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你是在正法上面,所以絕對是無漏福

因為你是在正法上面,所以絕對是無漏福

“深入一切諸佛境界無障礙故”,諸佛境界就是覺悟的境界,我們要深入覺悟的境界,是有障礙,為什麼呢?因為不覺悟,所以要入佛境界、入覺悟的境界是有障礙。那在普賢行願裡面,要深入覺悟境界,沒有障礙,為什麼呢?我們這基本上就先把基礎給你鋪平了。

第一個,一切境界都是普賢境界,你剛開始的這種心境可能調不過來,但是一段時間,就可以轉過來了。你說現在要入佛境界,當然有障礙。但是我們現在開始用功,最笨的,三年以後,也會無障礙。你必須經常提醒這個理念。

我們講,譬如說一天,你一定要設定幾個目標。提起“此是普賢境,此是普賢行”的這種訓練,一天一定要有幾次。看到花,或者看到什麼,都要提起說這是普賢境界。搭公車,交的是空調車的錢,結果司機說冷氣壞了,此是普賢境界,他不開冷氣他的事,但這是普賢境界。你先把這個心境安下來。你不要說“退錢”,退錢就不是普賢境界,你不要吵,先把心安住下來,你能不能經常這樣子提醒自己?我們辦公坐下來開始要提筆的時候,此是普賢境界;你要誦經打開的時候,此是普賢境界;我在跟人家談話的時候,此是普賢行;我在走路的時候,此是普賢行;我在吃飯的時候,此是普賢行。有沒有經常這樣提醒?

你看到人、事、時、地、物,都是普賢境界。你起心動念,舉手投足,都是普賢行。這樣的話,你馬上要進入覺悟境界很快。每天這樣提起,自己設定一天十次或者幾次,告訴各位,就算不成就,下輩子福報都不可限量。你要知道這一個副作用,福報很大。你要能成就,功德不可思議。這是無漏福,不是有漏福。無漏福不可思議的,非常大。你從這邊來修學,我們毫無遺憾。你不要以為說,從來沒人這樣講,真有那個福報嗎,真的福報就有那麼大?你看,華嚴裡面,你這樣子隨便翻開,你光是翻開坐在這裡打瞌睡,福報都很大。華嚴經的加持力對不對?你夠不夠?

告訴各位一種狀況,那個講起來是比較抽象的部分,我們都說有一種磁場,打開經本的磁場跟蓋著經本磁場不一樣。你家裡放有經本的磁場,跟沒有經本的磁場不一樣。你不要說我請一部華嚴經擺在家裡,我又不看。告訴你,妖魔鬼怪要進來,他都進不來。這部華嚴經擺在那裡,你看多少護法神在,前面那些神明你看有多少?你說這有算嗎?不算的話,你把這經本影印起來就好,前面那四百多個,四百三十六個,什麼主地神天王,你把他貼在牆壁上看看。你晚上就爬高一點去看,從山上去看你家有沒有放光,你就知道了。你叫大家萬家燈火統統關掉,你去看看你家有沒有放光。這是你自己感受不到的,不是沒有。你自己這種信心從這邊培養起來的,我們會覺得說白紙印黑字,只是前面加個華嚴經這樣就算?他功德福報就是那麼大。因為這裡面磁場的轉變你不知道。因為我們不夠敏感。

醫師跟我講,你是沒吃西藥,要吃西藥,早就挺不過去,已經沒命了。那西藥不能吃,他那個東西對我們人的磁場干擾很大。為什麼?他那個都有影響,我們不知道。佛經為什麼說,他有那麼大的磁場,那麼大的福報呢?因為他是把宇宙間至高、至正的真理陳述出來,所以他本身就具有那種磁場在,關鍵在這裡。所以他能顯現出來。

你不要說你不懂佛經,放在書架上,你會伸手把它拿下來,那就是你的福報。你想想看,有多少人,你們家裡去試試看,書、雜誌、善書、佛經擺在那裡,你看有誰能夠說拿一本佛經起來看一看?大概Playboy(《花花公子》)最多人看,佛經就沒有人要看。你就知道那個人的生命品質有多低。那個人會拿佛經來看,假設他都沒有學佛,擺在那個地方,他會拿佛經來看,你就知道他生命品質有多高了。這我們是很客觀很冷靜的觀察,你可以感受到。要不然那麼多的書,他為什麼會挑那一本?他的因緣組合不同。

大家長相都差不多,一個臉上七個孔:兩個眼睛兩個鼻孔,一個嘴巴兩個耳朵,都一樣你看不出哪裡有差別的。但是你從他所顯現出來的那種氣質,你就看得很清楚了。你現在學佛了以後就不一樣得,因為你有意識形態在指揮:到那邊要拿,看看選哪一本,因為旁邊有人在看,雖然你想要拿別的,你也不敢拿,你還是拿佛經來看,這是意識形態指揮著你,所以看不出來。那你去看沒有學佛的人,你到書店去看,真的佛教文物流通處不同,你去三民書局看才知道,金石堂那些芸芸眾生在那邊出入的。你去注意看,有幾個去找佛經的?大家都是什麼大贏家、行銷策略、賺錢大王,都是去找那個東西。有幾個真的去找佛經看的?我們不要說一定找佛經了,找聖經也好,找四書來看也好,你看那生命品質就不一樣。找這種書來看的人,跟找那些行銷策略,賺錢第一的人來看,你看他談吐的那個氣質、講話態度什麼都不一樣,生命品質高低從這裡可以看得到。

你這樣打開一頁華嚴經,他對你的攝受力,怎麼會一樣?不一樣。同樣的,你在普賢行願的行門領域裡面,你要真的一天能夠提醒自己,十次的標準,自己想,從哪個地方。比如早上起來刷牙洗臉怎麼提醒;吃飯怎麼提醒;在梳妝的時候怎麼提醒;穿著衣服的時候怎麼提醒,你這樣看看,那個福報無量無邊。因為你是在正法上面,所以他絕對是無漏福,不是有漏福。因為你在提升你的生命品質,所以絕對是無漏福。所以,你要再見佛聞法,不離正法修行,絕對沒有問題。提醒自己走入這一條路非常重要的,這是自覺的,自發性的。下輩子,不管哪裡有佛法,你自己都會主動去追求他,這是講說這輩子不願成就的人,你假如這輩子想要追求成就的話,那很快,你就會進入那個境界,所以大家不用擔心。

擷自《普賢三昧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