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現狀與對策思考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推進,祖國南方城市經濟的大力發展,在家務農的年輕人再也待不住了,他們絕大多數都前往繁華的南方城市“淘金”,把孩子留在家中交給祖輩照顧教育,孩子們成為了又一批“留守兒童”,“隔代教育”嚴重影響到他們的健康成長。我校就是如此,我校屬於雙鳳鎮中心校管轄,這裡是地處隆昌縣、內江縣、自貢市大安區三縣交界地帶的農村獨立完小—胡家壩小學,這裡附近沒有廠礦,也沒有旅遊景點,因此這裡的人民要想過上富裕的日子,只有外出打工掙錢。據統計,我校共有248名小學生,其中只有近60名學生的家長一人或二人在家照顧孩子,卻有180名學生的家長雙雙前往廣州、深圳等地打工掙錢,把孩子留給公婆看管,因此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就成了一個難題。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結合我校現狀,對我校留守兒童教育現狀分析和對留守兒童的教育提出我的一些見解。

一、我校“留守兒童”的教育現狀分析

我校“留守兒童”由於缺乏父母的有效監護、家庭的親情溫暖和良好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著下列問題:

1、學習成績不容樂觀

我校留守兒童往往由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看護,他們的文化水平偏低以及文化覺悟不高,導致了留守兒童的成績不好。通過我校留守兒童學習成績的調查發現,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出現兩極分化問題,學習成績好的留守兒童往往是因為他們的監護人對其進行嚴格的管理和指導,讓留守兒童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而學習成績差的兒童,往往是監護人文化程度不高,心有餘而力不足,不能輔導孩子學習,監督孩子按時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

2、學校教育孤立無援。

由於“留守兒童”的父母外出,往往長輩或代管者監管不力或管理失控,因此這些兒童在學校出現問題時,學校難以與家長及時交流溝通,無法形成教育合力,加上農村現在本身就沒有什麼人在家裡,社會教育這個網絡比較疏漏,只是學校單方孤軍奮戰。管理要求過嚴時,很容易與兒童產生對立,也很容易導致他們逃學和輟學。

3、道德品行容易錯位

留守兒童的父母長期在外打工,沒有辦法照顧孩子,大都對孩子產生了比較強烈的愧疚感。於是,他們就用“金錢+物質”的方式來彌補孩子缺失的親情。這極易使孩子滋生好逸惡勞、拜金主義等思想,形成享樂主義和功利主義的人生觀,他們只知道單向接受愛,不知道去施愛,對家人、師長、鄰居、朋友冷漠少情,缺乏社會責任感。再者,由於監護人年齡較大或者是忙於農活,精力有限,對留守兒童物質上給予的多、精神上關心的少,品行上溺愛的多、教育上引導的少,無暇顧及留守兒童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也很難與留守兒童進行思想交流,一般的是放任自流。這樣長期缺少有效的管教,有些留守兒童難免養成了一些壞習慣,對他們將來的健康成長必將是一個嚴重的影響。

4、生活環境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由於農村的基礎文化設施不夠完善,這些地區相應缺乏文化娛樂活動,而一些閒散人員就只有打麻將來消磨光陰,在這一環境中留守兒童容易受賭博風氣的影響,使他們形成不良的習慣。據我觀察瞭解,道路兩旁時而看到打麻將的人群,而且許多孩子就在他們不遠處玩耍,有許多家長甚至給孩子麻將牌玩,教孩子玩,許多孩子就在這樣的環境中學會賭博。再者,農村文化較為缺乏,網吧、遊戲廳及娛樂場所容易使留守兒童沾染上不良習慣。農村的“黑網吧”時而可見,而且沒有牌照,對未成年兒童毫不限制,這些網吧“黑、髒、亂”,裡面大多是一些小學兒童,他們在那裡瘋狂的玩著遊戲,沉迷其中,這嚴重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

