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署名小米的第一款遊戲鍵盤,TTC MT混動軸加持

一、前言

真正署名小米的第一款遊戲鍵盤,TTC MT混動軸加持

▲筆者在今年5月份的時候剛剛體驗過小米生態鏈的悅米機械鍵盤,簡約外觀,合金面板,87配列,TTC靜音紅軸,售價599元。不過,一直沒有使用小米這個品牌,依舊掛的是小米生態鏈悅米。

真正署名小米的第一款遊戲鍵盤,TTC MT混動軸加持

▲時隔三月,小米第一次掛上了自己的名字,小米遊戲鍵盤。同樣,簡約外觀,合金面板,不過配列改為104,鍵軸則為TTC MT混動軸,售價229元,是悅米機械鍵盤靜音版的一半價格都不到。為啥叫小米遊戲鍵盤,而不是小米機械鍵盤呢?其實正是因為鍵盤的結構相比常規機械鍵盤大不一樣,底部為薄膜結構,上部為TTC MT混動軸結構,可以稱作半機械鍵盤或類機械鍵盤。這種設計的優點就是,成本降低,鍵盤價格也降低了。一些廉價薄膜鍵盤之所以使用壽命短,主要還是由於硅膠碗老化、按鍵柱磨損等緣故,導致手感變差,甚至卡鍵。小米遊戲鍵盤,則在薄膜鍵盤的基礎上,加入了MT混動軸,使用手感和壽命都有一定的提升。下面就簡單跟大家分享一下這款遊戲鍵盤。

二、包裝附件

真正署名小米的第一款遊戲鍵盤,TTC MT混動軸加持

真正署名小米的第一款遊戲鍵盤,TTC MT混動軸加持

▲鍵盤的包裝很小米,和手機一樣,純白包裝,正面是鍵盤的外觀圖,背部是包裝清單、產品參數和廠家信息,支持Win10系統。可以看到,委託方:小米通訊技術有限公司,製造方:北京悅米科技有限公司。所以,這次還是悅米制造,不過終於掛小米的牌子了。

