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大帝》中漢奸中行說一直幫助單于謀劃攻打漢朝,確有其人嗎

《漢武大帝》中漢奸中行說一直幫助單于謀劃攻打漢朝,確有其人嗎

喜歡歷史的朋友應該都看過《漢武大帝》,而匈奴王庭中有個漢人謀士叫中行說,是其中較為主要的人物,我曾經一直覺得這一人物是杜撰的,直到在《資治通鑑》中看到了中行說的身影。

《漢武大帝》中漢奸中行說一直幫助單于謀劃攻打漢朝,確有其人嗎

冒頓單于死前給大漢朝廷送來一封書信,他說,前些時候,皇帝談到和親的事,與書信的意思一致,雙方都很喜悅。漢朝邊境官員侵奪侮辱我匈奴右賢王,右賢王未經向我請示批准,聽從了後義盧侯難支等人的計謀,與漢朝官吏相互敵對,斷絕了兩家君主的和好盟約,離間了兄弟之國的情誼,為此我懲罰右賢王,命令他向西方尋找並攻擊月氏國。由於蒼天降福保佑,將士精良,戰馬強壯,現已消滅了月氏,其部眾已全部被殺或投降,月氏已被我征服;樓蘭、烏孫、呼揭及其附近的二十六國,都已歸匈奴統轄,所有擅長騎射的遊牧部族,都合併為一家,北部由此而統一和安寧。我願意放下刀兵,休息士卒,牧養馬匹,消除以前的仇恨和戰爭,恢復原來的結好盟約,以安定雙方邊境的民眾。如果皇帝不希望我們匈奴靠近漢的邊境,我就暫且詔令匈奴的官民遠離邊界居住。

這封信有點兒展示肌肉的感覺,告訴漢庭我現在已經是多麼強大,如果你們不想我們靠近邊界,那麼我們還是積極踐行和親之策,我暫且令匈奴官民遠離邊境。

《漢武大帝》中漢奸中行說一直幫助單于謀劃攻打漢朝,確有其人嗎

漢文帝也回了一封信:“單于欲除前事,復故約,朕甚嘉之!此古聖王之志也。漢與匈奴約為兄弟,所以遺單于甚厚;倍約、離兄弟之親者,常在匈奴。然右賢王事已在赦前,單于勿深誅!單于若稱書意,明告諸吏,使無負約,有信,敬如單于書。

漢文帝決定繼續堅持和親之策,然而其後不久,冒頓單于就死了,他的兒子稽粥即位,稱為老上單于。

《漢武大帝》中漢奸中行說一直幫助單于謀劃攻打漢朝,確有其人嗎

老上單于初立,帝復遣宗室女翁主為單于閼氏,使宦者燕人中行說傅翁主。說不欲行,漢強使之。說曰:“必我也,為漢患者!”中行說既至,因降單于,單于甚親倖之。

《漢武大帝》中漢奸中行說一直幫助單于謀劃攻打漢朝,確有其人嗎

老上單于剛即位,漢文帝就指派了一位宗室的女兒翁主嫁給老上單于做閼氏,並且派了一名宦官中行說照顧翁主。但是中行說並不想遠去匈奴,漢文帝強行安排,中行說暗下決心:“我一定要使大漢王朝深受禍害。”中行說到了匈奴以後,就歸降了老上單于,而單于很寵幸他。

《漢武大帝》中漢奸中行說一直幫助單于謀劃攻打漢朝,確有其人嗎

在電視劇《漢武大帝》中,匈奴這邊的人物是,軍臣單于有兩個兒子,一個是純匈奴血統伊稚斜,一個是跟南宮公主所生的兒子於單。軍臣單于把伊稚斜安排到邊境,立於單為繼承人。伊稚斜因此非常沮喪,所有大臣都不看好他,只有中行說鼓勵並點撥了他。自此,伊稚斜在外努力訓練兵士,發明了一種特殊指令,就是他的響箭射向哪裡,士兵的箭就必須無條件射向哪裡,違令者必死。他為了訓練這些士兵,殺了幹一晚上的匈奴閼氏,有士兵以為這是閼氏,不敢射箭,結果全死了;隨後他射殺自己的馬,所有士兵都服從了命令。後來他返回匈奴朝廷時,軍臣單于與他一起射獵,伊稚斜趁機射向軍臣單于,自己取代了單于大位,連同美麗的南宮公主也成為他的閼氏。

《漢武大帝》中漢奸中行說一直幫助單于謀劃攻打漢朝,確有其人嗎

而在《資治通鑑》的記載中,是冒頓單于通過這種方式殺了自己的父親取代單于大位,而當時西漢王朝還未建立,劉邦和項羽正在相爭。冒頓單于死後,老上單于即位,此時漢庭才把中行說遣送到匈奴。

所以從《資治通鑑》來看,《漢武大帝》基本尊重了史實,但是嫁接的人物不全對。

有沒有喜歡歷史或者《資治通鑑》滴盆友哇,關注一下~

沒有的話,我明天再來問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