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區現存唯一善堂藏身江高石龍墟,當地人都不一定知曉!

善堂,是明清時期開始興盛起來、富商和鄉紳開設的慈善設施,主要用於從事救濟、救荒、育嬰、診療等善舉。在江高鎮石龍墟,依然留存著白雲區現存的唯一一所善堂——興仁善堂。這所善堂由本土鄉紳捐建,歷經百年風霜,如今整體結構基本保存完好,極具研究價值。

白雲區現存唯一善堂藏身江高石龍墟,當地人都不一定知曉!

曾是墟市矛盾調停場所

石龍墟,是舊時神山村民常趁的墟市之一,大約形成於清代乾隆年間,距今有近300年曆史,據傳是兩譚、大石崗、朗頭等村的鄉紳籌建。相比石龍墟在本土中的盛名,興仁善堂卻鮮為人知,只在當地少數老一輩中流傳。

原來,在“文革”時期,興仁善堂受到了衝擊,其所有壁畫均被刷上白灰水,大門上的石額被泥沙所封。去年,白雲區文遺辦為研究其價值,將其石門額鑿開,“興仁善堂”四個大字終於重現視野。同期鑿開的,還有年款“宣統元年中秋下浣”和下款“欽差大臣黃誥書”,然而,在文獻與老一輩中查詢詢問,文字所述是否是善堂的始建年份、題字者與本土的關聯,卻難以考究。

白雲區現存唯一善堂藏身江高石龍墟,當地人都不一定知曉!

當地退休教師何英樟稱,興仁善堂立於石龍墟,可見當時石龍墟的興旺。由於當時石龍墟是鄰近幾條村共同建成,在墟市發展中難免起矛盾,當時興仁善堂的主要作用就是調停墟市內發生的各種矛盾,若解決不了,就報到當時的和風社學。反過來,興仁善堂及時化解墟市矛盾,也能促進墟市的興旺,兩者相輔相成。

區文遺辦冼永成表示,從白雲區有關善堂的歷史來推敲,晚清期間,江村、石龍地區匪患嚴重,村與村或是氏族之間械鬥的事件時有發生,這一現象可從禺北農村地區發現的很多碉樓、碉堡中印證,對於匪患、械鬥,善堂的作用就顯現出來了——調停和緩解民眾遭受的疾苦。另一方面來說,石龍墟是農村集貿市場,每逢墟日商賈較多,外出南洋等地打工的華僑也不少,這些商人與當地的鄉紳、官府需要一個緩衝或是一處交流的地方,善堂是較為適合的場所,以上種種也催生了善堂。

白雲區現存唯一善堂藏身江高石龍墟,當地人都不一定知曉!

此外,善堂也在扶貧濟困、贈醫贈藥、收葬遺骸等方面行善舉。老一輩中傳言說,當時江高阻擊戰在神山地區召集自衛民團成員是在善堂內召集,而犧牲的自衛民團成員的身後事也是經善堂處理。

成白雲現存唯一善堂

據悉,抗日戰爭至新中國成立其間,興仁善堂發揮著積極的作用,新中國成立後,還成為了當時神山醫院的分院,延續著救苦救難的作用,直到上世紀90年代後才一直空置。目前,其產權為區房管局的公產,由於擔心年久失修,有人進入發生事故,因此用通風通氣的拉閘門上鎖。

白雲區現存唯一善堂藏身江高石龍墟,當地人都不一定知曉!

如今的興仁善堂,雖然大門緊閉,雜草叢生,但整體結構基本保存完好。冼永成介紹說,興仁善堂是目前白雲區唯一保存下來的善堂,為傳統磚木瓦房結構,與附近有名的石華書院是同一時期建的,其用料上乘,4條頂樑柱木料均是上等進口坤甸木,在建材選料方面屬於高檔次,以致走過百年,主體結構還能保存完好。

白雲區現存唯一善堂藏身江高石龍墟,當地人都不一定知曉!

白雲區現存唯一善堂藏身江高石龍墟,當地人都不一定知曉!

此外,興仁善堂內還留有一對陽刻柱聯,是當時家鄉在峽石鄉的香港同胞朱秀山敬送,上聯書“仁聲宣令聞創成善業廣濟同胞”,下聯寫“興德協公心薈萃眾材力擎義務”,以讚譽當時興仁善堂興辦在當地引起的效果。此外,善堂內還留存有一張木桌子,也寫有“興仁善堂”的標識,以明確其所屬。

白雲區現存唯一善堂藏身江高石龍墟,當地人都不一定知曉!

冼永成表示,從人文歷史價值方面來看,興仁善堂的捐款人之一朱秀山清末移居香港,經營小火輪致富,清末時民不聊生,他號召富商和鄉紳捐建善堂,以“興聲宣令聞創成善業廣濟同胞,仁德協公心薈萃眾材力擎義務”為濟世宗旨,可展現時人的赤子之心、不忘鄉親父老的鄉情。

何英樟稱,如今很多本地人對善堂並不知曉,“善堂作為一個慈善機構、民間組織,歷史上有熱心人捐錢捐物賑災、贈醫贈藥,在當下來說,希望這份慈善心能夠影響後人。”

文|陳淑嫻

圖|陳淑嫻

排版|小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