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反美的國家最終都是什麼樣的結局?

Mask韓先森


反美國家有的已亡國滅政,有些還在苦熬待變,總之都慘兮兮的。下面簡要列舉三個國家:

伊朗,在制裁中煎熬

1979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進而是人質危機,從此埋下美國和伊朗相互仇恨的種子。此後,伊朗遭受美國製裁近40年,包括凍結伊朗存在美國的資金(總數超過300億美元)、禁止外國投資伊朗油氣產業等。這期間,伊朗還因為核問題而遭受聯合國安理會制裁。最近,伊朗以遭受美國製裁封鎖為由,向美國要求一千多億美元的賠償。這個數字看起來很大,但考慮到伊朗已經遭受制裁近半個世紀,“完美錯過”了2000-2013年的油價黃金時期,其損失遠不止1000億美元。原本伊核協議已經同意放鬆對美國製裁,但是特朗普上臺後反而變本加厲增加對伊朗制裁。可以說,伊朗和美國的恩怨,已經讓伊朗付出了慘痛代價。

伊拉克,先被制裁,後被顛覆

伊拉克自己作死,想學19世紀的列強搞領土擴張,在冷戰末期出兵科威特,結果安理會三番五次敦促其撤兵,並祭出嚴厲的全面制裁,薩達姆依然死扛。最後,美國率領的多國部隊群毆伊拉克,伊拉克很快就乖乖撤兵了。

但是制裁並未取消,一直到2003年,十幾年的制裁讓伊拉克民生凋敝、國弱兵乏。2003年,美國和英國以伊拉克儲存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繞開聯合國重兵出擊,迅速攻佔伊拉克全境,扶植起親美的“民主政府”。

阿富汗,被重兵佔領

反美國家中,塔利班治下的阿富汗是最強硬的。強硬到什麼程度?塔利班庇護基地組織,而基地組織則在美國發動了9-11恐怖襲擊,造成近3000人遇難,被稱作珍珠港事件以來美國本土第一次遭受大規模襲擊。但是阿富汗只是強硬一時,2001年,美國只用了兩個月就蕩平阿富汗,扶植了親美的阿富汗過渡政府。時至今日,阿富汗政府依然靠接受美國的財政援助、軍事保護生存。

除了上面這三個國家之外,還有古巴、委內瑞拉、冷戰時期的蘇聯、克里米亞事件後的俄羅斯等。可以說,上述這些國家基本上都遭受美國的敵視和制裁,日子都很不好過。這也說明,當美國還是毋庸置疑的全球超級大國時,激烈反美絕對不是明智的做法。


萊蒙夫人


看到有人回答說,反美國家的失敗是流氓鬥不過警察,是邪不勝正。但是我想,反美國家們普遍悲劇的結局,是不是又透露出這麼一個信息:但凡是反美的國家,都要被美國打翻在地,然後被美國醜化呢?有沒有人這樣想過?很少有,因為輿論權不在弱者手中,試問一句,為什麼反美就一定要被打倒,為什麼反美就要被扣一個反自由反民主的帽子呢?

不堪受辱,南斯拉夫將軍普拉利亞克在法庭上當庭服毒自殺。試問,這就是美國帶給南斯拉夫的自由嗎?


我們來看看那些反美的國家。先說一說南斯拉夫吧。南斯拉夫這個國家位於東歐,在巴爾幹火藥桶這個區域的核心位置,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戰略交匯之地,本來就比較混亂。二戰時,得益於南斯拉夫人民英勇的反法西斯鬥爭,最終擊敗了德國侵略者,構建起統一的南斯拉夫共和國,這個國家經過社會主義建設,欣欣向榮,出了《橋》這樣優秀的電影作品,在被美國99天轟炸之前,這個國家已經生產出了自己的國產飛機,甚至還有第三代戰鬥機,也實現了首飛,這在上世紀90年代是非常值得驕傲的成就。

