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些西方國家沒有從政經驗的人,可以直接當部長、總統?

劍哥44590578


要了解這個問題,其實只需要從瞭解西方的選舉制度入手。



西方的選舉制度主要是建立在政黨政治的基礎之上。這一方面保證了候選人都有政黨的背景,便於得到政治和財政資源的支持,另一方面也使得獲勝的政黨便於在政壇安排自己的人馬。因此,人們往往可以,看見大量沒有從政經驗的政治人物直接就當上了部長甚至更高的領導職務。



這樣的政治任命的領導人物,在西方政治語言中一般被稱為“隨內閣而進退”。他們的長處是具有政治眼光和事業,但是短處卻是,或沒有直接從政經驗,或至少沒有在擔任領導職務的專業領域裡的工作經驗。



但是,這些政治人物的短處,恰恰可以被公務員系統的長處所彌補。西方國家的公務員系統也被稱為文官系統,它強調專業性和政治中立,不隨內閣而進退。因此,大多數情況下即便西方國家的政治動盪,但是由於有一支專業、中立和高效的公務員隊伍,國家政局往往能得以維持穩定。



在有些西方國家的部委機關,部長一般都有由政治任命,而副部長卻由兩類人士組成: 一類是政治任命,而另一類則從專業公務員隊伍中提拔。這種做法既保證了獲勝政黨的主張得以在國家政策中得到貫徹,同時又保證了政策實施過程中的專業和高效。


邱震海



我是美國選民,我來回答你這個問題。

美國的官員上至總統、議員下至一個縣的警長、教委會委員,都是由選民直接投票產生。除了總統、議員、州長、州議員、市長這些我認為很重要的民選官員吃外,其他的小官員,我都是幾乎閉上眼睛就選了,特別是教委會委員,因為每次都要選三個,給六個候選人,我就在上面隨便打三個勾,我根本就不瞭解這些委員,因為我是相信制度會很好的約束他們。

還有絕對的新聞自由,所有官員只要做錯任何事情,記者大概率會發現,美國有一套非常完整的監督制度,新聞自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美國是一個三權分立的國家,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環環相扣互相制約。既使是政府內部也有互相制約,比如特朗普的通俄門事件,就是由政府裡面的司法部部長指定獨立調查員穆勒進行調查,並且很多的線索是由記者發現的,並且通過新聞報導,公諸於眾,這就很好的制約了各級部門官員的違法行為。

美國總統在憲法裡面並沒有規定必須有政治從政經驗,並且有部分選民喜歡毫無政治經驗的總統候選人,因為覺得這樣的候選人比較乾淨,遠離政治上的腐敗,貪汙和各種醜聞。

做總統為什麼一定要有經驗,什麼叫有經驗又什麼叫足夠經驗?一個有政治經驗的總統並不能保證有很好的表現,美國著名的艾森豪威爾總統就從來沒有在成為總統之前做過民選官員。既使是最偉大的總統林肯在成為總統之前,也只有很少的政治經驗,奧巴馬總統在當選之前,也只是做過一個小小的地區委員會的委員。歷史上美國就有六位總統毫無政治經驗,他們分別是特朗普,艾森豪威爾,威廉霍華德,格蘭特,胡佛,泰勒。

美國官員有沒有政治經驗,不是很重要的,他們競選時的競選綱領才是最重要的,這樣選民瞭解各位候選官員的施政方針策略和要達到的效果,才能投出寶貴的一票。

這些毫無經驗的官員當選之後,就好像一個釘子放在了一條自動生產線上,整個社會的監督體系,新聞自由,言論自由,軍隊獨立,三權分立,就能很好的監督民選官員的工作,令國家和各州各縣在一條不
偏太左又不偏太右的路線上往前平穩前進。


美國車行百萬裡


西方國家的政體比較成熟,分權互相制約的體制使得不會造成一言堂的局面。新侯選人只要在價值觀.意識形態.施政方略能得到大多數選民的認可,便有當選的可能。至於領導才能,其實並不複雜。真正有公心為大多數人服務者,只要知能善任,就可以做的很好。比如羅納德.里根總統,也就一好萊塢一般演員出身,根本不懂軍事策略。但既然作出了在錫德拉灣反擊卡扎菲挑釁的決策後,當幕僚請示:如果利比亞作戰飛機退回自己國土,該如何對應時。里根指示:原則是一直追到飛機庫。以後的具體作戰步驟則完全讓前方地中海特混艦隊司令官自己採取行動。結果取得了戰場上的完全主動。卡扎菲慫了。總而言之,西方的信條是:大統領只需知能善任,讓合適的人選被指派到合適的崗位上把工作做好就OK了。有了阿道夫的一次慘痛教訓就夠了,不再需要第二次。





手機用戶崔永方


部分西方國家各級領導和官吏的產生,與我們有點不同,他們的產生主要有三種:

一是主要領導人採取選舉的辦法產生,分為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比如說美國的總統、州長、市長,或者歐州國家的總理、首相,地方的省長、市長等等。

