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食用豬油好嗎?


主要看人群,如果是三高,高膽固醇的朋友最好不要長期吃豬油,豬油屬於動物性油脂,其中的膽固醇、飽和脂肪含量較高,不利於三高和高膽固醇人群調整血糖、血脂和膽固醇濃度。不過一般的人如果長期吃豬油其實沒什麼問題,只要注意量的把握就行了。

我們平時一般做菜都會用植物油,比如花生油、菜籽油、橄欖油等等,植物油不僅富含多種不飽和脂肪酸,而且性價比也較高,生產率大,能為我們提供能量和營養。豬油則屬於動物性油脂,動物性油脂其實也不是不健康,只是相對來說其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低,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膽固醇稍高,因此熱量上來說,攝入等量的油脂肯定是豬油更容易熱量超標。因此對於肥胖、血脂需要嚴格控制的人群來說,不適合長期吃豬油。

很多人可能覺得吃豬油就不好,膽固醇高,飽和脂肪多,熱量高。但不要亂帶有色眼鏡,一般膽固醇偏高的朋友大部分不是因為外源性攝入膽固醇多,而飽和脂肪酸也並非是不健康的脂肪。很多知名醫學機構已經證實了飽和脂肪和心腦血管慢性疾病之間沒有必然聯繫,而且攝入飽和脂肪還有可能降低中風和死亡風險。豬油的香味肯定也是勝過植物油脂的,所以,適當吃豬油沒毛病。每天推薦攝入動物油不超過20g,所以,及時長期吃豬油,只要少放點豬油也不是不健康的吃法。


只有營養師知道


對於我們現在的飲食方式來說,並不合適。

豬油的確是中國人食用歷史最悠久的油脂之一,不過主要原因是在古代沒有發達的技術,從而無法從植物種子裡榨取油脂,這直到後來芝麻傳入中國後才解決了這一現象,其實就連古代戰爭時用的滾油也是芝麻油。

同時過去我們愛吃豬油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豬油的香味,在以前物質相對貧乏的年代,能有一點葷味已經是很好的生活,這個時候如果能放點豬油,增加飯菜的口感是非常好的選擇,因為當時我們一方面不會太考慮疾病的影響,另外一方面,當時的人均壽命也達不到廣泛患心血管疾病的年齡。

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講,用營養或者科學去解釋豬油這種飲食文化都是不恰當的。當然我們一直在說沒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合適的飲食。

從脂肪酸的需要方面,我們現在提倡單不飽和脂肪酸,降低飽和脂肪酸,維持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飲食,因為飽和脂肪酸過多對心血管系統有確切的危害,而多不飽和脂肪酸承擔提供必需脂肪酸的責任。因為中國人普遍以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以及富含飽和脂肪酸的畜肉為主要脂肪提供來源,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的是減少畜肉食用,以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的橄欖油或茶籽油替代一部分的傳統植物油,而不是再食用富含飽和脂肪酸的豬油。

所以從我們現在的飲食模式來說,豬油並不是一種適合經常食用的食物。當然偶爾吃一次還是很不錯的選中,畢竟生活應該是一種享受。


我們是倡導循證營養的科學團體,期待您的關注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茄子營養師


豬油,老百姓也稱為豬大油,主要是從肥豬肉提煉出來的。在過去的困難時期,往往一塊豬油,就可以讓人們的飲食增加幾分“色彩”。然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 ,現代人們對於豬油的熱衷不像以前那麼強烈了,但也有一些老人或者農村生活的人們保持了這種飲食習慣。

那麼,長期食用豬油好嗎?豬油含有大量的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且熱量極高,每100g豬油可產生827千卡的熱量,長期的豬油高脂飲食導致了體重增加、肥胖、胰島素抵抗的發展並伴隨線粒體功能的障礙,以及脂肪在肝臟的堆積。如果是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不穩定的情況下,長期過量飲食,極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的併發症;高血壓患者長期過量飲食,也容易加重高血壓;老年人食用後也容易導致血管的硬化,引發高血壓、腦出血、心臟病等併發症;也不利於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控制體重;除此之外,實驗室研究顯示,高脂肪豬油飲食可以顯著增加大鼠的血清和甲狀腺中的甘油三酯水平,導致大鼠出現明顯的甲狀腺功能障礙和形態學異常,即使通過短期飲食調整,也無法糾正甲狀腺的異常變化。

因此,對於人們的飲食而言,特別是針對於有慢性病的老年患者,不建議長期食用。如果一定要食用,也建議是偶爾食用,也可以和橄欖油、花生油等植物油聯合來用。

參考文獻:

1.Dietary high-fat lard intake induces thyroid dysfunction and abnormal morphology in rats.

