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錯之死:人才該何去何從?

晁錯,潁川人,西漢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和政論家,深受文景兩帝的信任和器重。景帝前元三年,御史大夫晁錯為從根本上解決中央集權與諸侯割據的尖銳矛盾,消除王權對皇權的嚴重威脅,鞏固大漢王朝的封建統治,建立千秋功業,向漢景帝上書《削藩策》,建議削奪諸侯王的封地,收歸漢廷直接統治。

景帝為實現大漢王朝的長治久安,採納了晁錯的“削藩”建議,於是,開始“削藩”。

晁錯力主“削藩”,無疑是忠於漢室、維護漢王朝封建秩序的正確政治主張。景帝通過“削藩”,使絕大多數諸侯王國僅領有一郡之地,諸侯王國領郡由高祖時的42郡減為26郡,而中央直轄的郡由高祖時的15郡增加至44郡,實現了“強幹弱枝”的目的;

朝廷“令諸侯王不得復治國”,收回王國的官吏任免權,取消“諸侯皆賦”,僅保留其“食租稅”,並且收奪鹽鐵等利源及其有關租稅,使諸侯王已經不再具有同中央對抗的物質條件。

晁錯之死:人才該何去何從?

施行“削藩”之策,切實強化了國家統一和中央集權。然而,力主“削藩”的功臣晁錯,在“削藩”的鬥爭中,卻被冠以無臣之禮、大逆不道的罪名,被景帝誆騙去上朝,腰斬於長安東市。

這是一件至今令人扼腕的大冤案。

經過秦末戰亂,直到漢文帝時,天下仍然沒有發現倖存的《尚書》。後來,聽說山東濟南伏生是秦朝博士,以研究《尚書》見長.只是已經九十多歲,年老體衰,不可能將他徵召入京,於是漢文帝下令太常寺派人前往濟南向伏生學習。

晁錯榮幸地接受並很好地完成了這一使命。文帝很高興,便一再提升他的官職。一直讓他做了年薪八百石的太子家令。

這個官職雖然不是很大,卻讓晁錯有機會接近統治中心,尤其是憑著他的博學善辯得到了太子的信任。太子府裡的人稱他為“智囊”。他還多次上書給漢文帝建議削弱諸侯勢力,改定不合時宜的法令。文帝雖然沒有采納他的建議,但是很欣賞他的才能,於是又提升他的官職。

在太子府供職期間,太子對晁錯的政見極為讚許,不過,也引起了朝中大臣袁盎等人的反感,大概是不喜歡他這樣職淺位卑的人與聞朝政。

文帝死,太子即位,是為景帝.景帝一上臺,便提升晁錯為內史,並對他言聽計從。景帝的寵幸,引起了A}相申屠嘉的嫉恨,只是沒有打擊晁錯的機會。後來,晁錯為了出入方便,把他供職的太史府南垣鑿了一道門。

申屠嘉聽說了,十分生氣,就想以此請旨誅殺晁錯。幸好,景帝沒有怪罪晁錯,反而為他辯護.申屠嘉憤恨並生,竟因此一病不起。不久,晁錯又升為御史大夫,在朝廷的地位也因此更加為人矚目.

為了維護統一和鞏固中央集權,晁錯上書景帝,建議“削藩”,就是要減少諸侯王管轄的地盤,削弱他們的權力,諸如煮鹽、鑄錢、任免官吏等特權.景帝把晁錯的建議交給公卿列侯和宗室討論,無人敢於反對,只有將軍竇嬰出面提出了不同意見。

晁錯之死:人才該何去何從?

因此,竇嬰與晁錯之間便產生了隔閡。諸侯王聞訊,一個個對晁錯恨之入骨,喧譁議論,沸沸揚揚。晁錯的父親不放心,特地跑到長安,責問晁錯。晁錯解釋說:“這是預料之中的事。但不削藩天子不尊,宗廟不安。”他的父親看他態度堅決,便嘆息說:“劉氏平安了,可是晁錯氏卻危險了。”於是飲毒藥自殺。

不久,以吳王劉澳為首的七個諸侯王經過充分準備和周密謀劃,以“誅晁錯,清君側”為名,發動了叛亂戰爭,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七國之亂”。

當初,袁盎曾經擔任過吳國國相,深知吳王早有反心,但為了保全自己,便屢次向朝廷報告說吳王不會造反.投桃報李,劉澳也就厚待袁盎,晁錯擔任御史大夫期間,曾派人審理過袁盎收受吳王財物一事,核實後報景帝同意,下詔免去了袁盎的官爵,貶家為民.

