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資產需要達到多少,才能相當於三十年前的萬元戶?

永遠41815148


30年前的萬元戶,並不是指年收入達到1萬元,也不是說存款達到1萬元,也是核算的家庭資產,大部分的萬元戶很多資產都是湊出來,比如房子、自行車甚至借的錢都用來算資產,在當時改革開放的頭幾年,人們剛剛從貧窮的生活中走出來,萬元戶更多的是一種政治意義,給大家一個奮鬥的目標,並不是傳說的多麼土豪。

我們從幾個不同的角度來看一下,30年前的1萬元資產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

1.按照通貨膨脹率來測算

這張表上剛好統計了最近28年的通貨膨脹率,平均值是4.6%,我們按照這個平均水平測算的話,30年前的1萬元,放到現如今的現金終值就是:

10000*(1+4.6%)^30=38543.4

也就是說按照通貨膨脹率來說,30年前的1萬元不做任何理財投資,放到現如今也僅僅相當於3.8萬元的購買力。

按照這個來算,萬元戶放到現如今才僅僅只有3.8萬元,這都是爛大街的存在了,好像有些失真。

2.按照居民收入水平對比

我覺得按照居民收入對比更加貼切一些。根據權威數據顯示,1985年全國職工的年均工資僅為1148元,平均月薪96元,當時的個人最低工資僅為36元每月;1990年全國年均工資則為2140元。

1988年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2000元,我們就按照2000元計算。2017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經接近3萬元,是1988年的將近15倍

那麼換句話說,1988年的1萬元資產,以居民收入為參考標準的話,相當於現在15萬元左右。

可是這兩個數字用我們現在的眼光來算,無論是3.8萬還是15萬顯然無法和“萬元戶”這個詞比較,為什麼30年前的“萬元戶”就這麼值錢,如今的15萬卻如此廉價,因為萬元戶可以衣食無憂,現如今的15萬在一線城市卻連個廁所都買不到,物價已是今非昔比,房價更是天壤之別。

曾經的“萬元戶”是眾人追趕的目標,如今的萬元已經不值一提,對比過去毫無意義,展望未來才是正途,未來我們不要“萬元戶”,我們只要財務自由,願每個奮鬥在路上的人都早日實現。


不立而立


如果達到三十年前的萬元戶水平,則需要根據當時的物價水平、薪酬水平進行對比與分析。實際上,對於房價的表現,也可以作為一種參考。實際上,按照三十年前的價格水平,三十年前的萬元戶,相當於現階段200多萬以上的資產規模,才足以實現當時的購買力。或許,這是真實通脹率以及貨幣實際使用價值不斷縮水的真實寫照。但是,如果我們任由資產實際使用價值不斷縮水,而不進行合理的資產保值增值,那麼終究吃虧的還是自己,而三十年後,目前的百萬資產,恐怕又是另一種實際使用價值了。


郭施亮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門寧:

30年前,也就是1988年,工人的工資每月僅有幾十元,多數家庭沒有多少財富,當年的萬元戶是非常風光的。下面我們從多個角度,來分析今年的資產需要達到多少,才能相當於曾經的萬元戶。

一、按收入比較

1988年城鎮居民平均每人可用於生活費的收入為1119元(來自國家統計局統計公報)。而2018年的統計公報還沒出,我們姑且按照2017年的數據計算,2017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來自國家統計局統計公報),我們保守估計今年可以達到39300元(增長8%),那麼將是30年前的35倍。

按照這個比例,現在擁有35萬,就相當於過去的萬元戶了。

二、按物價

1988年時有一個著名的事件,叫做物價闖關,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百度。物價闖關的結果是物價大漲,通脹嚴重。

下圖是一張1988年的老照片,居民在排隊買豬肉,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牌子上寫著豬肉價格1.95元/500g,而現在的豬肉價格也不過10元1斤,只是過去的5倍。

再說電視機,1988年時,擁有電視機的家庭還不多,一臺電視機要花費一家人幾年的積蓄。從另外一則新聞中我們看到,李先生在1988年花了1000多元購買了一臺電視機。不過在1989年時,電視機廠家開始打價格戰,電視價格跌到了500元以下。

