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無用論到底是什麼人在傳

當今社會有錢才是王道甚囂塵上,讀書無用更是被很多人引為經典。很多人都在傳。

沒錯,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讀書是最穩妥的出路。讀書學的是什麼?

在大學以前讀書是為了考大學,為了貫徹社會主義道路所以考大學所有人差不多都是平等的。學一樣的考一樣的。很多東西確實不一定有用。

可是這能改革嗎?可以改,但是不能亂改,必須要保證所有高考的學子的基本公平。即所有人都學的一樣的,考一樣的。

大學呢,大學實際上是學技能的。專業就是技能,這是以後出生社會的立足之本。技術是什麼,技術是能夠吃一輩子的技能。或許剛出生社會的時候因為學藝不精所以工資待遇差些。可是如果你認真的在你的專業穩中求突破。日積月累之下你自然可以收穫你的回報。

那麼讀書怎麼成了無用了呢?

這實際是有心人在推動。這些有心人除了外國的間諜不談。剩下的就是我國的沒有什麼真本事卻富裕了起來的人。

這批人在改革開放的三十年裡找到了不要技術卻能發大財的門路——投機。反正絕對不是完全符合國家規範的。

他們富裕起來了,他們過上好日子了。可是他們慌啊,因為他們沒有真本事啊,或許以前有,但是絕對不會再去從事,或者說忘完了,或者說技術早就進步到他們看不懂的地步了。

他們這輩子捨不得自己的財富縮水所帶來的名譽受損。說白了這群人別人誇他只是誇他有錢,沒人誇他有真本事。因為他自己都不知道他有什麼真本事。他們放不下富豪所帶來的光環和優渥生活。他們也沒有那心情和能力去創新。他們只能不斷的遊走全世界,看看哪裡有不用太高技術含量就可以搞到大錢的投機機會。

房地產,大豆,木頭,大蒜,礦產,股票成了他們的聚集地。因為其他的他們不會。

然而這些不需要技術的產業國家一直在不斷的修復漏洞,越來越多的人在這裡面搞不到他們想要的錢了。隨著社會和科技的進步低端的投機者只能被淘汰。

他們恐慌異常。於是他們想辦法拉低社會和科技的進步速度,至少拉低身邊的人的進步程度。於是他們炮製了讀書無用論並且大肆傳播。這樣一來及很有很多人受到蠱惑不去讀書,不去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然後社會和科技的進程就會變慢。低端投機的機會就會增多。他們就還可以多蹦躂兩年。即使不能,至少信了他們的鬼話的親戚朋友會比他們更窮,然後他們還是可以在自己的身邊的人面前趾高氣昂。因為他們家底厚。

他們的目的很簡單很可笑。我要是找不到發財的機會我也要讓我身邊的人發不了財。我不求過得更好,但是我要比你過得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