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庭部門槓桿率已經超越美國!房價還跌的起嗎?

摘要:到底花多少錢買房才安全?

近日,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陳彥斌在中國宏觀經濟論壇上指出:“以家庭債務/家庭可支配收入測算,中國家庭部門槓桿率高達110.9%,已經超越美國。”

110.9%,這個數據比以往公開的居民部門槓桿率高了不少。此前也有不少報道認為我國居民部門槓桿率過高。據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國家資產負債表研究中心張曉晶、常欣、劉磊的研究,我國居民部門加槓桿,呈現加速態勢:1993—2008年,由8.3%上升到17.9%,15年(增長)不到10個百分點;2008—2017年,由17.9%上升到49%,9年上升了31個百分點,年均增幅近3.5個百分點;近兩年年均增幅更是達到4.9個百分點。儘管如此,依然普遍認為我國居民有加槓桿的空間,包括上述三位作者。最直接的理由是,2017年我國居民債務餘額雖然有40.5萬億,但居民現金與存款相加仍有70.9萬億,遠超貸款餘額。對此,槓桿遊戲不敢苟同。就像耶魯大學終身金融學教授陳志武先生在其著作中提到的,中國居民的債務情況,隱性債務較多,難以統計,比如買房向親友的大筆借款等。實際上,我國居民的槓桿率肯定是比公開的數據要高不少。當然,槓桿還是得加,不然怎麼撬動財富。目前,家庭債務主要是房貸和消費貸。80後、90後已經從父母輩儲蓄過日子的時代,進入到了借錢過日子的時代了。甚至吃個飯都用花唄。借錢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裸奔”著還大量借錢。根據央行公佈的數據顯示,5月居民貸款增加了6143億元,比當月居民存款增加值多了近4000億元。而今年,除了2月份(春節期間),每個月,居民貸款的增加值都比存款增加值高。我國居民部門槓桿率從20%上升到50%以上用了接近40年時間,而中國只用了不到10年。美國人的貸款多用於消費,我們則多用於買房……如何防範家庭債務?不同的專家說法不一樣,有人說要至少留足6個月的生活費。為什麼是6個月,不是3個月或10個月?蜜妹翻閱資料才發現,這是對照美國的國情。美國規定領取失業金的期限是26周左右,所以人家是要準備6個月的生活費。而我們考慮家庭債務風險的時候,其實主要是房貸。槓桿遊戲一直覺得,剛需族就該早點買房,不要去聽什麼專家意見等著樓市崩盤了。說直白一點,較大體量的城市,在沒有外力的情況下,相關方已經默認其高房價。通過高房價,抵禦資本外流壓力,解決債務可持續,實現基建的升級,完成更大城市化。對於個人也是一樣,相關方面希望通過房價實現部分人群的財富增值,而且是絕大部分有房的群體,希望他們都獲得這一溢價,讓這個社會有更多利益共同體,社會更穩定。通過調控、資金和板塊的輪動,一二線的人都房子溢價了,三四線也分享到這一好處。然後大家都很開心。自然,房地產相關的行業也開心,經濟也取得穩定。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套現。現在的招就是穩定高房價,慢慢拆彈、慢慢調整經濟,通過時間換取空間。這步棋當然不是完美無缺,怕的就是外力過大。那到底花多少錢買房才安全?關鍵還是要看你能承受的債務水平和你想要保持什麼樣的生活水平。配備和房貸同樣數額的意外險、醫療險。預估下自己的收入,能承擔的借款總額,再確定買什麼樣的房子。至少預留一筆隨時可以支取的錢,應對日常家人生病和短期的生活費。而旅遊、奢侈品做好預算,保證還貸和日常開銷之後,再考慮吧。要說走就走的旅行,就不要同時奢望緊緊抓住安全感了。至於我們房價到底能不能控制住?頂層看宏觀背景、貨幣政策。如果外部因素造成全國都處於穩定、下跌通道,這個城市很難獨善其身。大趨勢就是大趨勢,不是誰可以隨便扭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