2.Lard-based high-fat diet increases secretory leukocyte protease inhibitor expression and attenuates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of acute lung injury in endotoxemic rats.

3.A comparison of effects of lard and hydrogenated vegetable shorten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fat diet-induced obesity in rats.

4.High-lard and high-fish-oil diets differ in their effects on function and dynamic behaviour of rat hepatic mitochondria.


藥事健康


長期食用豬油好嗎?

炒菜食用豬油,會產生香滑的口感,可是豬油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和高血脂症的發病風險,隨著人們對健康飲食的重視,豬油能否長期食用困惑著愛吃豬油的超粉們。

那豬油到底能否長期食用呢?

答案搶先看:

超哥不建議超粉長期食用豬油,建議以植物油為日常食用油。對於一般人來說,可以以植物油為主,動物油為輔,但是對於平時大魚大肉、有高膽固醇血癥和有心血管的超粉來說,超哥建議不吃豬油哦。

【長期過量食用豬油的危害】

豬油中含有40%以上的飽和脂肪,含有1000ppm(即千分之一)左右膽固醇。

如果長期過度攝入飽和脂肪都被認為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高血脂症、糖尿病等發病風險,膽固醇也是對心血管不利的因素之一。


【健康食用豬油】

雖然不建議超粉長期吃豬油,但並不是要禁絕豬油,調整脂肪酸攝入構成比[1]

飽和脂肪酸一直被認為是一種

"壞"的脂肪酸,被認為與心血管等疾病的發生有關,但是也有研究表明,飽和脂肪酸不僅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而且對某些疾病尤其是酒精性肝病(ALD)有防治作用。[2]

如果要食用豬油的話,需要控制合理的食用量。《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議,每天吃飽和脂肪的量不應超過總熱量的10%

對於普通成年人來說,每天大約需要2000千卡的熱量,那麼飽和脂肪酸就應控制在22克左右;如果全部轉化成豬油,大約是50克但是除了豬油,還有很多食物是含有飽和脂肪的,例如肉、蛋、堅果、餅乾和糕點等。


【健康烹調食用油】

油脂的沸點一般為180~200℃,高溫烹調時會產生大量醛類化合物,這類物質可能會導致癌症、心臟病等多種疾病。

不管是豬油還是豬油高溫加熱容易生成一些有致癌風險的物質。所以各位超粉烹飪時要儘量降低烹調溫度,避免冒出油煙而產生致癌物。


【總結】

不建議長期吃豬油,在日常飲食中建議要以植物油為主,對一般人來說可以偶爾吃豬油,但是要注意控制合理食用量,對於平時大魚大肉、有高膽固醇血癥和有心血管的人,建議不吃豬油。


關注“超哥話食”,瞭解更多健康營養知識!

參考文獻

[1]王心昕. 雲南普米族膳食脂肪酸攝入及其構成與慢性病指標關係的研究[D].昆明醫科大學,2013.

[2]王春暉,卿篤信. 飽和脂肪酸對酒精性肝病的作用及機制[J]. 國際消化病雜誌,2010,30(06):346-348.


超哥話食


我雖然一直在醫院負責營養相關工作,但也是中國烹飪協會專家委的公眾健康專家。近期國外有研究得出了“最有營養”的前十種食物,依次為: 巴旦木、番荔枝、金平鮋、比目魚、奇亞籽、南瓜子、瑞士甜菜、豬油、甜菜、金鯛魚。非常出人意外的是豬油居然位列其中,而且比甜菜和鯛魚“更有營養”!