現在電視機的價格也不貴,3000塊錢就能買到大廠商的55寸4k高清智能電視,再好一點的電視也不過5000元左右,也就是過去的5倍。

因此如果以電視和豬肉等消費品為標準,現在的5萬元就有30年前萬元戶的購買力。

三、房價

1988年時,國家還沒有實行商品房改革,僅在一些試點城市試行商品房政策。1988年7月,中國第一個土地拍賣、按揭貸款,真正完全意義上的商品房小區東曉花園在深圳竣工,售價是1600元/平方米,同樣的小區二手房的價格現在為50000元左右,周邊新房價格更高。

去掉折舊因素,過去30年深圳房價上漲了大約50倍。按照房價比,現在的50萬,與過去的萬元戶相當。

看到有很多人回答現在的幾百萬甚至上千萬才能與過去的萬元戶相當,我不禁呵呵一笑,其實當時的萬元戶也並不是非常富裕。

只是那個年代中國剛剛改革開放,大家剛剛從貧困中走出來(甚至沒有走出來),萬元戶少之又少,才會讓人覺著萬元戶非常富有。

即使現在房價漲這麼高,買房壓力大,只要勤勞工作,多數人的生活水平還是能達到過去萬元戶的標準的。


首席投資官


就說一件我家的真事,正好發生在30年前的1988年。我爸買彩票中了1萬元!

那時我無知無覺,但發現爸媽特高興。那時人一個月工資也就一二百元,真的是一筆鉅款。某天,我爸終於決定,告訴子女這件事!於是鄭重其事地告訴幾個子女,中大獎了!但關鍵是:絕對不能說出去!

中間還發生了一個烏龍事件,我爸寫信告訴在外地念書的二哥中獎的事。但是寄錯了信,寄給了叔叔。本來是不準備告訴別的親人的,但是發現出烏龍了。於是我爸當作不知道寄錯了信,補寫了幾封報喜信,給叔叔和姑姑等親戚。

沒過多久,關於我爸“中大獎”的消息在單位傳出去了,怎麼“洩密”的也不知道。這事弄得我很尷尬。一起玩的小夥伴不少,某天某個小夥伴當著一堆人問,你家是不是中大獎了?我不好說不是,但也不好說是,沉默就成了默認,到現在也不知道怎麼回答。

但要說這筆錢具體對生活有什麼影響也感覺不出來,至少我是沒感覺,可能對父母而言就是一些日常支出的煩惱少了。再後來沒兩年單位員工工資一陣猛漲,物價也猛漲,一萬元感覺就不是多大一筆錢了。

具體要說30年前的一萬元值多少各種評價標準說不上。但是當年如果得到一萬元的意外之財,是需要保密的,這應該是真的。現在你要說賺到了100萬,或者買了個500萬的房子,應該不需要保密。

---------------------------------

評論說1988年沒彩票的,那是指全國賣的福利彩票六合彩。地方政府和部門早就有各類局部彩票發行。


風雲學會陳經


2018年的多少錢才能相當於三十年前的一萬?小編來算一算。

30年前,是1988年。中國正值改革開放十週年,一切都是發展中的模樣。記得那個時候人們還要用飯票去買飯,工人每個月工資幾十元已經算是小資家庭了。1元錢可以買2個包子,當然不同品種的食品、物品價格都各不相同。如果用包子來算,現在5元才能買2個包子,相當於翻了5倍。這樣算來,2018年資產需要達到5萬就相當於30年前的1萬。

但為什麼現在的爸爸媽媽談起當時的萬元戶似乎是高不可攀一般?三十年前人們的工資普遍不高,能達到月工資百元的就是有出息的了。而且當時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房,大多是工廠福利分房。當時,每家每戶基本都有田產,以務農為主的人家也不在少數,去掉每月的支出,能存到萬元的人家真是寥寥無幾,這就顯示了他們當時獨特的社會地位。


