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犬科動物打不過貓科動物?如果是,是因爲什麼?


首先糾正一下題主的一個錯誤:獅子也屬於貓科動物。

狗和貓都是人類的寵物,一般情況下狗都是可以完虐貓的,喜歡養寵物的人都知道貓通常都是被狗欺負的對象,所以如果說狗打不過貓,相信的朋友恐怕不多,但是如果說犬科動物打不過貓科動物,這話卻是沒毛病的。


家養的寵物狗可以暴揍貓,是因為狗的個子通常都比貓大了好幾倍,很多都在十倍以上,將兩種不同體型的動物放一起比較,實際上是不公平的,如果狗像貓那麼大,或者貓像狗那麼大,把兩者放到一起,那麼狗就不會是貓的對手了。


這裡就不再說那個加拿大貓一分鐘內連揍七條比特犬的例子了,因為有其特殊性,單講同體型的狗和貓比較,和狗的體型差不多的貓科動物是猞猁(個頭比貓大點比狗小點)和豹子等動物,狼也屬於犬科動物,那麼讓野生的狼和野生的猞猁與豹子去打,單打獨鬥的情況下狼是不會佔到便宜的,特別是豹子,很輕鬆就能把狼給獵殺掉。

最大的貓科動物是老虎和獅子,沒有同體型的犬科動物可以和它們比較,但是即便有的話,也不會是它們的對手,因為貓科動物其實是所有哺乳動物種類中身體進化得最完美的,其身體的柔韌性、敏捷度、力量和嘴巴的咬合力都在其他動物之上,而且打鬥的時候還可以用上前肢,掌擊力量相當重,上面還有利爪如同鐵鉤,可以將對方撓傷。



相對而言,犬科動物的打鬥主要靠嘴巴咬,身體的柔韌性、平衡性和敏捷度都不如貓科動物,同體型的犬科動物和貓科動物打鬥的話,犬科動物是沒啥勝算的。


也許有的朋友會說,鼬科動物身體柔韌性更好,敏捷度不下於貓科動物,比如平頭哥(蜜獾)勇猛無比,不是在打架就是在趕往打架的路上,但敢打不代表會打,《孫子兵法》有云“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和明明打不過的對手去搏鬥,不過是找死罷了!貓科動物不會犯這樣的錯誤,它們的捕獵和搏鬥通常都是量力而行,所以貓科動物很難適應環境。而在身體條件上,其實鼬科動物還有一大缺點,就是四肢太短小了,其身形不如貓科動物更加的勻稱完美,這讓它在打鬥的時候基本上也只能靠嘴巴咬,所以鼬科動物和貓的體型差不多大,但不少鼬科動物其實是野生貓的捕獵對象。


科普大世界


確實是這樣,畢竟貓科動物被稱為最完美的獵食者。在很多方面貓科動物都比犬科動物優秀。

首先,貓科動物的身體構造就比犬科動物更利於單兵作戰。貓科動物身體的肌肉構造就更具有力量,而犬科動物身體的肌肉構造更偏向於食草動物的肌肉。憑藉更加強壯有力的肌肉,貓科動物的爆發力比犬科動物大得多,東北虎的奔跑速度在72km/h以上,獵豹的速度115km/h以上,而跑得最快的狗靈緹的速度60km/h,藏獒速度只有40km/h,所以犬科動物的速度整體若於貓科動物。

速度決定了能不能追到獵物,而追到獵物後的作戰方式貓科動物也比犬科動物厲害。因為貓科動物的爪子一般比犬科動物的爪子更鋒利,而憑藉更快的速度,貓科動物對獵物造成的衝擊力更大,而且貓科動物可以用整個身體發力撲倒獵物,再用牙齒咬死獵物。而犬科動物只會用頭頸力量咬住獵物進行撕扯,所以犬科動物一般都是群體行動,而貓科動物的單兵作戰能力更為突出。

在撕咬獵物的時候,咬合力起了決定性因素。東北虎咬合力達到了1100磅,獅子咬合力1000磅,美洲豹1250磅,依靠速度取勝的獵豹咬合力也有330磅,而犬科動物咬合力最大的北美大灰狼達到了700磅,但是整體性上來說犬科動物還是稍有遜色。

靈活性也是貓科動物一大優勢,從我們平時養的家貓就能看出來。貓飛簷走壁在各種危險地方來去自如,而狗一般就只會在地上跑。狗打架就非常單純的用嘴互相咬,而貓打架還會用上爪子,以及靠強大的敏捷性協調自己的身體做出一些複雜動作。

同體型下貓科動物比犬科動物厲害得多。貓科動物裡面也就只有家貓能被我們人類作為寵物飼養,要是再大一點,我們人類就駕馭不了了。因為短跑冠軍獵豹的體型1–1.5米長,而我們人類飼養的阿拉斯加犬也就這麼長。

所以,貓科動物憑藉身體上的各種優勢,足以打敗犬科動物,成為頂級獵食者。

我的回答就到這裡,歡迎大家幫我指正或補充!


冷夏cs


犬科最大的就是狗了,而貓科獅子老虎體型是狗的好幾倍。當然打不過 但是說狗打不過貓就是純扯。那得看什麼狗。至於獅子,雖說獅子已經進化成最高級的貓科動物群居生活了。但是還沒達到到犬科這個級別。他們的狩獵戰術完全沒有狼那麼井井有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