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鮮爲人知的一首詩,睥睨天下的磅礴氣勢空前絕後

作為我國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被譽為“詩仙”的李白,他寫下了一首首經典詩歌,並以磅礴的氣勢貫穿古今,為歷代人們所稱讚。《江上吟》是李白遊江夏時所作,最喜歡其中的“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洲”,詩興到濃時氣勢磅礴五嶽也為之震撼,詩作一成氣魄超出滄海之上,這種睥睨天下的磅礴氣勢空前絕後!

李白鮮為人知的一首詩,睥睨天下的磅礴氣勢空前絕後

全詩如下:

木蘭之枻沙棠舟,玉簫金管坐兩頭。美酒樽中置千斛,載妓隨波任去留。仙人有待乘黃鶴,海客無心隨白鷗。屈平辭賦懸日月,楚王臺榭空山丘。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洲。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西北流。

李白鮮為人知的一首詩,睥睨天下的磅礴氣勢空前絕後

“木蘭之枻沙棠舟”,形容了船和槳的名貴。“玉簫金管坐兩頭”,歌妓坐在兩頭所用皆是玉簫金管,可以想象到吹奏的不同凡響。“美酒樽中置千斛”,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管夠。“載妓隨波任去留”,抒寫了遊玩的自由舒適。這開頭四句總的看來,以江上的遨遊起興,表現了李白對庸俗現實的蔑棄,和對自由美好的生活追求。

中間四句則兩兩對比。“仙人有待乘黃鶴”,黃鶴樓上的仙人還有待於乘黃鶴而仙去,“海客無心隨白鷗”,而我這個海客卻毫無機巧之心地與白鷗狎遊。說是一種境界,到了這種境界,詩人比那眼巴巴等著黃鶴的神仙還要“神仙”,所謂人世間的功名富貴就都不是事了。

李白鮮為人知的一首詩,睥睨天下的磅礴氣勢空前絕後

“屈平詞賦懸日月,楚王臺榭空山丘”,詩人將屈原和楚王作對比。屈原自沉汨羅,但他愛國的心,他的詞賦,可與日月爭光,是永垂不朽的;反觀楚王荒淫無道,窮奢極欲,卒招亡國之禍,當年奴役人民建造的宮觀臺榭,早已蕩然無存,只見滿目荒涼的山丘。這兩句形象地說明了歷史始終是隻記住進步的一切。

結尾四句,緊接上聯再度發揮。“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洲”,可見詩人對自己才華的自信,極具有氣勢,彷彿間我們看到了李白那搖筆賦詩時藐視一切,傲岸不羈的神態。同時這兩句也對應了開頭的江上泛舟。“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西北流”,功名富貴若能常在,漢水恐怕就要西北倒流了。這是這首詩李白的思想內容。

李白鮮為人知的一首詩,睥睨天下的磅礴氣勢空前絕後

綜觀李白的這首詩,雖然沒有李白《將近酒》之類詩歌有名氣,但也是一氣呵成,猶如大江之來,磅礴流暢。其豁達灑脫的心態,其睥睨天下的磅礴氣勢,都讓這首詩成為我們今天該讀的經典之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