圖為南斯拉夫空軍,在北約空襲期間,他們英勇作戰,依靠地面導彈,擊落了F117。


然而,蘇聯的解體改變了這個國家的命運,美國為首的北約在1997年對這個國家空襲99天,最終逼迫他們的領導人主動走上法庭,以保全國家不被轟炸。北約的理由無外乎是說南斯拉夫國內有內戰,要求南斯拉夫當局遵守國際規則。但是試問一句,南斯拉夫國內的內戰,和西方究竟是什麼關係?和北約又有什麼關係?在北約轟炸的時候,南斯拉夫軍民一心抵抗,這又體現出的是一致對外的團結,請問一句,在歷史上就一直動亂的巴爾幹半島,有一個統一的穩定國家怎麼就不符合美國人的規則了?又怎麼就必須要拆解這個國家,難道拆解之後,他就自由了嗎,不,我們看到的是更多的戰爭。

把一個統一的國家,拆解為5個國家,這就叫做自由了是嗎?誰賦予了美國人這個權力?


再看看俄羅斯吧,俄羅斯人民選擇了現在的路線和道路,選擇了他們自己的領袖,請問這怎麼就不自由了?怎麼就必須要制裁俄羅斯了呢?反美就等於反自由了嗎?這個理論根本畫不上一個等號,我看見的是俄羅斯在普京的帶領下取得了解體後的穩定局面,結束了過去多年的休克療法和衰退期,難道俄羅斯按照休克療法走下去就是符合自由的了?

圖為年輕的南斯拉夫士兵,他們為之奮戰的國家已經不存在了,他們還沒有沙特這個親美國家更加自由嗎?


反美,委內瑞拉反美,他們的政權不是民選的嗎?委內瑞拉國內穩定,人均收入較高,但是就因為反美,又變成一個讀才國家了?哈哈,海事先鋒寫到這裡已經有些激動了,因為讓我們看看那些親美的國家吧,反美的國家還有哪個有國王?哪個有王后?沒有了吧,那我們來看看,日本天皇、英國女王、沙特國王、阿聯酋國王,這些親美國家怎麼還有這些真正實實在在的“讀才”封建遺留呢?試問一下,這是自由嗎?

圖為南斯拉夫空軍的米格29戰鬥機,在上世紀90年代,能裝備第三代作戰飛機的國家很少。


可嘆的是,就在這個問題裡,就有人說親美、自由怎麼樣就必勝了。請問此人,美國憑什麼把自己的價值觀和道路強加於其他國家?這個世界是多元的,是多姿多彩的,憑什麼就只能有一條道路?別人自己選擇的道路,為什麼要美國來改變?美國有這個權力嗎?為什麼反美就要被打敗,美國就反不得嗎?這不就是徹頭徹尾的霸權主義嗎?!


海事先鋒


邪不勝正!流氓永遠鬥不過警察!

本來也想羅列一堆從古至今挑戰過美國的“反美”國家,一一舉例說明結局,但是發現寫晚了,網友“歷來現實”已經照著這個思路寫了,而且都寫全了,小編再寫一遍也沒啥意思,就換個角度作為切入點吧,是什麼造成了反美國家的結局都逃不出“失敗”二字呢?

二戰以來的反美國家,從前蘇聯到薩達姆,基本上都有個共同點,幾乎都是獨裁專制的流氓國家,而他們挑戰世界警察美國,無一例外都是失敗的下場,這說明什麼?這說明歷史用鐵一般的事實告訴我們,獨裁專制是競爭不過自由民主的,這是歷史不可阻擋的洪流!