晁錯還準備提審袁盎,以獲取他在擔任吳相期間的信息。

袁盎大驚,連夜訪問竇嬰,請他通融,要求面見景帝.經過竇嬰的努力,景帝終於召見了袁盎.因為袁盎曾為吳相,景帝便開門見山地間他對昊楚七國之亂有何看法.衰盎認為不值得優慮。

他分析說:“吳國煮鹽、鑄錢,財富倒是不少,但並沒有人才。吳王身邊所謂豪傑之人不過是一群無賴子弟,亡命奸人,絕難成什麼大事.景帝問他有什麼退敵良策,袁盎要求屏退左右。景帝照辦了,但留了晁錯。

衰盎堅持說:“我說的計謀,人臣不得與聞”意思是連晁錯也要退下。

晁錯只好迴避到東廂房去。袁盎這才說:“吳楚之間互相通信說,高皇帝分封子弟,以捍衛朝廷,現在賊臣晁錯藉故指責諸侯,剝奪他人土地,所以才以反為名,想殺了晁錯,恢復他們的故地。如今陛下只要殺了晁錯,赦免吳楚七國,恢復他們原來的地盤,朝廷兵不血刃就可結束這場戰亂.”

景帝沉默了好大一會,最後還是接受了袁盎的建議。

晁錯之死:人才該何去何從?

接著,景帝一面拜袁盎為太常,準備出使昊楚,一面派人將晁錯殺死於長安東市。按照慣例誅殺官吏,應當先脫去他的官服官帽,但景帝退敵心切,便讓晁錯穿著上朝的官服受死。

這就是“朝衣棄市”並且不準收屍,以便傳信於叛亂諸侯。就這樣晁錯為了漢朝的江山,終於被他最信任的人下令殺死了。

晁錯死後,吳王劉澳等並未停止軍事進攻而且氣勢更加囂張。當時景帝召見一個從前線回長安的官員鄧先,說:“晁錯被殺的消息傳出後,昊楚退兵沒有?”

鄧先說:“吳王造反,蓄謀已久.如今以反削地為由,以誅晁錯為名,其實用意決不是一個晁錯。晁錯擔心諸侯強大,朝廷無法控制,因此建議削諸侯之地以加強朝廷的地位.這是利及萬代的好事,可是計劃剛剛實行,卻受到如此酷刑。這樣做,內堵忠臣之口,天下士不敢再說話,外為諸侯報仇助長他們的氣焰。我為陛下這樣做深深地感到遺憾。”

鄧公的回答,使弱智的景帝更加悔恨,更加覺得對不起晁錯。造反的軍隊不僅沒有罷兵,而且更加變本加厲。景帝殺晁錯,無疑給這些諸侯打響了軟弱無能的信號。主弱臣強,乘虛而入,確實不是一件好事。景帝默然良久,如從夢醒。

像晁錯這樣一個有膽有才的忠臣,竟“衣朝衣斬東市”,雖然他“為人峭直刻深”,就連從潁川趕來勸說他的父親,也改變不了他的心志,雖然他得罪了朝中很多大臣,但正如之前有個企業家所說:能臣干將反而是最需要保護的,因為會有人嫉妒他。

你幹得再好,再為企業著想,你終歸是外人,現在企業上班,雖不至於殺頭,但那些熬夜加班為公司奉獻身體的同志們,悠著點吧,熬夜累死猝死的新聞現在還少嗎?需要裁員時,公司肯定會毫不留情的,才不會顧慮你的貢獻。

除非你有股份,或者有屬於自己的能源源不斷供水的“井”。

看來,人才不是金子就能發光的,關鍵看主宰你命運的是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