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每天要喝的水量是多少?在離喝下一杯水間隔多長時間最好?

嘿嘿呵呵哈哈


水是生命之源,是維持身體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質。水每天以不同的“形象”出現在我們面前,如果汁、啤酒、湯、純淨水、奶茶等等。它可以供我們食用,同時在醫學、工業等方面也有著重要的作用。水,清澈透明,看似是最平常的物質,但是卻與我們生存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繫,不可分割。

最近有超粉在問: 人每天要喝的水量是多少?在離喝下一杯水間隔多長時間最好?


答案搶先看:

超哥告訴你,人每天要喝的水量是1500~1700毫升。在離喝下一杯水間隔的時間是沒有確定值的,要結合自身的活動強度、環境的溫度和溼度等來決定喝水的間隔時間。

【每天的喝水量】

水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物質,佔成人體重的45%~75%,是體內細胞維持動態平衡及維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質[1]。水參與我們體內各種生化反應,並能承載和運輸我們體內的營養物質、代謝廢物等,同時對我們維持體溫有著重要的作用。水在人體內的含量並不是穩定不變的,它是在一定的範圍內波動,新陳代謝等都會導致部分水分流失。所以,我們每天要喝水補充,以維持身體健康。

飲水過少或過多都會給人體健康帶來諸多負面影響,適宜的飲水量對維持機體健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2]。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水的每日建議攝入量為1500~1700毫升。男性每日飲水總量多於女性,可能是由於男性基礎代謝率常高於女性,體內需水量也多於女性[3]。不同地區的人們,每日的飲水量也會有所差別,但都是在1500~1700毫升的範圍內。

【喝水的時間間隔】

喝水及補充流失的水分,以保持體內水分含量的動態平衡。補充水分的形式也不僅僅有喝水,還可以是喝湯、吃水果、菜餚、吃零食等等。我們體內部分的水會以不同的形式排出體外,如汗液、尿液、唾液等等。由於我們每個人的身體活動強度及生活得環境不同,我們每個人的水分流失的量也不同,所以補充水分的頻率不同,即每個人喝水的間隔時間不同。

溼潤的天氣會影響人體內水分的平衡,在溼度較大的環境中通過蒸發排出的水分減少,從而降低了需水量,導致飲水量減少[1]。所以,在乾燥的環境中,喝水的時間間隔時間會較溼潤時的短。在高溫條件下勞動可導致人體代謝增強,汗液排出量增多,液體消耗增加;而如果水分補充不足或過多,可使機體適應性變化超過正常限度,對機體健康狀況產生不良影響,甚至導致疾病[2]。所以,高溫環境下,喝水的時間間隔較短。另外,喝水的時間間隔長短還與身體活動的強度有關,身體活動強度越大,喝水的時間間隔越短。比如,在工地辛苦工作的工人,喝水的時間間隔就會越短;而在家休息時,喝水的時間間隔會較長。人每天睡覺達8小時左右,這段時間裡面,身體活動強度很低,水分流失少,所需補充水分少,所以一覺到天亮,不用半夜起來喝水也是可以的。

【總結】

超哥告訴你,人每天要喝的水量是1500~1700毫升。在離喝下一杯水間隔的時間是不確定的,要結合自身的活動強度、環境的溫度和溼度等來決定兩杯水間的間隔時間。每天的和喝水總量會因性別、地區等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但都是在1500~1700毫升的範圍內。身體的活動強度越大,環境溫度越高,溼度越低,在離喝下一杯水間隔越短。

歡迎超粉們在留言區留下您的疑問。關注食品營養,關注“超哥話食”。


參考文獻:

[1]馬冠生,左嬌蕾,張倩,趙錦,陳忠偉,胡小琪.深圳市某區成年居民飲水量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營養學報,2011,33(03):253-257.

[2]左嬌蕾. 我國四城市成年居民飲水現狀的研究[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1.

[3]嚴燕,羅文亮,牟敬鋒,黃薔,劉楚雲.深圳成年居民飲用水健康風險暴露參數的調查[J].職業與健康,2016,32(23):3264-3266.


超哥話食


夏天到了,,很多人都陷入了缺水狀態,每天開始瘋狂補水,可是關於喝水很多人也是不夠清楚的,該喝多少,什麼時間喝?喝什麼水?於是我們做了一起關於水的文章

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每日平均2000毫升,但需要注意的是,每日每餐含水量約300毫升,一日三餐可攝取約900毫升的水,所以必須減去三餐攝入的含水量,每人每日只需補充1100-1200毫升的水即可

運動飲料裡普遍被添加了人工礦物質和大量糖分,會導致酸性體質的同時給人體帶來額外負擔。所以運動後還是建議喝水來補充,回家後可以自制黃瓜聖女果生菜拌沙拉,既可口又可以補充水分和天然礦物質,更有利於健康哦!

容易水腫的原因是體內鈉過多,容易儲存水分不易排出。建議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因為新鮮蔬果裡豐富的鉀可以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鈉和水。

千真萬確!如果短期內攝入大量的水,而腎臟無法全部吸收,最後取而代之由細胞吸收並處於低鈉的狀態,就會水中毒。

(Tips:劇烈運動後,先喝200-300毫升的水,間隔10-20分鐘,等水分徹底被吸收後再飲用同等量的水為宜)

目前我們可以買到的瓶裝水大致可分為三大類:純淨水,礦物質水和礦泉水。其中,純淨水由於無礦物質含量,容易把人體內的礦物質帶走,所以不推薦;另外,礦物質水由於添加的是人工礦物質,屬酸性,也不推薦飲用;最後,礦泉水中的一類天然礦泉水,富含大量純天然礦物質,且礦物質比例均衡, 又屬鹼性,更利於人體吸收和代謝,強烈推薦!

其實不然。自來水出廠通過管道的運輸途中可能含有大量重金屬成分,然而這些重金屬是無法通過燒水去除的,依舊殘留。推薦的做法是:利用過濾器,把自來水過濾後,再燒開飲用。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因為粗心沒及時飲用,把電水壺裡的熱水放冷了,這時很多人會選擇重新插上插頭再燒一次,這種被反覆燒開的水,就是人們常說的“千滾水”,的確會導致水中的亞硝酸鹽、砷、氟化物濃度變高,但對於一般人而言,飲用反覆加熱過1~2次的開水,其中所含的有害物質還不足以對身體造成什麼影響。

(注意:對於孕婦、病人等敏感人群,最好不要飲用這種水)

早晨起床空腹喝500-700毫升的水(可加適量蜂蜜和鹽)可以有效改善便秘和心肌梗塞。


播物館


體重150公斤,和體重50公斤的成年人對水的需求量不同。夏天和冬天同一個人對水的需求也不同。吃的食物鹽多的,和沒鹽的吃完後對水的需求也不同。這種影響因素很多。要真正做到科學,那喝水一定是個龐大的工程。但是,真的要這樣嗎?為什麼不想喝就喝,不相喝就不喝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