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每次上朝帶100護衛,不過無人制止,劉禪更是沒有脾氣

諸葛亮每次上朝帶100護衛,不過無人制止,劉禪更是沒有脾氣

​文 古道西風瘦馬官方

傳言諸葛亮每次上朝的時候都是帶著上百侍衛,這是為什麼呢?不難猜到這是為了保護他自己做的防護措施,可是100人也太多了吧!而且也只是上個朝而已,在我們看來也太誇張了,裡裡外外都被包上了好幾層,那其他大臣們為什麼就沒有這種待遇呢?而且能臣又不止他一個,其他人的功勳戰績也被記錄在史冊,為什麼只有他的待遇這麼好?

諸葛亮每次上朝帶100護衛,不過無人制止,劉禪更是沒有脾氣

其實在三國時期,能臣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多,那時的百姓們都在躲避戰亂,能活下來有吃有喝就不錯了,像諸葛亮一樣能觀天象,清楚看天下局面的有能力的人已經不多了,諸葛亮的優秀後人都知道,但是我們能從古代找出來對弈的都沒幾個,更別談只是在三國時期了。

諸葛亮每次上朝帶100護衛,不過無人制止,劉禪更是沒有脾氣

諸葛亮是蜀漢的元老級人物,對於蜀國來說,他就是金字塔頂端的人物,當初和劉備二人建立國家,可謂是一點點看著蜀國壯大。可惜在初期,劉備就戰死沙場,當時的劉備是蜀國的精神支撐,他一倒,百姓們紛紛傷心欲絕,內部的頭領也有不少在萌生自己小心思,整個國家已經瀕臨破碎,這個時候諸葛亮站了出來,他以一己之身撫平戰士,讓老百姓們定心,自稱漢相,重啟國家精神風貌。

諸葛亮每次上朝帶100護衛,不過無人制止,劉禪更是沒有脾氣

但是劉備的兒子確實是個失敗者,劉禪相比較他的父親來看就是一無是處,他不知道怎樣去分析天下的局勢,也不知道怎麼處理政事,只能讓諸葛亮來處理,讓諸葛亮來穩定軍心,

諸葛亮每次上朝帶100護衛,不過無人制止,劉禪更是沒有脾氣

蜀國的地理位置也不太好,很貧瘠,遠遠沒有其他兩個國家富裕,人才也少,但是國家要發展就必須要有越來越多的人才,所以有時候迫於無奈,只能從降軍的將領中搜尋,去說服他們,但是忠誠度始終是一個問題,雖然有句古話叫做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但是什麼事情也不是絕對的,就像費禕在一次吃飯的宴席中,突然被殺害,這就告訴了我們防人之心不可無,如果當時是諸葛亮發生了這種情況,那麼,蜀國可能早就結束了。

諸葛亮每次上朝帶100護衛,不過無人制止,劉禪更是沒有脾氣

而且在劉備死了以後,雖然諸葛亮撐起了重擔,但是他不是神,身邊可以幫到他的人少之又少,再加上內部有很多將領不服諸葛亮,有些喜歡抱團起內部紛爭,有些像彭羕一樣,盼望著諸葛亮去世然後奪取政權。

諸葛亮每次上朝帶100護衛,不過無人制止,劉禪更是沒有脾氣

國家的內憂外患,於是諸葛亮帶百人上朝保護自己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劉禪也對此沒有意見,因為一旦諸葛亮死了,那麼劉禪根本管不住國家,蜀國會處於一片混亂之中,最終被其他國家趁機而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