環球老虎財經


30年前的萬元戶絕對是稀有物種,至少相當於現在的千萬富翁了!不過,30年前還是計劃時代,福利分房,再有錢也買不到商品房,其它物價也不真實,裡面包含大量補貼。所以很難把當時資產和今天相比。每個人的理解都不一樣。



30年前的1萬元,相當於現在多少錢,這個還是可以算算的!試著從幾個角度算一下吧。

1.收入比較

1988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181元。1萬元,一個人不吃不喝得攢9年。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如果不吃不喝,攢9年,是33萬元。



2.貨幣供應量比較

最準確的是用廣義貨幣M2做對比,1989年中國M2存量1.2萬億,2017年年12月末,M2餘額167.68萬億元人民幣,30年,貨幣總量增加了140倍!



當年的萬元戶相當於現在有140萬!

…………………………………………………


史晨昱


資產是指一種資源,即任何公司、機構和個人擁有的任何具有商業或交換價值的東西。如流動資產、固定資產、有形資產、無形資產、不動產等。

按照1988年人們所擁有資產類別的可能性,我們假設居民當時擁有的是流動資產或不動產(當年居民保存資產的渠道更少,股票,基金,外匯,國外投資少之又少)。

一:流動資產

這裡的流動資產主要指現金,1988年的M2是1.00996萬億,而三十年後的今天M2是177.02萬億,期間社會總貨幣增長175.27倍;

我們1988年大概有11.1億人口,2018年為13.9億(統計局數據),增加了25.22%;

如果想要擁有當年萬元戶同樣的社會地位(即萬元戶/總人口的佔比),那麼現在需要擁有的現金是139.97(175.27/1.2522)萬元。

也就是說現在的139.97萬元身價才剛剛夠當年萬元戶的門檻,千萬身價也處於當年萬元戶的行列。

二:不動產

在新中國成立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我國的城鎮住房制度主要實行公房和單位建房實物分配。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居民城鎮化住房需求的日益增長,這種分配製度顯然捉襟見肘,對於一些進入城市,但不符合分配條件的人來說,只能是望房興嘆。

於是在1978年9月中央召開的城市住房建設會議上,我們提出了房改,從此拉開了住宅商品化的序幕,緊接著1979年,上海市便響應政策,上海中華企業公司就向市場推出了20套商品住宅。

進入到1988年的時候,當時的國務院房改領導小組還印發了《關於在全國城鎮分期分批推行住房制度改革的實施方案》,一方面肯定了前期試點城市的成功,另一方面正式向全國推廣。

這也就是說,在1988年的時候,居民已經具備擁有不動產資產的可能性,按照國家統計局2013年公佈的《1987年以來的國內商品房平均價格及上漲情況概覽》顯示,1988年的房屋均價在510元/平左右。

我們截取當年一線城市的房價作為對比,北京當時的房屋均價為1600-1900元/平,深圳新竣工的東曉花園售價1600元/平,上海顯示每平米最高價已達2300元/平。

為什麼是一線而不是全國均價呢?主要是當時能建商品房的區域基本都是各個城市非常核心的地段。這就好像股市一樣,你不能拿交易所剛成立時上市的中農工建來對標現在的大盤平均指數。

截止2018年6月,北京房屋均價64051元/平方米,上海房屋均價52319元/平方米,深圳房屋均價55992元/平方米(數據為當月出售的存量住宅均價的算術平均值),

綜合均價為57604元/平方米,我們預估1988年一線城市房屋均價為1700元/平,那麼這30年來房價上漲33.88倍。

如果當年的萬元戶,全部的資產都是不動產,那麼現在這筆資產就約等於當年現金的33.88倍。1萬是萬元戶,9萬也是萬戶,當年的1萬相當於現金33.88萬,一個在溫飽線上掙扎的普通家庭。當年的9萬相當於現金304萬,已經可以蝸居在一線的老小區等待拆遷了。


