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生命在於運動,作爲70歲以上老人應該多運動還是少運動?

山水一劃


首先,在運動方面,特別是老年人運動方面,適當的運動絕對是一個偽命題。什麼叫適當?什麼樣的程度叫適當?

如果按照現代醫學的評測標準,難道要老年人身上帶著一堆儀器去運動嗎?

所以,不要總自以為高明的告訴別人要適當的運動,也不要隨隨便便的就拿出一套標準來,特別是對於老年人而言。

筆者這些年從事養老工作,所見過的身體素質最差的個體,以及身體素質最好的個體,都遠遠超出常人的想象,對孩子的教育還知道因材施教,怎麼對於老人就開始統一標準了?

對此,也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老年朋友,以及子女正在為家裡的老人尋求運動方法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盲目的用標準去要求老人。一個標準對於有些人可能不夠,而對於有些人也可能遠遠超出極限。

要知道老年人的身體一旦有損傷,是很難恢復的,甚至可能再也恢復不了。


老年人的運動,應該堅持三個基本原則:極限之下、科學方法、儘可能加強

把這三句話連起來說,就是在明確自身極限的情況下,採用科學的運動方式,並儘可能的加強強度。

有人說老年人不能劇烈運動,所以應該減少運動。這是純粹的胡扯,不能劇烈運動是有可能觸碰到老年人的身體極限,繼而造成運動損傷。

但是,解決這一問題不是減少運動,而是降低強度和減少頻率。

所以,在幫助老年人進行運動,或者其選擇運動的時候,必須要考慮到自身的身體強度,同時也要用科學的運動方法,不能亂來,不能胡來,要循序漸進,要由專業的指導。

筆者之前看過一個研究報告,其中指出很多馬拉松狂熱愛好者,即非職業運動員中,很多人都因為錯誤的訓練方式,導致自己出現了骨關節疾病。其中甚有把半月板磨沒的人,這種情況要想治,只能換人工半月板。

所以,運動要科學,要有專業指導。

然而,不幸的是,目前的高等教育中,在體育人才的訓練上,極少有針對老年人的體育運動人才。後來筆者及團隊在實在沒有辦法的時候,只能找國外文獻,並採取1/3的普遍強度進行嘗試,因為強度不夠,訓練效果只能說還算不錯,單未達成理想。

對此,也希望各位老年朋友,在運動的時候,儘可能採取科學的方式,並循序漸進的嘗試。同時,不要用未經驗證的方法來運動。

最後,就是要儘可能加強強度,所謂的儘可能,自然是建立在上述兩個條件之上的選擇,而不是隨便找個運動就瘋狂的練一通。

而之所以要儘可能的加強,主要原因還是運動對於老年人身體的好處

對於老年人來說,運動所要實現的功能有:加強臟腑功能、增加“關節液”、調節心情。

簡單說下這幾個方面:

首先是加強臟腑功能。主要體現在代謝和心肺功能兩個方面,代謝就是排毒和促進笑話,增強血液循環。而心肺功能主要就是心肺強度,老年人是冠心病的多發群體,心肺強度高就可以避免疾病的發生。

其次是增加“關節液”。可能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最令老年人痛苦的並不是三高,而是骨關節疾病,特別是腿部的關節。要知道,關節之間有一個東西叫半月板,很多老年人半月板已經磨得差不多了,骨頭碰骨頭,能不疼嗎?而這個情況就需要提供“關節液”,避免接觸和磨損。

而"關節液"分泌的關鍵,就是血液的循壞,只有血液循環程度高,才能保障潤滑組織的分泌數量,從而避免老年人骨關節疼痛。

最後是心情。筆者曾經在其他文章說過,一個人是不是養老行業的從業者,看他對於老年人心理環境的關注度就明白。因為長期接觸老年人的朋友都明白,心情可以讓一個人不藥而癒,也可以讓一個健康的人一夜衰老。所以,做養老的人通常不太關注顯性的疾病,例如三高、冠心病什麼的,這些有醫生來解決,並且都有完善的管理規範。但一定會注意情志病的發生,一旦出現情志病,特別是老人,很難“勸”回來。

而運動,其實就是調節心情的一種有效方式。在運動過程中,人體會分泌一種物質叫做多巴胺,其可以有效的調節情緒。不僅如此,大概在2012年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多巴胺有助於實現對帕金森症的治療。