上述結論已經證實因為計算方法的問題被眾多營養專家詬病,正在修改中。書歸正傳。我主要從營養配餐和健康烹飪的角度談一下豬油的問題,以及豬油和植物油烹飪的簡單對比,希望可以給大家一些提示:

1️⃣常吃豬油炒素菜

豬油炒素菜是我小時候常吃的,那時候家裡買不起肉,有豬油炒的白菜、蘿蔔、燉豆腐就不錯了。這種搭配方法相對健康一些,因為①豬油脂肪和熱量較高,適合搭配低脂肪、低熱量的食物,那麼蔬菜是首選;②豬油膽固醇含量高,適合與含有植物固醇的蔬菜搭配,可以降低膽固醇的吸收;③蔬菜淡而無味,而中國烹飪擅長“有味使之出,無味使之入”,所以用豬油搭配可以烹炒出比較香的素菜。

2️⃣常吃豬油炒肉菜

在禽畜肉類中,豬牛羊肉的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雞鴨鵝肉的飽和脂肪酸稍低,但畢竟是動物脂肪,從營養配餐的角度而言,不適合再用豬油來烹飪,否則不僅累積飽和脂肪酸,還會增加膽固醇的攝入量,雖然膽固醇如今已經取消攝入上限,但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壓、痛風的人必須嚴格控制。用豬油炒豬肉還真應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3️⃣不吃豬油,但常吃高脂肪的肉

有人號稱不吃豬牛羊油,因為不健康,但卻三天兩頭吃紅燒肉、燉排骨、涮羊肉、酸湯肥牛,時不時還來點豬頭肉和梅菜扣肉,其實這些菜餚中都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酸,即使不吃豬油都超標了。其實,長期食用豬油和長期攝入豬油是等同的,號稱只吃植物油的人需要醒醒了。所以,不用豬油炒菜,也照樣會吃進豬油

,有心血管疾病傾向的人就需要格外謹慎了。

4️⃣不吃豬油,但常吃植物油高溫烹製的食物

植物油中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有益,很多人不敢吃豬牛羊油,推崇用植物油炒菜。殊不知,中國人的烹飪習慣除了煎炸燒烤之外還有各種炒,而油燒熱了才放蔥花就已經可以讓植物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發生氧化,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相反,豬油的脂肪酸因為飽和程度高,不僅耐保存,而且加熱時氧化慢,僅從這一點而言並不比植物油高溫烹飪差。

5️⃣吃豬油就一定會得心腦血管疾病?

① 豬油吃的多,不怎麼運動、吃菜還特別少的人——得心腦血管經的概率非常高。(但有可能你家隔壁二大爺不屬於此類,但不代表普遍性。)

②豬油經常吃,但運動較多,吃菜也多——得心腦血管疾病的概率不見得高,就如上世紀50~70年代,大家即使普遍吃豬油,但膳食總熱量低、脂肪的總攝入量低、體力勞動多、吃的蔬菜多,而且

交通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飯菜基本沒肉、雜糧薯類加豆.......這些都是降低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動物油對血管健康影響的重要因素。有反對意見的,可以對比一下您現在的生活,如果您願意回到50年前的狀態,我建議您每天就用豬油炒菜,其實50年前能做到天天豬油炒菜的也是土豪。

③家族基因也許會決定常吃豬油的人是不是會比別人更健康,同樣經常吃豬油的人,如果家族中心血管疾病發病率較高,那你還是小心為好,基因不夠強大就別跟著作。同樣,健康基因比較好、長壽老人輩出的家族,也勸您小心行的萬年船,愛吃豬油也適量。

總之,我們從食物入手管住自己的嘴,其實並不虧,我們會比傻吃傻喝的人健康長壽的概率更高、畢竟在醫院工作二十六年了,見到太多太多吃出來的疾病。凡事皆有度,適度最佳!


歡迎大家點擊【關注】我的悟空問答,您有營養或飲食的問題可以隨時提問!

本文圖片來自於網絡,在此向圖片作者表示感謝!

  1. 中國營養學會全國首批註冊營養師

    “9.3”抗戰勝利70週年大閱兵老兵方隊專職營養師

    吳階平醫學基金會營養學部家庭膳食營養學組副主任委員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學會營養食品分會委員

    中國首屆孕期膳食營養與月子餐大賽一等獎和特等獎獲得者


於仁文註冊營養師


說起豬油,其實還是會有一票很固定的粉絲,特別喜歡吃,理由就是吃起來香。但是豬油作為動物油脂,並不適合長期吃。

豬油作為動物的油脂,其實適合偶爾吃才健康。

豬油和其它畜肉中含有的脂肪很像,都是以飽和脂肪酸為主。而飽和脂肪酸,我們平日裡在吃紅肉的時候就已經攝取了。如果在長期吃豬油,用豬油炒菜的話,飽和脂肪酸攝入就會過多。而健康吃油的原則是要換著不同種類的油脂去吃。

建議膳食餐盤攝入飽和脂肪酸還是通過吃動物性食物去獲取,而其它烹調用油還是儘可能採用植物油。因為世界衛生組織和《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版)》都建議每天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不要超過總熱量的10%。

如果長期吃豬油,容易出現健康危機!