真正署名小米的第一款遊戲鍵盤,TTC MT混動軸加持

▲鍵盤附件不多,鍵盤、防塵罩、說明書、高腳架。

真正署名小米的第一款遊戲鍵盤,TTC MT混動軸加持

▲產品參數,長440mm,相比標準的450mm,短了10mm,所以配手託的時候注意一下。重785g,104鍵盤裡,算是偏輕的。

真正署名小米的第一款遊戲鍵盤,TTC MT混動軸加持

▲附贈的一對黑色橡膠高腳架,底部有螺紋。

真正署名小米的第一款遊戲鍵盤,TTC MT混動軸加持

▲黑色尼龍編織線材,質地偏硬,沒有使用鍵線分離設計,沒有配備收納紮帶,有點遺憾。

三、外觀細節

真正署名小米的第一款遊戲鍵盤,TTC MT混動軸加持

▲小米遊戲鍵盤的外觀和悅米機械鍵盤一脈相承,灰色合金面板,金屬質感很強,四角和邊框圓角處理,整個鍵盤看著圓圓潤潤的。

真正署名小米的第一款遊戲鍵盤,TTC MT混動軸加持

真正署名小米的第一款遊戲鍵盤,TTC MT混動軸加持

▲鍵盤採用的窄邊框,所以長度和寬度上要比標準尺寸短一點。合金面板表面經過打磨、噴砂處理,啞光色澤。

真正署名小米的第一款遊戲鍵盤,TTC MT混動軸加持

▲右上角有了小米的LOGO,LOGO下方有Designed by Xiaomi標註。

真正署名小米的第一款遊戲鍵盤,TTC MT混動軸加持

▲鍵盤鍵帽採用OEM高度,加上鍵盤最下一排採用常規尺寸,所以日後更換鍵帽比較好找。從這個角度也可以看出鍵盤的邊框是圓角設計。

真正署名小米的第一款遊戲鍵盤,TTC MT混動軸加持

▲鍵盤的線材從左邊出線,像我這種電腦主機放右側的,走線得多繞路了,個人覺得非鍵線分離設計的,還是放中間比較好,或者在底部設計一個三向走線槽。

真正署名小米的第一款遊戲鍵盤,TTC MT混動軸加持

▲鍵盤底部很簡單,底部是塑料材質的,中間靠下有產品信息標註,四角各有一個腳架,下方的矮腳架,上方的默認是稍高一點的。

真正署名小米的第一款遊戲鍵盤,TTC MT混動軸加持

▲上方的腳架是可拆卸設計,手擰就可以拆下來,可以看到裡面有個內六角螺絲。

真正署名小米的第一款遊戲鍵盤,TTC MT混動軸加持

▲左邊是附贈的高腳架,右邊是自帶的矮腳架,差距還是蠻大的。

真正署名小米的第一款遊戲鍵盤,TTC MT混動軸加持

真正署名小米的第一款遊戲鍵盤,TTC MT混動軸加持

▲上圖就是矮腳架和高腳架的對比,我個人還是偏喜歡高腳架,自己再加個手託,用起來更舒服一些。

四、鍵軸鍵帽

真正署名小米的第一款遊戲鍵盤,TTC MT混動軸加持

▲鍵盤鍵帽採用PBT+PC雙色注塑工藝,透光設計,不過字體是開口的,相比閉合字體顏值遜色一些,好在識別度還可以。見過一些採用藝術字體的鍵帽,咋一看還行,不過識別度很差,拆鍵帽重裝的時候,Q、R、A傻傻分不清。

真正署名小米的第一款遊戲鍵盤,TTC MT混動軸加持

▲鍵盤採用的是TTC MT混動軸,透明上蓋,紅色軸芯,總行程3mm,觸發力度在黑軸與紅軸之間。如果不使用鍵帽的情況下,按壓軸芯,聲音很小,裝上鍵帽後,聲音就大了一些。由於軸體內部採用雙彈簧設計,實際按壓鍵帽的時候,還是點點的段落感,比茶軸還輕一些。

真正署名小米的第一款遊戲鍵盤,TTC MT混動軸加持

▲鍵盤長鍵採用衛星軸設計,拔鍵帽的時候,空格鍵沒事,其他小長鍵則容易將衛星軸一起拔出來。這個問題不大,如果換鍵帽,把透明衛星軸從鍵帽拔下來,再插回原位即可。

真正署名小米的第一款遊戲鍵盤,TTC MT混動軸加持

▲由於TTC MT混動軸是沒有電路設計的,所以,使用CIY拔軸工具就可以拔出鍵軸。注意,拔鍵器要夾住鍵軸的左右凹槽,因為固定卡扣在左右兩側。拔出後,可以看到內部只有一個圓形觸點,上方有一個RGB燈珠。正是因為這個凸起的燈珠,所以TTC MT混動軸的底部也要預留了空槽位。下面給大家展示的青軸正是因為沒有這個空槽位,就無法替換安裝。

真正署名小米的第一款遊戲鍵盤,TTC MT混動軸加持

真正署名小米的第一款遊戲鍵盤,TTC MT混動軸加持

▲上方為TTC MT混動軸青軸版(我也不知道啥名,看外觀瞎猜的),下方為小米遊戲鍵盤自帶的TTC MT混動軸紅軸版。外觀看上去類似,軸芯有四個黑色固定棒,透明上蓋,不過紅軸版的底蓋是白色的,青軸版則是透明的。

真正署名小米的第一款遊戲鍵盤,TTC MT混動軸加持

▲另外,如果同時下按兩顆鍵軸,可以發現紅軸版比青軸版中心的黑柱要長一些,下面就給大家拆開兩顆軸來對比一下。

真正署名小米的第一款遊戲鍵盤,TTC MT混動軸加持

真正署名小米的第一款遊戲鍵盤,TTC MT混動軸加持

▲要拆卸鍵軸,很簡單,只要一把鑷子即可,如果沒有鑷子,小剪刀也可以。分別把鍵軸兩側的卡扣翹起來,一拔就打開了。當然,也要掌握好力度,大力出奇跡會把卡扣弄斷的。另外,鍵軸中心內部還有一個小彈簧,要拆開,需要把軸芯的四個小黑棒拔出來,不過很難拔,即便拔出來也很難再裝回去,所以,為了不影響使用,還是不要再拆為妙。