而帕金森症也是老年人的一種常見病症。

對此,國外已經出現了大量以舞蹈教學為主體的帕金森症治療課程。而我們其實也有,但是因為認識不夠,在加上很多老年人不太願意花錢去學跳舞,特別是現代舞,他們有廣場舞就夠了。所以,國內的相關機構發展並不順利。


總的來說,對於70歲的老人該如何運動,還是那句話:在明確自身極限的情況下,採用科學的運動方式,並儘可能的加強強度。

不過,筆者認為對於老年人的運動,雖然我們可以理論上建立很多規範,有效避免其出現運動損傷,同時也加強運動效果。但是,這並不是長久之計,很多人在不了情況的時候,一定會亂改文章來發,就算筆者之類的人再努力去糾正,環境終會被弄得烏煙瘴氣。

所以,相關問題最好還是找專業的人來指導,這樣不僅事半功倍,還能有效的降低風險。


小言詹詹


需要運動,但既不是多運動也不是少運動,而是適量運動。

有充分的證據表明,規律地進行身體活動對65歲及以上人群可以獲得重要和廣泛的健康效益。總的證據顯示,與身體活動較少的個體相對比,積極進行身體活動的人其全因死亡率,冠心病、高血壓、卒中、2型糖尿病、結腸癌、乳腺癌患病率均降低,具有較高水平的心肺和肌肉健康、更健康的體重和體成分,也更有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更有利於增進骨骼健康。老年人參加身體活動還可以保持社會交往能力,以免因獨居在家而鬱鬱寡歡的情況發生。

老年人應該尋找合適自己的運動方式,如:動態及靜態平衡的平衡練習、核心力量練習、下肢力量練習、柔韌性練習、協調練習等。

給老年人的運動建議:

老年人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身體活動,差不多每天20分鐘的運動時間,每次持續的時間不少於10分鐘,強度以每次活動完微微出汗為宜。運動項目包括:太極拳、中速走、乒乓球、羽毛球、游泳、廣場舞等。

有些老年人體質好,上面的建議可能不能滿足運動需要,那麼可以增加有氧運動時間,每週達到300分鐘中等強度或者每週150分鐘高強度有氧運動。高強度運動結束後,自我感覺會“累”。

老年人運動安全第一,運動順應自己的身體狀況,切不可貪多貪強。


茄子營養師


(特約回答:協和阿偉)


生命在於運動,人生唯有運動和讀書不可辜負,從這些網紅用語可見人們對運動的益處還是非常認可的,現實生活中,城市中傍晚隨處可見的健走團,也體現出人們越來越重視運動在健康中的作用。運動並不是對每個人都適用,需要根據各自的具體情況,尤其是70歲以上的老年人,在運動時更需要注意運動的強度和時間,以免過猶不及。

那麼對老年人來說,保持多少大的運動量比較合適呢?最簡單的運動量計算方法就是用年齡來預計必須達到的心率,一般可在運動結束後立即數脈搏計算心率。直接用(170減年齡) 作為運動中適宜的平均心率,如70歲的人平均心率應在100次左右。老年人適宜的運動量也可用心率恢復到運動前水平的時間來評估:運動結束後在3分鐘內心率恢復者表明運動量較小,在3~5分鐘之內恢復者表明運動適宜,而在10分鐘以上才能恢復者表明運動量太大。


所以,70歲以上老人運動最關鍵不是多少,而是適量,適量的運動加上愉悅的心情是您健康的保障。


醫患家


如慢跑、游泳、瑜伽等等,一週三次以上的有氧運動不單單是可以達到減肥的目的,降低糖尿病、癌症、高血壓發病率,還可以減少人們的抑鬱和焦慮情緒。


對年紀大的人來說,有氧運動可以強健肌肉和關節,讓老年人身體更強壯,智力、記憶力、反應速度得到提高,延緩大腦的衰老進程,有效地預防老年痴呆以及減少精神病症狀。



酷炫腦科學


運動鍛鍊可以增強身體素質,提高身體免疫力,增強骨密度,加強身體代謝機能,對身體健康是非常有益的,但是運動鍛鍊也要根據身體情況,適當適度,那麼70歲的老年人,還可以運動嗎?應該如何運動呢?我們今天就來探討下這個問題。

70歲以上的老年人還能運動嗎?