二是中央或地方機構的重要領導人,採取任命的方式產生。最典型的就是內閣,也就是本題中所謂的部長。

三是國家機關的中下層公務員,採取考試或聘任的辦法產生。

總統或總理和內閣部長往往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總統選舉出來後,他可以任命他喜歡和欣賞的人當內閣部長,如果總統任期結束或中途被彈劾下臺,內閣也隨之解散。下一任總統產生後,根據個人情況,可以用前任的部分內閣成員,也可以全部不用。

但上述第三類的公務員,也就是考錄或聘用的,只要每年考核合格,會得到正常晉升和加薪,也不會輕易被辭退,十分穩定,也是真正的“鐵飯碗”。


這類群體佔有公務員隊伍的絕大多數,他們是維持國家運轉的具體工作者,是真正的業務型人員。而且,以美國和發達的歐州國家為例,這一類公務員甚至不參與政治,任何高層的政壇更迭與他們無關,也不會影響到他們穩定的收入。

正是有了這樣一群實際維持國家正常運轉的公務員隊伍,無論總統或部長等高級官員怎麼換,國家也不會癱瘓。最為誇張的是,前幾年,比利時王國曾經有一年半時間沒有首相,但國家該怎麼發展還是怎麼發展。

還有一個很關鍵,就是法制的健全和依法治理。無論是總統或部長,都必需在法律的框架內行駛權力,哪怕是一個沒有任何從政經驗的人,只要他在這個位置上,就有一套法律規定他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如果有人不聽使喚,也會有議會或輿論通過監督把他拉回正軌。


華哥雜談


沒有從政經驗,但是,他原本就是一個成功人士,能力就無需領導認可的,而是老百姓認可就可以了,差別就在這裡


孤獨的狼23339025


中國曆朝歷代無能的皇帝,甚至是幾歲就當皇帝的,妨礙國家運轉了嗎?這還是獨裁體制!

而西方資本主義制度歷經幾百年進化早已成熟,政府機構在完善的法規制度下以及大批訓練有素的公務員操作下完全能夠保證日常工作的正常運轉。

選舉領導人的過程實際是國家各個政治勢力對國家前進方向決定權的角逐,這種情況下,被選舉人的作用主要是吸引普通民眾的注意力,所以長得漂亮,會說話,投其所好最重要,這些人更象是金字招牌!而且所謂平民出身的還有減少階級矛盾的效果,但實際呢,甭管誰上臺,大的原則問題是根本不能改變的!

看看美劇《紙牌屋》就可以看到,管你什麼領導人,就是各個利益集團各種大小利益的交換,領導人只是擺設。除非領導人本身就是利益集團的領導人,否則想做大的改變,幾乎沒有可能!


步驚雷37


西方的制度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如果執政黨政府不能很好的為民眾服務,民眾選舉時,就會將他趕下臺。


木目禾禾


只要抱著為國為民服務的心都能勝任!不要像某東方大國培養一個局處級幹部投入成本比飛行員都高,但培養的有幾個不是貪官?總體來說是制度出了問題!


冀上布衣


西方是法治,是以法治國,有的是條條框框,照條條框框辦事,沒有就立,所以失誤很少,最高領導人不能拍腦殼。


等閒白了少年頭w


在西方國家,沒有從政經驗的人可以直接做市長、省長/州長、部長、乃至一步登頂做總統/總理。這一目前在歐美普遍實行的做法,來自古希臘的民主政治傳統。



在古希臘的雅典城邦誕生了世界上最早的民主政治。公民開會直接選舉執政官及其他政府官員,雅典公民達到規定年齡,都有資格受選,沒有學歷、財產、從政經驗等條件。公民有義務參會並投票決定城邦諸多公共事務,需要作為陪審員審判大小案件等。民選執政官等每年要接受多達十次的審查,一個人起訴兩個人附議,法庭就要審理……

雅典公民的主要任務,應該說他們的本質工作,就是參加各種各樣的會議。以致天性好動浪漫的雅典公民對那些大大小小的會議深惡痛絕,他們更喜歡到集市,到競技場,所以會議召集人只好派人拿著一根沾滿紅顏料繩子,到集市上“召集”公民去開會,即用紅繩“鎖”你去開會。一旦被抹紅,如果再不去開會,就是違法啦。



在雅典大約三十萬人口中,真正擁有公民權的僅僅佔總人口的1/10,女性、孩子、商人、外國人和奴隸自然都不在公民之列,也就是說古雅典民主政治僅是極少數具有公民權的男性享有的權利。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當家作主”的政治制度,而且古雅典是一個奴隸制城邦。延續180年的古雅典民主的理論與實踐為近現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礎和最基本的範式。

由於這個歷史淵源和基礎,在現當代民主國家,財政部長不需要是財經方面的專家,國防部長由文職人員擔任…… 國防部長並不涉及到具體的軍事指揮問題,這些問題由各級專業人員去處理。部長的主要職責是和專業人員一起做出決策,或貫徹最高層的意志。

有人說,中國歷史上不也是要麼直接任命,要麼通過科舉,從一個毫無經驗,或書生直接去當官嗎?中國古代雖然是通過科舉制度等手段“直選”官員,但在秀才之後的學習中有許多“治國平天下”的內容,在中了進士以後一般會先做個沒有重大責任的差事,如翰林院編修之類,沒聽說哪個書生中了狀元后第一個任命就是總理大臣,或統領一個大區的軍隊,或做一個部的部長,連直接做一個知府的都極為罕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