為什麼蘇聯贏不了冷戰?為什麼薩達姆上了絞刑架?為什麼專制贏不了自由?我們可以從小布什的一段話中尋找真理:人類千萬年的歷史,最為珍貴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師們的經典著作,不是政客們天花亂墜的演講,而是實現了對統治者的馴服,實現了把他們關在籠子裡的夢想。因為只有馴服了他們,把他們關起來,才不會害人。我現在就是站在籠子裡向你們講話。

小編覺得,這就是反美國家贏不了美國,專制永遠贏不了自由的最大原因之一,政府和權力是否被人民馴服,是否關在了“籠子”裡。美國政府把自己關在了“籠子”裡,把人民放在“籠子”外,這樣的政府往往都是可持續的,薩達姆、阿薩德這樣的獨裁政府自己站在“籠子”外,把人民關在“籠子”內,這樣的政府往往都是不可持續的。

首先,美國人很早就實現了對政府、權力的馴服,美國人從宗教的角度認定每個人都帶著原罪來到人世,信奉“人之初,性本惡”,因此在制度設計上進行了科學構思並付諸實踐,以便將權力、政府等關在籠子裡進行馴服,且受到了預期效果,美國政府是美國公民不折不扣的僕人,僕人幹得不好,主人就得重新選擇僕人,反觀前蘇聯薩達姆之類的反美國家,其政府哪個不是猛於虎的角色,想換?沒門!

前蘇聯薩達姆等獨裁專制的政府壟斷了幾乎一切權力,勢力深入國家的每一寸肌膚,他們習慣像一個家長替子女包辦一切那樣為百姓包辦所有一切,絲毫不顧及底層百姓們的喜好與自由意志,而自由的存在對於每一個人乃至整個社會意義重大,自由不僅是人的本能需求,更是創造力之源!自由的缺失會造成每一個公民的主觀能動性受限,人的潛力被抑制,一個國家的發展靠的就是人才,而專制社會的人才往往競爭不過自由國家。

其次,權力的集中也就造成了決策的集中和決策的不容置疑性,獨裁者的能力和思路不可能大過整個社會的群策群力,換句話說,“拍腦袋決定”永遠比不過協商治國。專制政府在做出決策決定時,往往好大喜功,自以為是名垂千古的政績,卻很少能夠聽進去反對聲音,在優勝劣汰和自我糾錯方面,專制制度註定了會一條道走到黑!而民主制度的先天優點使其很少犯錯,即使犯錯了,也能得到有效糾正。蘇聯就是國家整體戰略出現了嚴重偏差,卻長期得不到糾正,最後病入膏肓,一步步把自己玩死了。


而權力的集中也意味著責任的集中,人民會把所有感受到的不公都推到政府身上,不管是客觀原因導致的,還是自己主觀因素導致的,以致於政府成為一切問題、矛盾的焦點,對於政府的不滿情緒就會不斷積聚,整個社會戾氣一年比一年重,最終量變導致質變。就像阿歷克西··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說過的:“每個人都因貧困而指責政府,連那些最無法避免的災禍都歸咎於政府,連季節氣候異常,也責怪政府。”華約陣營就是因為政府成了所有矛盾的焦點,最後爆發了蘇東劇變,而反觀歐美主流國家就不會有什麼劇變發生。

所以那些反美國家的結局都是失敗或即將失敗,所以美國能夠經久不衰!

最後小編再借用小布什的話結束本文:自由終將獲得勝利,我們滿懷信心,向著這個目標前進。歷史的發展道路並非無可改變,人類做出的選擇才推動了歷史前進的方向。


九維貓


“反美”我理解為真刀真槍和美國打過仗。象伊朗,委內瑞拉這種光說不練的不算。下面就簡單說說這些和美國開戰國家的結局。

一,英國。

最早的反美國家。不和英國打仗,根本就沒有美國。這個就不用解釋了吧?英國的反美情緒一直持續到十九世紀末,當時英國作家吉卜林(諾貝爾文學獲得者)到美國旅遊時還專門看了看海軍,計算一下英國需要多少軍艦可以滅之。

二,法國。

美國獨立時,法國提供了決定性的支持,不過那是獨裁者路易十六給的援助。法國大革命吊死路易十六,法美關係迅速降溫,終於在1798年暴發海戰。打了兩年,法國俘虜大批美國商船。現在法國排世界7、8名的位置上。