這個還是要根據身體情況,如果您身體有不宜運動的疾病,如有嚴重的心衰問題,那麼還是建議儘量少活動為妙,不但要少活動,還要避免情緒緊張,激動等多個方面的問題。但如果您的身體還可以,比如說雖然有點高血壓高血脂,但心腦血管系統都沒什麼大問題,那麼當然是可以運動的。

對於老年人,適度的運動很有好處,不管是血壓高,還是血脂高,不管是糖尿病還是高尿酸,運動都有助於這些疾病的控制,運動還能夠延緩動脈粥樣硬化,增強骨密度,對於保持肌肉力量,運動也是最佳的方式之一。因此,對於身體可以,適合適度運動的老年人來說,堅持適度的運動,對於身體健康的獲益,是非常多的。

70歲以上的老年人如何運動?

對於70歲以上的老年人,提倡運動不要講究強度,要循序漸進,更要持之以恆。

老年人運動,不要太追求運動的強度,更重要的是,身體耐受,又能起到鍛鍊的效果最好,如果要選擇一個適合的運動強度,不妨以運動時的心率為標準,對於70歲以上的老年人,心臟沒問題的情況下,運動時心率達到110~120次,身體又能微微出汗,就是很好的運動強度了,切勿逞強去追求高強度的運動,特別是老年人,即使血壓血脂正常,血管也會有一定程度的衰老硬化,太劇烈的運動會導致心腦血管系統的風險加大,因此,不推薦老年人進行高強度的體育運動。

建議對於70歲以上的老年人,選擇運動強度的時候,一定要循序漸進,如果您原先運動較少,那麼一開始運動量應當儘量的小一點,慢慢的身體如果覺得適應了,耐受了,再加一點量上去,不斷的能夠達到身體鍛鍊的需求的同時,又不會造成身體的負荷過大,引發疾病風險,加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不要一直加量。

另外持之以恆最重要,選擇一項適合自己的運動,每天堅持鍛鍊,至少每週也要進行三到五次的鍛鍊,這樣才能形成有效的鍛鍊效果,也才能持續的讓身體的心肺系統得到鍛鍊,身體健康才能持續獲益。

70以上的老年人選擇什麼活動?

對於70歲以上的老年人,選擇較為舒緩的運動最為適宜,如步行,太極,較為和緩的廣場舞,瑜伽,和緩的球類運動等,都是不錯的選擇,運動的時間應注意避開血壓高峰期,儘量選擇身體狀態較好的時間段進行鍛鍊,總而言之,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李藥師談健康


生命在於運動,往往還有下半句,就是長壽在於靜養。

作為70歲以上老人當然應該少運動!

70歲以上的老人應該通過科學合理的養生,以達到身心健康,祛病延年的目的。靜養不排斥適當的鍛鍊,比如太極、瑜伽等,快走也可以,但千萬別奔、別跑、別跳,也別被自己練出來的一塊塊“發達的肌肉”給迷惑,那其實是提前揮霍了的一年年的壽命。很多老年人因為採取的運動方式不當,加之運動量過大,造成膝關節損傷,膝關節積液而難於繼續身體鍛鍊,反而拖垮了身體。


但同樣,也不能不運動天天躺在床上,足不出戶。要把握好這個度,適度、適量的來做一些慢運動來達到鍛鍊身心的目的。包括:靜坐、睡眠、閉目養神、打太極拳。再者,老年人的處所,應儘量保持安靜,遠離那些喧擾不寧的環境。可以選擇如讀書下棋,練習書法,聊天交談,聽舒緩悠揚的音樂等活動,均可保持環境的安靜。老年人處所的安靜,則有益於心境的清淨和平靜,以達到修身養性,健康長壽的目的。

最後就是,70歲以上的老人在運動中一定要注意這幾個誤區:

  1. 根據瑞典Fraedin等研究70歲以上老年人堅持每天步行30分鐘者,在男性對骨鹽含量、肺功能和上樓梯能力,在女性對肌力和上樓梯速度,都有明顯好處。所以並不是不能走路,而是要適量,切忌逞強。
  2. 運動鍛鍊還要講究科學性,比如人們常說,一日之計在於晨。習慣於清晨運動,但早晨冠狀動脈張力高,交感神經興奮性也較高,而一些冠心類疾病大都在此期間發作,因此應儘量選擇下午或晚上活動為妥。
  3. 另外,常說的一句中國古話"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被當做老年人健身格言,其實,飯後百步走並不科學,宜慎重行事。從因為吃飯特別是吃飽飯對於有心血管疾病者,是一種負荷,對老年人更是如此,因此老年人應該避免在餐後特別是飽餐後兩個小時內進行運動鍛鍊。

