳放在我這裡的?”你想想看,接下來會是什麼結果?也許人家會一拳給你打過來。

一個人動不動就原諒自己,是永遠得不到菩薩的原諒。如果一個人不是從內心原諒別人,他的心就永遠不會心安理得。要真的原諒人家,不然心不安理不得呀。不原諒人家自己的心裡就會很難過,心就會不平安。

其實平凡是生命真實的面貌。如果一個人說“我很平凡,我沒有關係”,實際上這個人就是真正擁有生命的人。要明白一個道理:人要平凡。在一個崗位上要默默無聞地做事情,不要譁眾取寵。做的事情平凡一點。

生命無常,剎那生滅。明白了嗎?一剎那生命就沒有了,一剎那一個小生命出來了,不要被你所接觸到的幻境幻影所矇騙。多少人生病三個月就死掉了。進醫院、出醫院,進進出出,眼睛一晃三個月就走了,一個活活的大人就沒有了。難道這還不是幻境嗎?

懂得制服自己的人就有自由,也是在做自己的主人。如果你能制服自己,剋制住自己,你就是自己的主人。你嘴饞的時候,“我就想吃,我忍不住”,你就是不能制服自己,就做不了自己的主人。

要咬咬牙剋制自己。剋制不住自己的人,這個人就是自己的奴隸,是肉體的奴隸;如果能剋制住自己、能控制住自己就是自己的主人。

《金剛經》中說到:“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過去心不可得。”三心不可得。把過去、現在、未來全部放下。心放下了你的瞋怒心就會離開你了,因為你的心放不下來,你的恨心就永遠在你的心中;你把心放下了,“我不恨了”,恨心就沒有了。

一瞋怒有時會變成一場大禍。拋棄煩惱就是一個真正的修心人。這麼多的煩惱放在腦子裡幹什麼?腦子裡的東西還不夠多嗎?一輩子裝到現在,把腦子裡的東西拿出來看看,全部都是剩湯爛穀子,全都是骯髒的東西。壞的東西全記住了,好的東西記不住。

你們把一輩子不好的東西,恨呀,記人家的仇呀,全部裝在腦子裡,會是一個好人嗎?明白了嗎?做人真的要想得開、放得下,能放下就是一個學佛人。

《金剛經》中說:“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過去心不可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