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天上了堂什么样的课?

昨天参加了一天的工作坊,从上午10点到晚上九点,回家太晚所以今天才写分享。

这次工作坊的老师叫Glenn Hartelius,我们一般叫他格兰老师,或者格兰。

我昨天上了堂什么样的课?

格兰是国际超个人协会部长,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Journal of Transpersonal Studies主编,他也是美国多个科学研究项目首席研究员,加州整合学院(CIIS) 博士项目"the Integral andTranspersonal Psychology"创始人,超个人(Transpersonal)和全人(Whole person)心理学领域领军人物。

可能有些朋友觉得挺奇怪的,为什么要去学“注意力”,难道是因为注意力有问题吗?

嗯,是的。

很多人在“注意力”这个层面都有些问题,但是大家可能都没关注到。

举个简单的例子。

我有很多读者都是妈妈,要照顾至少一个孩子,有可能还有两个孩子。

“妈妈的大脑”有一个特点,就是“多重任务处理模式”。

什么是多重任务处理模式呢?

就是说,当一个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他还在处理着别的事情,也许不是着手在做,但是在不停的想,不停的规划,思考,或者和别人说话。

注意力是一种资源,每个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如果一个人在执行着多重任务,他就必须将注意力分配到不同的事情上,但每一件事情上分配的注意力就会减少。

比如你正在看着孩子玩耍,但是心里还在想着我的工作还没做完,今晚上吃什么,是不是又该买什么东西了,或者想打开手机看看新闻……

因为在别的事情上分散了注意力,对孩子的关注就会降低。也许妈妈觉得自己在和孩子一起玩,但是孩子没有感受到全然陪伴。

这个也还没什么,注意力分散还有可能让“陪着孩子玩”的家长忽略掉危险。

但是,集中注意力并不是减少事情就能自然办到的,多重任务若已经成为习惯,即便没有很多事,注意力也会分散到很多事情上,比如忍不住就开始刷手机。

我昨天上了堂什么样的课?

我其实是最近才关注到自己注意力不够的问题。

公号办到现在,事情越来越多,我现在也常常处于“多重任务处理模式”——手上正在做一件事情,脑子里已经想着好几件事情了。

这种情况不仅影响我工作品质,还带来了焦虑感

我自己感觉“多重任务处理模式”是一种内耗比较大的方式,但是这种内耗并不会在短期内显现,但长期消耗会让人焦虑又倦怠。

我大概知道是注意力上出现的问题,但是我自己对“正念”、身体关注这一块的了解比较少,去年开始健身,跟着教练学过一些呼吸法,但是对自己身体调节和控制上,基本还只停留在运动层面,很少用“精神”去引导身体。

所以这一次看到格兰老师这个“注意力策略”工作坊,就准备去参加。

我昨天上了堂什么样的课?

这次工作坊基本是由各类训练和体验组成,其实挺难用文字描述出来,有些体验用语言去描述还挺吃力的,不过答应了大家要分享这次课程,我还是尽量写一写。

这一次工作坊是在一个非常舒服的小会议室举办,会议室一面墙基本都是书,地板和墙壁都是米白色调,干净又温馨。

我昨天上了堂什么样的课?

椅子也是日式的靠椅,大家席地而坐,围成一圈,格兰老师也坐在这个圈中。

我昨天上了堂什么样的课?

因为还没征得主办方同意,课程照片我就不公开了。

集中注意力的关键是关注到“自己”,因为自己才是注意力产生的“源头”。

但大部分人其实只关注到注意力的“终点”,就是注意力落在了哪里。

比如,我的注意力在手机上,我的注意力在书上,我的注意力在明天的会议上……

当一个人没有关注到自己注意力的“发源地”,他的注意力就会特别不稳,会从一个事情游弋到另一个事情,整个思绪也会随之漂移。

大家可以回忆或者感受一下,在你过往的三天时间里,你有多少时间,是真正关注到了“自己”?

你有多少时间是真正感觉到了自己有什么感觉,什么情绪,身体是否舒适?

不知道我这些描述是否清晰,我自己在课程中“全然和自己在一起”的感觉很强烈,但描述起来就觉得词穷。

如果有朋友在练冥想,可能就明白那种感觉。

我昨天上了堂什么样的课?

介绍一个我自己觉得对我很有效的策略。

这个训练老师没有命名,我把它称为“从头部感觉自己”。

步骤是这样:

闭上双眼。

伸出你的双手,用手掌覆盖你的脸颊,然后同时移动两个手掌到耳朵,到耳后,到后脑,再到头顶。然后把双手拿开,放在腿上。此时你的脸颊、头部应该都还有手掌余留的感觉,你能感受到自己整个头部。

然后运用你的想象力,想象它正在缩小,一点一点的缩小,最后缩小成一个光点。

这个光点开始逐渐向下移动,移动到你的咽喉,再继续向下,移动到你的胸腔。此时让这个光点停留,去感受这个位置。慢慢的呼吸。

想象清晨你在一片充满薄雾的树林中,你的每一次呼吸就像阳光,阳光和你的呼吸同步,一点点驱散薄雾,随着雾的散开,你胸腔里的光点越来越大,它充满了你整个胸腔。

我昨天上了堂什么样的课?

体会一下那种感觉,保持住。

然后慢慢睁开眼睛。睁开眼睛之后,也要去保持这种感觉。如果睁开眼睛后你的感觉消失了,可以再重复训练,直到你睁开双眼后仍然能控制住这种感觉。

我们之后还练了将这种感觉继续向下移动,移动到腹部。不过今天文字就分享到这里吧,太多了也担心大家记不过来。

这种感觉有什么用呢?

它在提醒你——“我”在哪里。

你可以保持着这种感觉,然后再去和别人交流,很可能会发现你们的交流有一些变化。

有人说她和别人交流时那种有些尴尬、恐惧的感觉降低了,还有人说感觉自己更投入了。

每个人的感觉不同,但是确实会有些变化。

在课堂中因为有老师引导,有同学间的相互影响,所以比较容易投入状态。我自己昨晚和今天在自己训练,发现借助着轻音乐效果比较好。

生活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我们太多的运用“大脑”,对身体的敏感度反而降低了。

如果你觉得自己感受身体很难,其实还有一个比较简单快捷的办法,去做几次spa,或者自己在家中做一些头面部spa,有很多精油的芳香气息也能刺激嗅觉,也能提高身体的感受性。

不知道朋友们中有没有学过冥想、瑜伽或者自己常常做spa的朋友,可以分享一些你们和自己身体连接的感受,想和大家一起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