真正署名小米的第一款遊戲鍵盤,TTC MT混動軸加持

▲通過這張圖可以明顯的看出,紅軸版的底蓋是不透明的,但是相比青軸,多了一個孔位槽來防止燈珠。而青軸則沒有這個孔位槽,不過多了一個金屬彈片,這大概就是用來產生段落感和發聲吧。紅軸版的軸芯黑柱比青軸版要長,不過青軸版的彈簧比紅軸版要長不少,所以兩款鍵軸的手感差異還是很大的。在沒有裝上鍵盤的情況下,紅軸版幾乎沒有什麼聲音,而青軸版的聲音則大了很多,聲音清脆。當筆者將紅軸版裝上鍵盤後,由於內部鋼板、鍵帽的加入,聲音也大了不少,比常規的紅軸、黑軸都大,比常規的青軸稍小一些。

五、RGB燈光

真正署名小米的第一款遊戲鍵盤,TTC MT混動軸加持

▲小米遊戲鍵盤採用RGB背光設計,原本以為PBT鍵帽的透光效果不如ABS,現在看來差距沒那麼大,就透光性方面來說,我個人還是滿意的。

真正署名小米的第一款遊戲鍵盤,TTC MT混動軸加持

真正署名小米的第一款遊戲鍵盤,TTC MT混動軸加持

▲鍵盤的CAPS LOCK鍵、ScrLK鍵、Num鍵開啟時,為固定的紅色背光,會與周邊的其他鍵軸背光有一些格格不入。

真正署名小米的第一款遊戲鍵盤,TTC MT混動軸加持

▲靠近再看,鍵帽的燈光亮度、均勻度還可以,沒有發現亮度不一或字體燈光顯示不全的情況。由於鍵軸採用的是透明上蓋,所以鍵帽四周有溢光效果,至於這個溢光效果,得看個人喜好了,有人說好看,有人說太花哨,你認為呢?

真正署名小米的第一款遊戲鍵盤,TTC MT混動軸加持

真正署名小米的第一款遊戲鍵盤,TTC MT混動軸加持

▲再來兩張從側面拍攝的圖片,雖說鍵盤不是懸浮式按鍵設計,但是上蓋比較淺,所以給人一種懸浮式按鍵的味道。

真正署名小米的第一款遊戲鍵盤,TTC MT混動軸加持

▲由於鍵盤目前還沒有驅動可以下載,所以燈光亮度、燈光顏色、燈光速度、燈效模式需要通過FN組合鍵來實現。FN+PgUp、PgDn來調節燈效模式和顏色,FN+方向鍵來調節亮度和速度。其他的,FN+Win鍵來鎖Win,長按FN+ESC五秒來恢復出廠模式。另外,RGB波浪模式各種顏色過渡略顯生硬,如果中間再加上一些過渡色,效果會更好一些。

六、遊戲體驗

真正署名小米的第一款遊戲鍵盤,TTC MT混動軸加持

▲小米遊戲鍵盤採用的是33鍵無衝設計,不過不是任意33鍵,而是如上圖所示的區域。這些區域基本上涵蓋了MOBA、FPS、RPG、RTS遊戲所使用的按鍵,不過如果玩雙人的格鬥遊戲,估計就難說了,比如右邊的人使用方向鍵和數字區來操作遊戲。當然了,現在很少兩個人同用一個鍵盤來玩遊戲了,大多數還是使用手柄了,比較便宜的手柄也才小几十塊。

