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品質與氣象條件關係密切

多年調查研究表明,城市空氣質量好壞與季節及氣象條件的關係十分密切。在冬季採暖期,北京市和北方許多城市的大氣汙染元兇是燃煤煙霧,其次是汽車尾氣,兩者的共同作用使空氣汙染更加嚴重;而在非採暖期,則以大量的機動車尾氣和懸浮顆粒物汙染為主。相對於每週或每天而言,當汙染源排放量沒有大的變化情況下,風、雨、氣壓、溫度等氣象條件直接影響空氣質量的好壞,使空氣汙染指數會有很大的差別。例如1998年9月下旬,北京市不少行人感到眼睛幹,嗓子疼,街面空氣嗆人。這與當時靜風天氣悶熱有密切關係。首先,大氣逆溫現象直接影響大氣汙染物的擴散。逆溫是空氣溫度隨高度增加而增高的大氣垂直層結現象。一般來說,冬季逆溫層較強較厚,維持時間較長;夏季則相對偏弱。通常在晴朗微風的夜間有逆溫現象存在,使低層大氣比較穩定,非常不利於汙染物擴散。太陽出來後,隨著地表溫度的升高,使逆溫層逐漸消失,大氣湍流混合和垂直對流加強,有助於汙染物質的擴散。 冬天,一場冷空氣過後,特別是其後連續幾天不颳風或只刮微風,人們會漸漸感到空氣汙濁;如果近地面層空氣溼度較大,又常常會有霧相伴隨著。造成這種現象很大程度上與逆溫有關。出現逆溫天氣會加重大氣汙染,危害人們健康,因此,有人稱逆溫是冬天的隱性殺人幫兇。一般條件下,氣溫是隨著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平均每上升100米,溫度約降低0.6度,這樣,大氣低層溫度高,空氣密度小;高層溫度低,空氣密度相對較大,造成了“頭重腳輕”的現象,大氣層結就不穩定容易上下翻滾而形成對流,這樣就會使低層特別是近地面層空氣中的汙染物和粉塵向高空移散,從而減輕在大氣低層汙染程度。可是,在某些特定條件下,比如上述的一場冷空氣過後,卻會出現氣溫隨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現象,導致空氣“腳重頭輕”,大氣科學中稱這種現象叫“逆溫”。發生逆溫的大氣層叫“逆溫層”。逆溫層的厚度可從幾十米到幾百米,它就像一層厚厚的被子蓋在地面上空,空氣不能向上擴散,“無路可走”又向下蔓延,從而加重了大氣汙染。美國美麗的濱海城市洛杉磯,卻被人們稱為美國的“煙霧城”,這是因為每年從8月到10月,洛杉磯有60天左右籠罩在煙霧之中。1943年9月8日,洛杉磯城區被煙霧籠罩了整整一天,使上千人中毒,最後有400多人死亡,一夜之間,草木枯黃,使當時的洛杉磯失去了優美的環境。調查表明,是日益增多的現代化交通工具-汽車排放的尾氣形成了這種煙霧。另外,還由於洛杉磯上空,一年中約有三百天出現逆溫,使這種煙霧形成之後,常常積聚不散。震驚一時的倫敦煙霧事件,與出現逆溫有關。在1952年12月5日至9日這幾天裡,由於冷空氣過後,使得接近地面的空氣溫度比高層空氣溫度還低,形成了逆溫。一連幾天,空氣幾乎靜止不動。當時正值隆冬季節,從家庭和工廠的煙囪裡排出的煙塵散不出去,而且越積越多。在這次煙霧事件中,整個倫敦地區有400多人死亡。在毒霧過後的兩個月中,又陸續有8000多人死亡。

對我國北京以及北方城市空氣汙染影響最大的是輻射冷卻造成的逆溫。秋末和冬季晴朗無風的天氣裡,一到傍晚日落時,地面強烈地向空中輻射熱量,使地面和近地面空氣溫度迅速下降,而上層空氣降溫較慢,從而出現氣溫上高下低的現象,形成逆溫層。又因為冬季晝短夜長,晚上輻射降溫時間長,往往使低空輻射逆溫層更多出現。白天,由於日照增溫不足,使逆溫層終日難以破壞,所以人們常會見到大氣汙染物整天覆蓋著地面,特別是在城區,天空總是灰濛濛的。北京1999年11月中下旬裡有幾天大氣汙染指數升高在很大程度上與這種逆溫有關。一般來說,我國北方城市冬季常會出現逆溫天氣,導致空氣汙染比其它季節要嚴重得多,而且一天中,由逆溫造成空氣汙染的高峰時間一般在清晨日出前後或傍晚以後,因此,遇有逆溫天氣出現時,要調整自己的戶外活動和開窗通風時間,即最好不要進行室外活動,以免吸入有害的汙染物。還要避開空氣汙染高峰時間開窗透氣,以免使受到汙染的室外空氣進入室內。

空氣質量與氣象條件關係密切

  近10年來發現,逆溫層下的人極易患病,醫院病人死亡率比平時高,因此平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 留心當地氣象變化,注意收聽天氣預報,如預報該地有霧、靜風或微風,氣溫突然升高,就預示著逆溫天氣的來臨。

2、 在有逆溫層天氣時,醫院、家庭病房要打開空氣淨化器。因為有害有毒氣體排不出去,堆積在地面的汙染物危及患者的心肌功能,導致呼吸和血液循環系統梗塞。

其次,與風力大小有關。經驗表明:汙染濃度與風速平方成反比,與汙染源排放強度成正比。通常風速越大越有利於空氣中汙染物質的稀釋擴散。而長時間的微風或靜風則會抑制汙染物質的擴散,使近地面層的汙染物質成倍地增加。

但也有例外情況。在我國冬春乾燥季節,幾乎每年都有強大的西北風席捲整個北方甚至南方廣大地區,將內蒙古和黃土高原的大量地表泥土沙粒帶到空中,形成大風浮塵、揚沙或嚴重的沙塵暴天氣,使得天空呈現土黃色或漫天昏暗。如去年4月中旬在我國出現的一次典型沙塵暴天氣,經過華北上空時還夾雜著黃泥雨,這時所監測到的懸浮顆粒物嚴重超過國家標準。

第三,與雨雪有關。自然降雨、降雪對空氣汙染物能起著清除和沖刷作用。在雨雪作用下,大氣中的一些汙染氣體能夠溶解在水中,降低空氣 汙染氣體的濃度,較大的雨雪對空氣汙染物粉塵顆粒也起著有效的清除作用。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當前空氣中的雨水已經不很乾淨。降水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硫等氣體混合溶解會形成酸雨,則是大氣質量差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再從季節角度來說,由於冬季北方降水較少,氣候乾燥,颳風天氣較少,光照較弱,日照時間短,逆溫層最奪取,且溫度較低,大氣對流不活躍等不利於空氣中汙染物質擴散的因素較多。夏季由於太陽輻射很強,大氣對流活動旺盛,逆溫層的生成存在時間縮短,且降雨天氣較多,降雨量很大,對汙染物質清除作用明顯,使空氣汙染程度相對減輕。因此,在北京等地環保部門發佈的每週空氣質量報後面都附有該周的氣象情況介紹。因為空氣質量與氣象條件密切相關,所以你居住的地區的空氣質量是否符合標準,它們每天,每個季節都在變化。你不但要注意汙染指數的逐日變化,還要掌握他們的平均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