其實無論是什麼油,長期只吃一種,都對健康無益,更何況是以飽和脂肪酸為主的豬油。

飽和脂肪酸其實和其它的脂肪酸一樣,是構成人體組織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還會為人體提供能量。但是如果膳食中飽和脂肪酸攝入過多會影響血脂水平,升高血脂,特別是血清膽固醇水平的升高是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因素,而膳食中的飽和脂肪酸則與血清膽固醇升高有關。

總結一下,其實對於豬油,無需談論它就色變,當然也不要盲目的做豬油的鐵粉長期吃。健康吃油的方式就是:在控制好量的前提下,花心著吃。偶爾吃一下豬油也無妨,但是烹調用油還是要以植物油為主。畢竟膳食中還會吃動物性的食物,裡面就包括豬肉,豬肉裡就含有油脂了,如果還長期吃豬油的話,確實會導致飽和脂肪酸攝入超標帶來的健康隱患,您說對吧。


錢多多營養師


豬油

說到豬油,立馬就會聯想到“油膩、高脂肪、高膽固醇等字眼,不僅僅是年輕人,中老年人更是不敢多吃。對於長期食用豬油是不建議的,但是可以適量食用,結合植物油來混合食用。

豬油的特點

脂肪是機體供能的重要能量來源,如果長期攝入且大量攝入會容易升高血脂、增加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以及血脂異常等疾病的發生。而豬油的脂肪主要由長鏈脂肪酸組成,在人體的胃部和結腸位置的水解能力會弱些。進食大量的脂肪後,血液中的脂肪酸含量會快速升高,加重機體的氧化代謝能力,最終導致脂肪酸的調節失衡,造成血脂代謝異常。我的建議是可以優選中鏈脂肪酸組成的植物油,例如椰子油、橄欖油。

那為什麼我們不建議長期食用豬油呢?

其實,說到豬油的缺點,根本的原因是它含有高的“飽和脂肪酸”,對血管有一定的損害作用。對於廣大人群來說還是建議多選擇植物油,例如橄欖油、椰子油。

其實,對於愛吃豬油的人來說,也不是沒有辦法的,建議適量食用。可以通過合理的烹調方式來改善,可以增加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K、維生素E、胡蘿蔔素的蔬菜水果,能夠增加這些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和利用,也能減少飽和脂肪酸的含量,使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增加

前面說的是過量吃豬油不好,而不是完全都不吃。

由於豬油是通過熬煮提取的,在空氣中容易氧化酸敗,所以如果想要適當的吃些豬油,可以直接選擇新鮮的肥肉煎出部分油脂,可能是因為豬油中含有花生四烯酸和α - 脂蛋白等物質,有些人就是喜歡直接用來炒菜,味道是會比較香醇,但不宜放置時間過長,否則會影響口感和食用價值。

有那麼一類人,不吃油,更別說豬油了,如果長期缺乏脂肪的攝入,也是不利的,會容易引起脂溶性維生素的缺乏症,造成夜盲症,凝血機制功能的紊亂。脂肪是人體中不可或缺的一種物質。只要找到合理的量,平衡膳食,增加食物的種類和多樣性,用其他食物來中和豬油的飽和脂肪酸的含量,是可以吃出健康的。成人每日建議食用20-25g的油。


邱玲芳營養師


小時候,家裡經濟條件有限,買肉總是買五花肉,這樣肥肉可以用來靠油。靠好的豬油放在小碗裡,做菜的時候放上一點,那叫一個香!

