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新人紅色傳人——記龍巖支隊警勤中隊維修能手李兵

時代新人紅色傳人——記龍巖支隊警勤中隊維修能手李兵​近日,一張李兵修車的照片在龍巖支隊官兵裡引起強烈反響,大家紛紛在支隊強軍網上點贊,有的在評論區裡留言“大寫的人”,還有的寫到“時代先鋒,紅色傳人,向李兵班長致敬”。

炎炎夏日,警勤中隊營區裡一片寧靜,汽修間裡只聽到一陣“叮噹、叮噹……”的敲打聲,忽然一個滿臉油汙的人影從東風車下爬出來,除了身上的警銜,還能讓人認出他之外,再也沒有其他更多明顯的標識,這就是李兵。

李兵,2002年12月入伍,是龍巖支隊勤務保障大隊警勤中隊的一名汽車修理兵,也是一名6歲女孩的父親。曾多次被評為優秀士兵、優秀士官和優秀共產黨員,3次榮立三等功,受到各級領導的褒獎和戰友們的肯定。

啟航新夢想,甘當追夢人

來部隊之前,他怎麼也沒想到自己居然會成為一名汽修兵。初中畢業的他,因為家庭比較困難,妹妹又在讀書,僅靠父母辛勤勞作養家餬口,便自動放棄了學業。與隔壁鄰居學起了修車技術,這一學就是三年。

李兵的名字中帶有一個“兵”字,可能從他出生起,就和部隊結下了不解之緣。來到部隊後,根據組織安排,他又幹起了汽車維修專業。曾經在地方上學過汽車維修,這讓他上手特別快,但這也讓他有很多困惑“我在家裡就是幹汽修,來到部隊還是幹汽修,那當兵的意義在哪裡?”他經常這樣反問自己。

福建依山靠海,是颱風襲擊的重災區。有一次,超強颱風即將登陸福建,深夜裡,警報響徹支隊營區。為了檢驗支隊官兵應對臺風來襲的能力,值班首長拉響了警報,一時間,寂靜的夜忙碌了起來,裝載物資的,集合部隊的,而李兵也跟著汽車班的戰友們在檢修車輛。出發時間到了,所有車輛同時啟動開向集結區域,可是,還沒有開到一半,一輛東風車就拋錨了,這次演練行動宣告失敗。演練雖然失敗,卻讓李兵找到了新的人生價值。部隊車輛運行不好,在關鍵時刻拋錨、掉鏈子,部隊就不能完成搶險救災任務,保衛人民也就無從談起。“一樣的工作,不一樣的使命”,在當年的述職報告中,他寫到。這讓李兵揪著的心放了開來,這也為他施展才能,實現人生目標打下了基礎。經過努力,2005年9月,李兵獲得了前往武警鄭州指揮學院學習汽車維修技術的機會。

勤奮+謙虛=榮譽

“李兵,1分45秒”,2007年,剛從軍校畢業回來的他,參加了該年總隊舉辦的後勤崗位大比武。

參加後勤比武前,支隊在該項目中已經多年未取得名次,而他又剛從軍校學成歸來,支隊官兵對他寄予厚望,他身上的壓力可想而知。“當時接到任務的時候,腦袋有點懵,自己一下子就要代表支隊去參加總隊比武了,要是比不好,那不是給支隊丟臉嗎?”

壓力往往伴隨著動力產生,在接到任務後,他給自己制定了一個魔鬼訓練計劃。除了落實中隊一日生活制度外,經過中隊允許,他每天中午都在車場,與發動機為伴,到了晚上,學習理論。有一次,中隊指導員夜間查房,他發現李兵床上被子疊的好好的,問過哨兵後,發現也不知道情況。他心頭一驚,這個年輕小夥子不會做什麼違規違紀的事情吧?他趕緊叫醒隊長,兩個人圍著支隊營區找,當走到車場時,隊長看到一點細微的燈光在晃動。他邊叫著指導員,邊往燈光處跑去。走進一看,原來是李兵正躺在車底下,打著微亮的手電,在研究發動機構造。隊長、指導員眼神在瞬間的對視後,便悄悄的離開了車場。

憑藉著這股不服輸的勁頭,在總隊第一次比武中,李兵有驚無險的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由於家庭原因,他沒能參加總隊2008年舉辦的比武,但在接下來的2年比武中,他都拿到了第一名,並分別在2009年和2010年連續兩次榮立個人三等功。勝不驕,方顯衛士品質。在對待榮譽和成就上,李兵有著他自己的見解“曾經有一位關心我的老領導教育我:人要取得成就,就應該把已取得的榮譽藏起來,不斷地去追求更高的榮譽”。