真正署名小米的第一款遊戲鍵盤,TTC MT混動軸加持

真正署名小米的第一款遊戲鍵盤,TTC MT混動軸加持

▲筆者使用小米遊戲鍵盤分別體驗了經常玩的《CS:GO》和《暗黑破壞神3》兩款經典遊戲。《CS:GO》換了新界面,最近把MP5也加進去了,還有新箱子的加入,人氣稍漲。TTC MT混動軸的特點是兩段式,前段類似紅軸,輕觸也可激發,如果大力金剛指,繼續下按到底,由於雙彈簧的結構,後段會有類似黑軸的強力回彈手感,只是這種兩段式手感不是線性的,給我的感覺就是段落感比茶軸再輕一點的手感,在我獨立。走位、切換武器、換彈等操作,問題不大,跳躍時,空格鍵反饋感還能接受。如果打字時,由於回車鍵、Shift鍵偏肉一些,手感相比小鍵要遜色一些。當然,遊戲時,很少用到回車鍵。玩《暗黑破壞神3》也是如此,1、2、3、4數字釋放技能,左側字母鍵快捷方式打開各種窗口,手感同樣還是有點類似茶軸的感覺。由於,筆者才剛剛接觸這款軸體,加上以前一直用的是紅軸,對這種兩段式還需要時間來適應,如果你是一個一直使用茶軸的玩家,可以親手試試,體驗一下區別。本來以為這個可拔插軸,可以替換上青軸版試試,結果由於底部沒有預留燈位孔,無法安裝上。不過,用小刀刮刮,或許可行。這裡也希望,今後的軸體的設計,通用性方面最好再優化一下。這裡加個小插曲,筆者現在玩《暗黑破壞神3》折磨II,發現每天刷1個小時圖,就很大幾率得到一鍵傳奇橙裝,相比以前大了很多啊,我是參照網友的方法,每一個小怪和瓶瓶罐罐都不放過的刷。

七、結語

真正署名小米的第一款遊戲鍵盤,TTC MT混動軸加持

▲小米遊戲鍵盤,以我個人的見解就是在薄膜鍵盤的基礎上,重新設計了按鍵的觸發方式,以此來改善手感,提高使用壽命。傳統的薄膜鍵盤大多采用硅膠碗來觸發和回彈,如果硅膠碗的用料和做工一般,時間一長,容易出現手感變差,甚至卡鍵的現象(當然,也有一些用料和做工上乘的薄膜鍵盤,用了多年也沒有問題)。另外,通常的硅膠碗薄膜鍵盤,需要用力一觸到底才能激發,手感比較生硬。大部分玩家都覺得機械鍵盤手感好的緣故,主要還是有觸發行程和總行程的存在,按到一段即觸發,繼續下按到底再反彈。小米遊戲鍵盤採用的是TTC MT混動軸加薄膜的組合,TTC MT混動軸採用兩段式結構,前段類似紅軸的輕觸也可激發,然後後段一觸到底,再反彈。這種設計,可以讓玩家體驗到類似機械軸的手感,延長使用壽命,內部的薄膜結構又可以降低成本,這樣也是為什麼小米遊戲鍵盤不到悅米機械鍵盤的一半價格的緣故。經筆者遊戲和打字體驗,小鍵和空間鍵的手感比較一致,而回車鍵、Shift鍵則偏肉一點。看產品頁面介紹,TTC MT混動軸是IP58防塵防水,不過小米遊戲鍵盤的產品頁面沒有提這個事情。我個人猜測,鍵盤還是沒有進行防水處理,這個大概還是考慮成本的緣故吧。按鍵本身不通電,防塵防水自然問題不大,如果小米對內部的通電部件加入納米塗層,我想出一款完全防水的鍵盤還是可以做到的,就看小米肯不肯花這個錢了。這款鍵盤目前售價229元,雖然現在市面上也有很多百元出頭的國產軸機械鍵盤選擇,不過憑藉小米遊戲鍵盤的外觀、做工、燈光、鍵帽還是可以試試的,雖然它只是個半(類)機械鍵盤。最後,簡單總結一下小米遊戲鍵盤的特點和不足之處。

【特點】

-可拔插的TTC MT混動軸。

-PBT透光鍵帽。

-CNC陽極合金面板。

-RGB背光。

【不足】

-非鍵線分離設計。

-無驅動軟件可使用。

-定價199元或許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