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押500萬的房子,每月領15000養老金,你願意不?

人總有老去的一天,這是我們無法迴避的現實。年輕時安居樂業,上年紀後頤養天年,是我們最樸素的願望。然而現實的問題是,中國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養老金缺口巨大,養老保險的覆蓋率低且保障有限。再加上高額的醫療費用支出,“老有所養”並不是一件太輕鬆的事情。

最近,銀保監會發布通知,將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由直轄市試點推廣到全國,“以房養老”,你願意接受嗎?

抵押500萬的房子,每月領15000養老金,你願意不?

不久前,“以房養老”正式向全國人民問好了:2018年8月10日,銀保監會發布通知,將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由直轄市試點推廣到全國。

先來介紹一下“以房養老”目前的模式

擁有房屋完全產權的老年人,將房產抵押給保險公司,抵押後仍然可以享有該房產的佔有、使用、收益和經抵押權人同意的處置權,並按約定條件領取養老金直至身故。

老人身故後,房產歸保險公司所有,保險公司可以將處置房產的所得優先用於償付養老保險的相關費用。如果房屋增值了,賣出之後的剩餘價值,可以返給繼承人。繼承人還款之後,也可以取得房產所有權。

這是一種兼具抵押和保險雙重特徵的養老方式,學名叫——反向抵押養老保險。

“以房養老”其實不是什麼新鮮事,早在2013年,國務院就提出試點推行。不過,在試點四年過程中,只有一家保險公司開展了業務,不足百戶參與了承保手續,可見,並不算成功。而今卻依然面向全國推行,也是不得已之舉,誰讓養老缺口那麼大呢,誰讓大家也不願生孩子呢~

等等,別歪樓了……我今天不是來吐槽誰的,也無意為誰站臺,只是在仔細思考和小範圍草根調研之後,發現“以房養老”並不像大家說的那麼不堪,相反,興許是大家以後樂於選擇的出路。

首先,“以房養老”可以盤活你的現金流。

房產可以說是大家資產中比重最大的一項,沒有之一。擁有房產的人看似富裕,但卻很難真實享受到“富足”的生活,而“以房養老”這種抵押模式則恰好可以給你提供一個穩定的現金流,把“死”房子盤活了。同時,在抵押後,老人依然可以享受房子的使用權、收益權等等,從日常生活上來說,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其次,每月多得的錢,的確能大大提高生活質量。

退休後,若是沒有現金類資產的積蓄,單憑退休工資,恐怕是很難活得好的。拿2017年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水平2500元來計算,老兩口一個月也就5000塊錢。換位思考一下,咱們一個人每月5000塊都不夠用呢,即使老兩口再怎麼不消費,5000塊一個月的家庭標準,溫飽是沒問題,但難免會過得摳摳縮縮。

如果老兩口參與“以房養老”,生活一下就能優渥起來了。根據保險公司測算,假如投保人為65週歲男性,用一套保險價值為500萬元的房產參與“以房養老”,那麼老人每月可領取養老金為15155元,直至去世。

最後,生育率降低也會促使你們pick它。

現在的生育率,已經快低到看不下去的程度了。教育、買房、社會壓力等諸多因素導致生育成為了一種高成本的行為,再加上人民的思想觀念轉變,生孩子意願就更低了。規劃君有個85後的朋友說,“我自己都活得這麼憋屈,幹嘛還造個人出來陪我受罪,這不是造孽麼?”

“以房養老”難以推行的很大一個原因,是買房幾乎消耗了幾代人的積蓄,而今要“典當”出去,肯定心有不甘。對此央視專門展開了調查:如果不願意選擇以房養老,原因是什麼?

1、養兒防老比較好,房子留給後人(佔比10%);

2、所有權不完成,不好操作(佔比3%);

3、子女反對,容易引發家庭矛盾(佔比1%);

4、收益不划算,感覺一輩子白辛苦了;(佔比64%)

5、形式和條款太複雜,不太理解(佔比12%);

6、其他原因,如房價上漲,但獲得的養老金又太低(佔比10%)

“自我犧牲”式的中國老人還是大多數,“總想留點什麼給後人”這個思想不是一朝一夕能轉變的。所以,對於丁克家族或是子女對房產需求不大的家庭,這項政策的阻力肯定要小得多。

隨著代際更替,選擇“以房養老”的人數很可能會越來越多。並且,和其他政策一樣,這種反向抵押養老保險的抵押折現方式,和後續的所有權歸屬判定,也會隨推行進度而逐步迭代完善。

留給大家一個問題:

毋庸置疑,“養老”是件天大的事,“以房養老”某種程度上相當於默認了房產的保值增值屬性,算不算也是對房市空方的一記暴擊呢?

房子除了被賦予“應付丈母孃”、“給孩子上學”等諸多重大使命外,又多了“老之所依”這一項,有多少人會從為此“堅定租房者”轉變為“甘願買房族”呢?畢竟,現在的房租也不便宜了……

未來,你願意選擇“以房養老”的方式嗎?


關注“交行信用卡上海中心”,你需要的這裡都有。

抵押500萬的房子,每月領15000養老金,你願意不?

點擊“瞭解更多”或下方按鈕,立刻進入高速申卡界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