小白讀財經


2018年的30年前也就是1989年,1988年的萬元戶相當於現在的存款一百萬,要折算資產的話可能相當於百萬。可能很多人會驚訝不可能,一萬元相當於現在的“百萬富翁”?。其實,就是這樣的。資產價格的上升在10倍以上。其實在那個年代雖然房價以現在的角度來看很便宜,但在當時也是太多人買不起的。我查了一下北京1989年的房價,沒有查到具體的數字,只有一份報紙的報道(如圖):

報紙說的大致意思就是1989年時的房價太高了,北京的居住房產價格1600元-1900元/㎡,若要買兩居室,少說也要6萬多元,一名大學生從參加工作其日日節衣縮食,每月從存儲50元已經是極限,需要100年才能買上兩居室。提供的信息就是那個年代北京的居住房產價格在1600元-1900元之間,而大學生節衣縮食最多每月存儲50元。

然後我又查了下1989年北京、上海等地的年平均工資,在2100元附近。而全國的年平均工資在1500元附近。

從報紙的信息來看,30年前的1萬元能夠購買北京6.25㎡的房產,而換算到現在來看,現在北京房產5萬-10萬之間,也就是相當於現在不超過62.5萬元的資產價格。當然,全國二三線城市的房價更加便宜,那個年代可能都能夠買一城市平房,現在少說也是幾百萬。這個就很難去參考了,只能是撞大運。

再來看看工資水平,一個大學生每月節衣縮食只能存儲50元,而現在的大學生我查了一下平均工資在5000-10000之間,差距很大,我們以8000作為計量單位,每月存5000元。也就是說工資儲存方面就猛增了100倍。也就是說當時的1萬元相當於現在的100萬。

所以,三十年前的萬元戶相當於現在的“百萬富翁”。


炒股哥說


  不存在確切的金額,只有相對金額。搬照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運用一下就是:參照系不同,事物的表現形式不同。

  參照系:不動產-北京房價

  1988年北京房價在1700元/平方米左右,如今均價為64000元/平方米左右,即30年前的萬元戶相當於如今37.6萬(1萬/1700*64000)。

  參照系:一般等價物-黃金

  1988年黃金價格440美元/盎司左右(國內還沒有具體的黃金市場,以倫敦黃金市場價格計算),如今黃金價格1220美元/盎司左右,即30年前的萬元戶相當於如今2.8萬(1萬/440*1220)。

  參照系:一般必需品-豬肉

  1988年豬肉價格2元/斤左右,如今10元/斤左右,即30年前的萬元戶相當於如今5萬(1萬/2*10)。

  參照系: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

  1988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0左右,如今3萬左右,即30年前的萬元戶相當於如今15萬(1萬/2000*3萬)

  參照系:貨幣超發-真實通貨膨脹

  近30年來的平均通貨膨脹為4.6左右,即30年前的萬元戶相當於如今3.85萬【1萬*(1+4.6%)^30】

  參照系:貨幣發行量-M2

  未搜索到1988年的M2,如以1990年年末的15293.4億計算,而2017年年未1676800億,即28年前的萬元戶相當於如今110萬(1萬/15293.4*1676800)。

  呃……再扯下去就毫無意義,因為參照系不同其表現的金額不同,比如有一把沙子向前灑去,一顆沙子相對於另外一顆沙子其表現的位置和速度是不一樣的,因為參照系不同。又因可變性是多維的,具有不確定性,就像薛定諤的貓,不能從宏觀去描述微觀。


三人聚眾


三十年前我的工資71.5元,現在工資7100元,整好是那時候的一百倍,這樣比沒有問題吧?那時候一萬元大概是150個月的工資,估計相當於現在的100萬左右,不能拿房價比,那一年我花了248元買了一輛五羊牌自行車,過去三十年了,現在我花300元也能買。那一年我的鄰居花了980元買了一臺14寸環宇牌彩電,我羨慕的不得了,現在980能買32寸液晶。那時候結婚隨禮花5元錢,現在最少200,三線城市。那時候我們單位的結婚花了1000出頭,很闊氣,現在花10萬都很寒酸。十萬剛夠彩禮。那時候農村蓋五間房大概花3000-5000,現在需要十萬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