隨著現代生活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不再迷戀豬油。生活中也有各種新的食用油取代了豬油的地位,如今的超市裡,熙熙攘攘叫賣的是大豆油,調和油,橄欖油等更高級一些的油品。

但是豬油真的不能吃嗎?個人認為還是得看一個度。豬油含有豐富的膽固醇,對於高血脂肥胖和心腦血管疾病的人們來說,並不是適合的食用油,但是對於正常人來說,偶爾吃一點豬油變變口味,也不可能說今天吃一口明天就得病,沒有那麼嚴重。

任何飲食對於我們身體的影響,常常都是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長期食用和大量的食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種食材,如果注意各種營養的搭配,不僅要攝入脂肪和蛋白質,同時也攝入充足的維生素,膳食纖維和礦物質,那麼吃一點豬油也不會對身體造成多大的影響。

再好的酒也不要貪杯,喝的過多就對身體有害。對於豬油,我們可以偶爾吃,少吃,但是一定要注意這個度,最好不要長期吃,畢竟現在有那麼多更健康的油可以選擇。更不可毫無節制,高血脂高膽固醇患者儘量不吃。

除了豬油,生活中的很多食物也適用於這一法則。魚營養高,你也不能天天吃魚頓頓吃魚,除了魚什麼都不吃。沒有一種食物是絕對的好,所以在飲食上,我們應該講究的是均衡和有度。


婦產科女司機


長期食用豬油對人的身體健康來說,肯定是有一定不良影響的。雖然不少人會站出來反駁說“我們那時候就是天天吃豬油,也沒見著生個什麼病啊”。其實任何食物的攝入量都需有一個界限,患病也是一個幾率大還是小的問題,長期吃豬油為什麼不好?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解釋。

1.什麼是豬油?

我們吃的豬油一般是通過豬的肥肉或者豬板油熬製而成的,冷卻後會變成乳白色,用來拌飯,拌粉,炒素菜都會特別香,特別鮮美,這也是很多人比較喜愛吃豬油的原因之一。

另外,適當吃豬油還有通腸道的作用,天氣乾燥的時候吃點豬油可以較長時間保持人體的水分,讓皮膚不容易脫皮和發乾。

2.長期吃豬油的弊端

但是,如果是長期食用豬油,則會加大一些疾病的患病風險,比如心腦血管疾病、肥胖病等。這是因為:

(1)豬油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酸

我們都知道,豬油聞著很香,吃著更香,這都是裡面飽和脂肪酸的作用,人體對於飽和脂肪酸的攝取量不能呢個太多,否則會導致人體的血液粘稠度和血脂以及膽固醇蹭蹭蹭的往上漲,更直白點講就是你的血管容易堵塞,輸氧效率變低了,然後動脈硬化、心臟供氧不足、高血壓等問題就隨之而來。因此,偶爾嘗下鮮可以,經常吃可不利於健康。

(2)豬油也屬於油炸品,能量較高,容易使人發胖

豬油是在高溫的條件下煉製而成的,屬於高能量食物,人們攝入後,身體不容易將其分解,從而導致脂肪堆積,導致人體發胖。

總的來說,對於老年人、孕婦、肥胖病患者以及本身患有心臟病或者高血壓等疾病的人群來講,最好是不要吃太多豬油,實在想吃也要控制攝入量和攝入頻率才行。


土地論壇


提到豬油,一直以來是不建議大家經常吃的“油脂”,至於為什麼不讓吃,主要是影響到,每一個人的身體健康。

很多人吃豬油“致癌”,並沒有那麼嚴重,但是吃豬油對於心腦血管健康有比較大的影響,豬油當中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酸,而經常攝入飽和脂肪酸對導致心腦血管疾病;豬油當中含有很大一部分“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也就是專業領域當中一直在做的“壞膽固醇”,這樣的膽固醇攝入過多很容易導致高血壓、心臟病等心腦血管疾病。

至於很多人說吃豬油會導致癌症,這個是存在誤區的,只能說特定的條件下,豬頭會產生致癌物質,說它致癌,需要卻分看待。如果高溫加熱豬油可能會產生類似“過氧化物”等一些致癌物質,但是這樣的情況較少,一般情況不會導致癌症的發生。

豬油,根本上來講不建議各位吃,建議吃的還是“植物油”,植物油相比動物油而言,更加健康,不容易產生對人體不利的物質。

對於吃油,不建議您只吃一種,需要多種食用油更換食用。炒菜可以用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等大眾油;涼拌菜可以選芝麻油、橄欖油;油炸可以選用花生油。建議廚房至少要備三瓶油,混著食用,取長補短,才更有益健康。

另外一個問題,大多數人對於食用油的攝入,一直是過量的,而且超了很多,生活中需減少烹調油的用量,建議每人每天烹調油的攝入量不超過25克或30克。

豬油,您還是少吃點,生活中多種攝入多種植物油,還原您的健康。

注作者信息:內蒙古營養健康促進會 副會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HACCP食品體系內部審核員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

國家高級食品檢驗員 王思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