進入新時代,部隊車輛裝備更新換代加快,支隊先後配備了新型救護車、防爆巡邏車、綜合指揮車等各種專業車輛。為了使自己修理技術跟上部隊車輛裝備的步伐,他自費買來焊、電、油漆、機修等方面的專業書籍,潛心研究技術,先後自學了《轎車維修教程》《汽車電器維修》《汽車傳感器檢測維修》等課程,並虛心向當地汽修師傅求教。最終,他熟練地掌握了支隊所有裝備車輛的修理技術,並摸索出了“看、聞、問、聽、摸、切”等故障排除六步法,極大的提高了汽車維修保養能力。

堅守本心,從一而終

有一手好技術更需要一顆踏實的心,李兵兢兢業業的把部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來幹。地方汽修店老闆多次表示,只要他退伍,一定給最好的待遇,但是他都沒有動心。他始終紮根在部隊,把部隊當家,把部隊的建設當成家事來做。

在部隊自建過程中,他主動參加機關、基層“四配套”建設,為支隊節約上百萬元經費。2017年,由於沒有現代化的籃球場,支隊機關營區幹部戰士在打籃球時容易扭傷。支隊黨委把建設機關營區現代化籃球場,提上了議事日程。經過前期調查瞭解,發現支隊現役水電工和汽車修理工李兵能完成大部分建設項目,而部分項目經過地方人員簡單培訓也可以完成。因此,支隊按照“花小錢辦大事,不花錢辦成事”的理念,決定自建籃球場。

無論是驕陽酷暑,還是綿綿細雨,我們總能看到李兵堅守在籃球場工地。雖然已經是第15年的老兵,但是每當有和泥漿、搬建材、砌磚塊的工作,他總是衝在第一個。同在自建小組的支隊水電修理工卿輝講到“2011年,當我剛走上水電工崗位的時候,李排(之前做過駕駛排的代理排長,久而久之大家都習慣了尊稱他為“李排”)就已經是支隊汽車修理、水電維護的一把好手了,那個時候他就是幹什麼活都搶著幹,做事情也總是第一個帶頭做,這次聽說是他參加籃球場自建,我和支隊另外2名水電工便主動請纓,協助李排完成這次任務。”一天,晚上收工後,天氣異常悶熱,早已習慣福建氣候的李兵,感覺可能會有大暴雨,當時籃球場的水泥剛剛澆上,又不能立刻蓋上帆布。戰友們都說李兵多心了,白天還大太陽,晚上不會下雨的。在幾名戰士的推搡下,他回到了宿舍。

凌晨2點,雷電不斷,平日裡躺在床上就打呼嚕的李兵,今晚上怎麼樣也熟睡不了,戰士們一直不聽李排的呼嚕聲,也睡不熟。中隊樓前的大樹在狂風中瘋狂的搖擺,躺在床上的李排蹭一下跳起來,叫醒隔壁鋪的小戰士,拿著衣服,帶上帆布就往籃球場方向跑去。睡得迷迷糊糊的戰士們,都爬起來了,機警的戰士跑到警官宿舍報告,中隊幹部立即起來,組織部隊緊跟其後,往籃球場跑去。一道道閃電像離弦之箭直射天空,在黑夜裡勾畫出一道道美麗的折線。雷聲越來越密集,中隊幹部指揮著李兵和趕過來的人員快速打開帆布,用磚頭在水泥地板四個角落,搭起高出地面的平臺,並將帆布蓋上,而後迅速拉緊,壓好邊。就在帆布蓋完後的一瞬間,瓢潑大雨傾盆而下,戰士們快速向營房跑去,只有李兵還在做著最後的檢查,生怕帆布也擋不了這雨。支隊領導都把李兵當作寶貝,有一次,主任問李兵如果轉業了,接下來的生活中有什麼打算?“當一輩子兵不太現實,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在部隊一天,就要好好幹一天。如果哪天離開部隊了,打算開個修車廠,繼續發揮特長,為人民服務吧!”李兵說道

一個典型就是一面旗幟。駐守在閩西紅土地上的龍巖支隊,賡續紅色血脈鑄魂育人,傳承紅軍精神,弘揚老區傳統,堅持戰鬥力標準,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像李兵一樣的典型和楷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