三,加拿大。

美國剛長了點翅膀就北犯加拿大,被加拿大人民一通猛打,打到華盛頓,火燒總統府。美國人回來後只好刷了一層白漆,是為白宮……好吧,那時候加拿大還沒獨立,不過加國人對此津津樂道。當成本國曆史去講。現在加拿大排世界第十位。

四,美利堅聯盟國。

1861年,美國南部十三州依照憲法程序獨立,並且退出選舉,所以沒人投林肯的票。他們成立了美利堅聯盟國,合法程度超過了當年的美國。所以在他們看來,南北戰爭就是外軍入侵。這國最慘,直接被美國吞併。不過直到現在,南部人民逢年過節還會亮出鐵血十三星旗紀念一下。

五,墨西哥。

1846年,美國和墨西哥爆發戰爭,結果奪得大片領土。到今天墨西哥政府都鼓勵往北移民,不管合法非法都鼓勵,就是讓他們重佔家園。

六,西班牙

1898年和美國開戰,結果丟了古巴和菲律賓。現在這國不思進取,入圍歐豬四國。

七,德國和日本

這兩個不用說了,真刀真槍和美國幹了四年。現在一個排世界第三,一個排第四

八,中國和蘇聯

沒以國家軍隊名義和美國交戰,但實際發生了大規模戰爭。中國是陸軍出戰,蘇聯是空軍出戰。

綜上所述,2017年世界GDP排名中,和美國真正打過仗的國家分列第2、3、4、5、7、10、12、14、15名。最差的越南現在還列44位。但他們的經濟增長率已經位居世界前列。

這就是反美國家的結局。反過來,世界經濟排前十五名的國家,三分之二和美國打過仗。


科技文化鄭軍


這個問題,太多的回答,都在顧左右而言它,拿古巴、伊拉克、利比亞、伊朗等等外國來拋磚不引玉的隔鞋搔癢。我來簡單的回顧下不同的中美關係帶來的天壤之別的結果,以作回答吧。1949年,《別了,司徒雷登》,1976年,國民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1979年,中美建交,現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反差,用“地獄天堂”來形容也不為過。但站在另一個角度,必須反美!放眼全世界,所謂反美,其實是反對美國提倡的“民主、自由、人權”這一普世價值,說穿了,這一普世價值一旦成為一國“核心價值”,說句粗話:還專制個屁!


易門公子


反美是假,掩蓋真相,實行愚民獨裁統治是真,這樣的國家就是班裡混社會的學渣,當下挺囂張,時間長了就是搬磚的命。


gibsonrock


提這個問題有意思嗎?不反美的國家都有好果子吃?利比里亞,洪都拉斯,埃及……有好果吃?好膚淺!


落葉知秋129344394


反美的大多是獨裁者。無論以前的伊拉克,利比亞還是現在現在的委內瑞拉,伊朗,土耳其,敘利亞,俄羅斯。結局看來都不好!還要說明一點,亡國這個說法不妥,對國家來說人民才是真正的主人,像薩達姆,卡扎非這樣的獨裁者倒掉也罷。對中國來說,靈活處理中美矛盾,保持社會開放繁榮的大好形勢才是最為重要的,老百姓需要安定和諧向上的生活。


1146702280


當今世界,美國代表先進技術和政治文明。所謂的反美國家,實際上都是一些霸佔權力,奴役人民的專制暴政統治者,不願意和人民大眾分享社會進步,豢養打手,獨佔社會資源,服務於一己私利。在黑暗中,社會精英,包括體制內,紛紛轉移生存空間,剩下的髒亂差,發展步伐自然落後,惡性循環,禍國殃民,最後成為失敗的國家!


