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時間越長越好?吃早餐比補課還有用?開學之前,家長要看看!

八月已接近尾聲,馬上就要迎來開學季啦!各位老師、家長,今天小編給您送上一份開學季“大禮包”,這個“大禮包”裡裝的是一串串調查數據,這些調查數據跟學生的成績、生活、健康可是“密不可分”呢,它們

會讓你更瞭解你的學生、你的孩子,知道他們心裡想什麼、喜歡什麼。

比如說,有調查數據顯示,學生寫作業時間不是越長越好;課外培訓較多,學業增值不明顯等等。今天,小編將這些藏在數據背後的“秘密”一一說給你聽,新學期開始了,這些教育啟示你肯定能用上。

01

9.6萬名中學生測評顯示:

/作業時間不是越長越好/

作業時間越長越好?吃早餐比補課還有用?開學之前,家長要看看!

課外培訓到底管不管用?“刷題”能不能提高成績?作業時間越長,成績就越好嗎?睡眠質量與學習質量有多大關聯?不久前,長沙發布了針對全市252所普通初中、74所普通高中共9.6萬名中學生的《長沙市普通中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報告》,以大數據的方式,從側面給出分析答案……

作業時間過長,對成績提升並沒有顯著作用

統計發現,學業成績較好的學校,其學生每天完成學校作業的平均時間為1.5—2.5小時左右,而作業時間超過3小時的學生,其學業成績出現平緩甚至下滑趨勢。可見,作業時間並不是越長越好,盲目刷題是絕對不可取的行為。

上的課外輔導班越多,並不意味學習成績越好

報告還涉及睡眠時間、課外增負等問題。統計顯示,25%的初中生和13.76%的高中生表示自己參加了3門及以上的校外文化課培訓班,但結果並不盡如人意。選取學生參加課外培訓比例佔前30%與後30%的學校對比顯示,參加課外培訓班越多,並不意味著學習成績越好。

抓住課業核心留作業

對老師們來說,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固然重要,但是一定要抓住問題核心,壓縮作業“水分”,完成從追求“量”到追求“質”的升級。切勿將提高學生成績的希望寄託在“題海”戰術上,只有提高效率、吸收知識點精華,才是提升分數的終極捷徑!

設置專門的作業時間

家長為孩子設置一段專門用來完成家庭作業和其他學校學習任務的時間,不僅能夠使孩子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也可以幫助他們變得更具有主動性、避免作業拖拖拉拉。在固定時間內讓孩子專門做一件事,不受任何干擾,一定會事半功倍。

合理安排作業時間

合理安排作業時間,是每一位家長和學生都要注意的問題。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兩個小時左右的時間應該是足夠完成家庭作業的,應當高效吸收課業核心重點,避免無效刷題浪費時間。

02

大數據說,

這樣的老師學生最喜歡!

新學期馬上就要開始了,老師,您對自己的新學期有啥計劃?要做一個怎樣的老師呢?有的老師跟小編反映說,現在的學生可以說是“眾口難調”,都很有個性,也有主見,真不知道學生們喜歡啥樣的老師?其實呀,這個問題,在2016年初,《知心姐姐》雜誌“知心調查”組發佈的數據已經給出了他們的答案,可供老師們參考。

調查組歷時三個月,走訪北京、上海、廣州等地20多所中小學校,8347名中小學生參與問卷調查,調查數據,從孩子們的真心話中感受到他們對於教育的期待。孩子們喜歡什麼樣的老師?什麼樣的課堂授課更會受到學生們的歡迎呢?

經常有人說,愛笑的女生運氣不會太差,調查數據告訴我們,愛笑的老師,都很受學生們的歡迎呢!

作業時間越長越好?吃早餐比補課還有用?開學之前,家長要看看!

愛笑的老師,學生們都很喜歡

近50%參與調查的孩子表示,自己最喜歡幽默快樂,親切平和,善解人意,臉上總是帶著微笑,關注每個學生,能夠和學生們像朋友一樣交流的老師;

1.01%的孩子喜歡態度認真,不苟言笑,非常看重成績和排名的老師。

在課堂上,啟發思考勝於填鴨說教

79.22%參與調查的孩子表示:他們喜歡能夠啟發自己思考的互動式課堂,可以分成小組討論、實踐,有分享和提問的機會;

7.66%的孩子最喜歡“老師侃侃而談,從頭講到尾”;

10.08%的孩子最愛課堂上的“各種多媒體手段”。

教育需要濃濃的人文和情感

可以說,除了知識、能力,學校生活對學生成長過程中“三觀”的養成、心理狀態的形成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老師重視成績是應該的,但是如果只看到成績而忽視了學生的情感需要,會傷害到那些只是成績不好,但別的方面也有很多優點的學生,學生都需要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愛和溫暖。

學生渴望成為課堂的“主人”,而不是旁觀者

孩子對世界有著天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他們渴望成為課堂的主人,他們並不缺少求知的熱情,而只是缺少把這個主動性發揮出來的機會,所以說,把課堂交給學生、把課堂“翻轉起來”,這才是真正受到學生歡迎的課堂呢!

03

吃早餐對孩子學習影響巨大,

甚至比校外補課還有用

您知道嗎?吃不吃早餐和學習成績也有關係!這是有大數據支撐的呢!

2016年,浙江省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監測新聞通氣會上發佈了一系列浙江省中小學教育質量相關數據。

數據表明,吃早餐對學生學習的積極影響很大,遠遠超出學生在學習方式、學習動力、自信心、參加校外補課、家長教育水平和家庭收入等方面的優勢。

作業時間越長越好?吃早餐比補課還有用?開學之前,家長要看看!

吃早餐對學生的積極影響很大

浙江省教育質量監測大數據於2016年對該省中學生教育質量進行大數據分析,數據顯示,吃早餐對學生學習的積極影響很大,遠遠超出學生在學習方式、學習動力、自信心、參加校外補課、家長教育水平和家庭收入等方面的優勢。

每天吃早餐的學生比一週吃3天以下的學生,平均成績至少高出50分

每週吃早餐次數越多的學生,學業成績越高,其中吃早餐7天的學生,比吃早餐在3天以下的學生平均成績高出50-70分,相當於多接受1-1.5年左右的教育!調查結果令我們不得不開始關注早餐對孩子們的重要性。

“早飯要吃好”不是說說而已

“我家孩子都不願吃早飯,開始時早上給他煮點粥,但他沒胃口,我就懶得做了。”在某小學門口接孩子放學的林女士說,現在她往往給孩子一些零錢,讓孩子自己在路邊買點吃的。像林女士這樣的家長不在少數,孩子早飯吃不好、尤其是一些低齡學生,這與家長不夠重視有直接關係。專家提醒,一定要對孩子的早餐重視起來。

與孩子一起養成良好作息

要想美美地吃上一頓早飯,父母必須從自身做起,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每天提前一個小時起床為家人準備豐盛的早餐,這樣不僅僅有助於補足孩子成長階段所需營養,親子關係實現良性互動,更可以監督孩子實現良好的作息習慣。

不妨給早餐加點“顏色”

天天總吃一樣的早餐,大人孩子都會膩,漸漸孩子也會對吃早飯失去期待和興趣。浙江長興龍山中學教師張鶯為11歲女兒製作了一系列特色“古詩早餐”:黃瓜變身楊柳枝,水餃化身小鴨子,還有多種果乾和雜糧拼出的風景畫……製作早飯的過程,孩子也慢慢在成長,也會學著參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