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要求銀行開展自查銀行:未來房抵經營貸或將收緊

本報記者 郝亞娟 秦玉芳 上海、廣州報道

連日來,深圳樓市呈現的“疫情”景氣引起了多方關注,樓市火爆背後的企業“藉機炒房”亂象也被曝光。

這一情況亦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重視。4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深圳某支行貨幣信貸處發佈《關於房抵經營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情況的緊急自查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其中要求各銀行針對今年以來新發放的房抵經營貸(含借款人為企業或個人)情況立即開展自查,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截至2020年3月末房抵經營貸餘額,2019年3月末餘額,2019年12月末餘額情況。二是貸前准入情況。對借款人名下經營實體的真實性調查情況,借款人持有被抵押房產時間情況,企業成立時間情況。三是貸款管理情況。重點梳理借款人(含企業或個人)自疫情發生(1月25日)以來新購房產(含住宅和商務公寓等)並以新購房產作抵押的貸款情況,以及計劃申請財政貼息和預計實際貸款利率水平情況。四是貸後管理情況。借款人貸後新增房產的監測情況。五是自查發現的其他可疑情況或問題,請各銀行於今天(4月20日)下午2﹕30前將自查報告通過“金融網-貨幣信貸組-房地產市場調研”渠道報送。

某國有銀行深圳分行業務人士透露,現在抵押貸款做得較多,而且很多銀行開始做線上抵押類貸款,操作簡單,利率也相對較低,部分銀行利率甚至在3.6%左右,如果對抵押率要求不高的客戶大部分可以線上做。

某城商行信貸人員告訴記者:“出於風險考慮,我們在發放小微貸款時優先考慮有抵押物的企業,也就是說擁有房產的企業更容易獲得銀行的貸款。”

某股份制銀行客戶經理透露,有的房產抵押貸跟房貸差不多了,期限比較長,而且授信額度較高,甚至能貸到七成以上。“現在銀行內部還沒通知要自查,不過應該很快了,以後這類業務可能會受到一定影響,銀行的授信應該會有一定程度收緊。”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向記者分析,《通知》提到要自查貸前准入情況,尤其是包括名下經營實體的真實性的情況和企業成立時間情況等,類似查處也是要求近期的經營貸的投向是符合國家大政方針的,要防範各類“明經營實炒房”的現象出現,通過此類查處,也有助於規範貸款,有助於保障更多資金進入到實體經營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