平民表達


反對美國和反對美國的某些觀點是有本質區別的。我們只從聯合國成立以後說起,美國和英國、以色列、加拿大等鐵桿盟友也經常有意見相佐的時候,但他們並非反美國家。對反美國家的定義應該是指那些在國家層面上與美國全面對抗的國家。如薩達姆時代的伊拉克,卡扎菲時期的利比亞,塔利班時期的阿富汗;再早時期的巴拿馬,越南等;冷戰時期蘇聯為首的華沙組織國家;冷戰後的南聯盟;現在的伊朗、敘利亞、委內瑞拉、朝鮮、俄羅斯等。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在不遠的將來有可能和美國翻臉的國家,比如柬埔寨、巴基斯坦。當然,還有一些心裡反美,表面又能和美國相處的國家。這類國家往往是最聰明的國家,雖然也和美國對抗,但在一些關鍵問題上又能對美國讓步,滿足美國的一些額外要求和虛榮心,所以才能有模有樣的活著。而那些一味與美國硬懟的國家和領導人的命運都不是太好!

美洲地區一直被視為美國的後院,巴拿馬運河是美國的生命線之一。巴拿馬總統諾列加不知搭錯了哪根弦,公然和美國硬幹,這是美國無法忍受的,老布什時期的美國於1989年12月20日凌晨對巴拿馬發動了名為“正義之戰”的突然襲擊,迅速佔領了巴拿馬,逮捕了諾列加,並將其空運到美國,隨後將其判刑入獄。巴拿馬國家自此以後沒再和美國應懟;冷戰時期的北約和華沙是兩個敵對組織,一方以蘇聯為首,另一方以美國為首。當時這兩個組織的對抗從經濟到軍事,再到意識形態,可謂是無處不在。最終的結局是蘇聯解體,原華沙組織國家紛紛倒向美國。究其原因,美國不是勝在軍事,而是勝在經濟和意識形態;蘇聯解體後,因為與俄羅斯的血緣關係,南聯盟中的老大塞爾維亞沒有倒向美國,結果被美國為首的北約狂轟濫炸,領導人米洛舍維奇也被送到了海牙國際法庭;袒護和容留基地組織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權被美軍趕到山溝裡;當年最風光的兩個反美鬥士薩達姆和卡扎菲,一個被美軍俘虜後送上了絞刑架,另一個被自己人活活打死。而這兩個國家至今尚處在動亂或不穩定的狀態之中;現在的敘利亞國內仍在內戰中,阿薩德政權也是搖搖欲墜;委內瑞拉也正在國家行將破產的邊緣上掙扎;伊朗和朝鮮也因核武器問題被美國長期制裁,經濟已經頻臨崩潰。伊朗更因經濟滑坡和物價上漲問題引發了動亂,雖然暫時平息了,但對政教合一的伊朗“神政權”卻絕對不是個好兆頭;至於柬埔寨和巴基斯坦這兩個國家,原本和美國的關係都不錯,但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正在和美國漸行漸遠。美國正在以掐斷經濟援助來懲罰他們,至於今後會如何,有待觀察。結果無非兩個,一是妥協,一是被制裁而引發內亂。

當然,在反美國家的結局中,也有例外。主要有三類國家。一類如越南,一場越戰,使美國很受傷,當然,越南也犧牲了好多人。不過,戰後的越南開竅了,現在與美國的關係是漸行漸近;另一類是體型巨大的俄羅斯,由於俄羅斯有足以摧毀美國的核武器,所以美國也拿俄羅斯沒有什麼好辦法,只能採取政治上孤立、經濟上封鎖和制裁,以此來慢慢消耗和拖垮俄羅斯。至於是否有效果,只有俄羅斯人自己感受最深;第三類的反美國家,也就是本文前段提到的那類聰明國家。這類國家採取的辦法是明裡周旋,暗裡反美。效果還不錯,只是有時尊嚴上會受到點傷害。不過,活著就好!

綜上所述,其實在世界範圍內,以國家間對抗的形式全面反美的國家並不多。當然,這並不能證明美國的正確。但起碼說明有些問題值得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