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內瓦公約「空中騎士精神」,有什麼道理嗎?保護昂貴的飛行員

日內瓦公約“空中騎士精神”,有什麼道理嗎?保護昂貴的飛行員

大家在一些戰爭影視作品中經常會看到作戰飛機被擊落而飛行員跳傘緩慢降落地面的鏡頭,同時敵對方待飛行員降落以後去搜捕而不是直接射殺,這是什麼原因?

日內瓦公約“空中騎士精神”,有什麼道理嗎?保護昂貴的飛行員

跳傘飛行員不被直接攻擊的最主要因素是飛行員本身價值利益決定的。在中世紀的歐洲形成了騎士制度,騎士是主要的戰鬥人員,各國人數不多,因而受到重視,一但被俘虜就要出大筆贖金贖回,這樣活捉的俘虜越多意味著所獲財富越多。早期的飛行員大多出身於貴族,活捉一個就是一筆財富。這是不攻擊跳傘飛行員的歷史根源。隨著各國對制空權認識加深,特別是現代戰爭的發展,各國大力發展空軍,飛行員本身的價值越來越高。首先,培養一個合格的飛行員時間長困難大特別是培養費用高昂,國家珍惜,所以俘獲對方的飛行員可以用來交換本國被俘的飛行員或者是其他重要人員。其次,飛行員一般知道的國家機密較多特別是空軍的情況,活捉敵方飛行員可以蒐集敵對國更多的情報,如果要是成功轉化更是能增強本國實力。再次,戰爭本身就是爭奪利益,飛行員是高價值的群體,一但戰爭本身沒有多少利益可以獲得,擊殺幾個飛行員就失去意義,還不如俘獲。對於飛行員來說,這次我不擊殺你下次你不要擊殺我,你好我好大家好。

日內瓦公約“空中騎士精神”,有什麼道理嗎?保護昂貴的飛行員

另外,不攻擊跳傘飛行員還受到國際法的影響。1949年通過的《日內瓦公約》規定:不得向已經失去抵抗能力的跳傘飛行員開火。一定程度上起到制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