小公舉談球論道


無論是多少歲,在人的正常生命中,身體都是需要動的,心要以靜為好。

生命在於運動,是法國思想家伏爾泰提出的,它的內涵是生命存在在於運動,運動是生命存在的基礎,運動又是生命發展的動力和源泉。



作為70歲以上的老人,一樣是需要動的,但不是多動也不是少動,而是適量動,適量動是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而言的。不能過於勞累而傷及其他臟器,也不能就此穩坐不動。當然了,人何人的體質不一,所以活動量也不一,長期鍛鍊,從年輕時就鍛鍊的70多歲老人,每天在堅持跑步,而且可以做各種活動,可有的人不到50歲就已經走路不穩了。

總之,還是要做戶外活動,對維持健康體重有利。這是因為:



首先、老年人,骨骼、肌肉、消化、呼吸、心血管、中樞神經等和系統功能都已逐漸衰退,如果天天運動,並注意多做戶外活動,則可延緩老年人、體力、智力喝各器官功能的衰退。

其次、老年人基礎代謝降低,活動量又少了,胃腸蠕動也很緩慢,很容易造成便秘。而運動可以使心肌收縮加強,血液循環得到改善,肺活量擴大,血液含氧量增加,使全身各個器官得到充足的氧氣,有利於促進食慾,保持大便通暢。防止便秘。

再次,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內褪黑素分泌減少,睡眠也開始減少過失眠,適量的身體活動可以改善神經系統功能,減少緊張和憂慮,促進睡眠。



第四、老年人適量的身體活動,能改善肌肉和關節的血液循環,減少骨骼脫鈣,延緩骨質疏鬆,關節增生和退變。再說了,老年人,常出來呼吸呼吸新鮮空氣,接受紫外光照射,有利於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可預防和推遲骨質疏鬆的發生。

總之,即便是70歲後的老人,也是一樣,如果在身體狀況允許的條件下,還是要有適量的身體活動,選擇適合自己的活動,不能冒然活動,活動之前要做一個全身生理檢查。選擇合適的鞋子、路面等。別總是一副不認輸的態度。當然了,也不能坐著不動,這樣不利於身體健康,很容易使各個關節骨骼脆弱,血液循環減慢,出現便秘、糖代謝紊亂等症。

【營養師提醒】

老人的人體活動也是有講究的,要會動才可利用健康,想關注更多的健康知識,請關注愛琴營養師,會給您帶來更多靠譜知識。


李愛琴營養師



小貓鬍子103240101


生命在於呼吸,呼吸就是運動,於是說生命在於運動也是對的。

那麼對於老年人,更應該重視運動的好處,重視鍛鍊呼吸的好處。老人鍛鍊,應該以安靜地鍛鍊呼吸能力為主。

人安靜地坐著,也是在運動,這樣的運動,會以呼吸為主,四肢肌肉活動為輔。人的呼吸是肌肉帶動的,與呼吸有關的肌肉又在人體的核心部位(胸肌、肋間肌等),呼吸肌的活動會帶動全身肌肉的活動。

所以,安靜地專注於呼吸的運動也是全身性的運動,會對全身各部位的功能起到鍛鍊作業。

呼吸,要逐漸得變深而有力,呼吸頻率,也就是一分鐘的呼吸次數要鍛鍊得越來越慢。呼吸越深越慢,心跳就越安靜,人的血液循環就也流暢,人就容易保持健康。




俗伸不死


我今年70多歲了,我也認為,生命在於運動,70歲以上的老人應該適量運動,循序漸進,結合自己的體質決定運動量的大小。如果運動後感覺輕鬆,舒服,食慾,睡眠比以前好,說明運動恰當,效果良好;其次,運動應持之以恆。第三,要選擇適當運動項目,節奏且慢,可選擇體操,散步,太極拳,慢跑,打乒乓球,羽毛球,氣功,保健按摩等。注意不要飯後立即運動,運動要用鼻呼吸,不要用口呼吸等。

我退休以來,根據自己的體質,每天早起及午休後,各自打太極拳一套,做廣播體操一套,日日如是。晌午有時增加一些運動項目……身體健康情況良好。

以上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