二、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的對策性思考

留守兒童的教育是一個大的工程,涉及到社會、家庭、學校的各個方面,需要各方面的合力才能解決好留守兒童問題。在其中最根本的途徑就是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徹底改變農村的經濟狀況,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留守兒童問題。但是問題的解決不是一蹴而就的,現在就三個方面簡單的探討。

(一)社會教育為“留守兒童” 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1、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離不開政府的協調與投入。

政府需要完善機制,增加對農村教育的投入,大力改善農村教育環境,提高對農村教育的重視,改變農村教育落後的現狀。比如,隆昌縣已對部分邊遠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學生近7000人實施了免費免費午餐工程,我們邊遠鄉村的孩子中午再也不用頂著烈日回家返校,大大減少了溺水等事故的發生。

2、整合社會教育資源。

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不只是個人的事,而是要全社會共同關注的大事情,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需要有效整合社會各個方面的有利資源,共同致力於解決留守兒童生存與發展問題。全社會要淨化農村文化市場和治安環境,對農村網吧、遊戲廳和娛樂場所進行嚴密監督。

(二)家庭教育是“留守兒童”健康發展的搖籃。

1.父母要把子女的教育放在頭等重要的位置

父母要把子女的教育放在頭等重要的位置,儘可能地創設條件將孩子帶在身邊,正確處理創收與教育子女的關係,不能以犧牲孩子的成長來換取眼前暫時的收益。在確實沒有條件將孩子帶在身邊的情況下,更要注意與孩子的溝通,常給孩子、監護人、老師打電話,及時瞭解孩子各方面的發展情況,同時也讓孩子時刻感受到父母的關心和愛護,以促進其身心健康成長。

2.提高留守兒童的監護人的認識

留守兒童的監護人要認識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兒童成長的重要性,對於留守兒童不能只是“重物質、輕教育”,讓孩子吃飽穿暖就行了,要儘可能地為留守兒童創設一個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經常與學校的老師聯繫,隨時瞭解孩子的學習和表現,注意教育方式,對孩子進行及時地引導教育,促進孩子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三)學校教育是促進“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主陣地。

1、學校要奉行“一崗雙責”的安全責任理念。

學校所有教職工,除了自己的教書或行政等職責外,都需要主人翁的精神參加到安全文明校園的創建活動中,紮實的落實在實際工作中。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把安全文明教育切實的滲入進去,潛移默化,寓教於樂。

2、建立“留守兒童”的管理檔案

學校為留守兒童建立特殊檔案,對留守兒童分類登記備案,掌握每一個留守兒童的學習與生活情況,不但隨時能與孩子的父母及監護人聯繫,而且對留守兒童的父母及監護人也起到了督促作用。

3、開設一些有針對性的課程

學校應該根據農村留守兒童的特點,開設一些有針對性的課程。如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方面的課程。我校設立了心理輔導諮詢室,由班主任教師或任課教師對留守兒童的各種心理問題進行疏導,幫助他們解決各種困惑,培養其健全的人格,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使其能健康發展。

4、開展各種有益的活動

學校要開展各種文體活動及有益身心的活動,使留守兒童能排解心中的壓力,加強自身的教育。可以請一些德高望重的學者、道德模範或是外出打工的家長來學校作報告,傳遞正能量,以自己的親身經歷教育兒童,培養他們的集體主義精神及積極向上、自強不息的精神。

5、重視“留守兒童”的個別教育

蘇聯教育家加里寧曾經說過“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教育工作者不僅要做好留守兒童知識的傳授,而且要扮演好學生心靈撫慰者的角色,切切實實地走進留守兒童的心靈深處,傾注真摯情感用心去關愛他們,幫助他們。我們要從小事入手,督促留守兒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孩子在成長中與成就感相伴,孩子時刻感受到自己的進步,感受到班級的溫暖更樂意和大家做朋友,消除孤獨感,增強自信心。

總之,我們要調動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資源,關愛留守兒童,把更多的關愛與呵護給這些孩子們,努力形成社會、學校、家庭的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營造出濃厚的關愛留守兒童的氛圍。從細微處做起,用心去愛他們,用情去感化他們,使他們樹立起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培養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