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讀了30本書,高效閱讀的祕訣只有一個

為何要高效閱讀

在互聯網和自媒體風行的時代,我們周遭的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比如房價瘋了似地飆漲,有初入職場迷茫不前的小夥伴,中年危機層出不窮…..很多人都有著各種各樣的焦慮,於是想方設法提升自己的學習力,豐富和優化自己的知識結構,但大多數人都因為沒有時間,沒有精力,方法不對等都在學習的路上半途而廢。

最近,讀了不少關於關於“高效閱讀”的書籍,經過分析和總結,我發現了想要掌握高效閱讀的方法,就只有一個秘訣,那就是深入剖析自己的閱讀目的。閱讀目的分為大方向和小方向,大的方向包括年度閱讀目的,小的方向需要落實到每一本書。

以下是我做的18年的閱讀目的。

如何高效閱讀:

對成人的學習來說,學習的中心應該是學習者自己,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對書中知識進行反思之後的智力發展,所以對於成年人的閱讀來說,致用性圖書類是我們要去閱讀的領域。不同的領域有不同的讀書方法,對於致用性的圖書,做好閱讀目的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在大巖俊之的《實用性閱讀指南》中,作者用一個章節的篇幅來闡述了做好閱讀目的的重要性的,明確讀書目的,知道自己“想從這本書裡得到什麼”,再去閱讀,這樣就能“集中火力”,更容易找到想知道的答案。

所以在進行閱讀之前,我們需要做一張關於閱讀目的的表格,日本作家渡邊康弘在著作《高效閱讀》裡明確指出“我們的大腦在運轉時,如果毫無目的就會一直保持”無所事事”的狀態。但是,一旦有了一個“明確的目的”,那一瞬間就會為了達成“目的”而主動開始地索索必要的信息。

比如我在閱讀趙周老師的《這樣讀書就夠了》時,我做了以下的閱讀目的分析。

有一些小夥伴們,如果不知道自己的閱讀怎麼辦呢?在這裡我和大家分享一下,關於如何找到自己閱讀目的的方法:

【1】缺什麼讀什麼

這需要對自己有一個全面的瞭解,掌握自己目前的整體情況,比如我給自己今年定了讀300本書的目標,那麼我目前需要做的就是找到快速閱讀的方法,從而提升自己的閱讀速度。

【2】為解決問題而讀書

你想要自己能夠寫得出一手好文章,那麼首先你就需要去學習完整的寫作體系,熟悉和掌握寫作流程,然後,在讀書的過程中,根據自己文章的需求,找到與之相關的案例或者觀點,放到自己文章做論證,通過掌握寫作技巧和大量的輸入,鍛鍊,最終自成風格。

【3】為改變思維而讀書

“理論指導實踐”,如果你覺得自己存在“閱讀盲區”,那麼就需要通過讀書來改變自己的思維,比如你之前什麼書都看,但是看完之後並一無所獲,所以你會更加焦慮和迷茫,這個時候就需要改變自己的閱讀思維,那就是到底是為了什麼而讀書,是為了能將書本知識應用到生活和工作中,還是為了提升文學素養?為了改變自己的閱讀思維,就需要進行相關書籍的閱讀和思考。

以上這三個方面是我在做閱讀分析的時候經常思考的,從閱讀思維到戰術學習。

如果大家覺得以上的方法對於初學者來說比困難的話,那麼看看以下的方法能不能幫到大家(以下的閱讀目的方法來自日本著名作家—渡邊康弘)

1、為什麼會選擇這本書?

2、就作者就在自己的面前,我會問他什麼問題呢?

3、通過閱讀這本書,我最終想要達到的目的是什麼呢?

4、我覺得這本書值得花多少時間來閱讀呢?

5、其中是否有能立竿見影的實用技巧

6、我閱讀這本書的閱讀目的是…..

7、 通過閱讀這本書,能讓我做到……

如果一時半會找不到自己的閱讀目的,大家可以根據上面的方法去嘗試一下,要相信閱讀目的對閱讀的重要性,作為成年人,我們是要通過閱讀來提升自己的學習力,進而改變自己的人生。

做好閱讀目的分析,是為了能讓自己在閱讀的時候避免陷入漫無目的的狀態,從而能夠提高我們的閱讀速度,並且能給自己帶來良好的閱讀狀態,從而形成一個良好的閱讀循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