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十問│響雷是優勝劣汰,普惠是立身根本

觀察十問│響雷是優勝劣汰,普惠是立身根本

當前的暴雷潮,從淺層說是互金行業經營風險積累的爆發,但究其竟,卻是由於金融資源配置不合理,過度集中到虛擬領域的必然結果。作為翼龍貸總裁,陸奇捷一句話就指出了行業現狀的癥結所在。

P2P的立身安命之本在於普惠,但卻有相當大的比例流向現金貸、首付貸、校園貸、套路貸,真正需要關注的領域卻鮮少有人沉下心來耕耘。

上一期#觀察十問#提到要投自己能看明白的資產,#觀察十問#第3期邀請了翼龍貸總裁陸奇捷來跟投資人聊聊互聯網金融的“三農”資產端。

陸奇捷表示,面對當前農村金融的缺失,普惠金融就是要將更多城市端資金更合理配置到農村。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小微企業等都應是普惠金融的重點服務對象。

在陸奇捷看來,未來的互金依舊要在普惠金融,中小微企業融資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那麼,三農資產端在行業發展中會如何?

接下來,

除了聊聊行業現狀,最後也會讓陸總為投資人講講三農資產。

01

觀察十問│響雷是優勝劣汰,普惠是立身根本

觀察君:當前行業處於暴雷期,很多平臺的資金流入情況不是很理想,這是否意味著越來越多的投資人在觀望行業發展?在陸總看來,P2P的未來發展是否樂觀?

陸奇捷:當前平臺“暴雷”頻現,行業風險被主觀放大,實際上這些“雷”是行業在發展過程中優勝劣汰的必然結果,並非行業風險積聚擴大化的表現。

此外,近年來,有些平臺在實際運營過程中,由於對互聯網金融的基本定位認識不到位,從而戰略選擇偏頗,導致現金貸、首付貸、校園貸甚至部分消費貸變相流入房地產市場,引發某些領域出現高風險的畸形現象,使得金融業面臨脫實向虛的風險,之所以導致這種狀況,主要是由於金融資源配置不合理。

2018年國家對金融風險管理要求是脫虛向實,這對紮紮實實做普惠金融的平臺而言是利好的消息,將來也會有更好的市場環境。

02

觀察十問│響雷是優勝劣汰,普惠是立身根本

觀察君:網貸行業主要還是踐行普惠金融的理念,陸總認為普惠金融必須要做到哪幾點才行?

陸奇捷:到目前為止,網貸行業可以說已經進入準後備案時代。在這段時間,主流的網貸平臺都進行了積極地合規整改,同時結合市場和自身的特徵對未來的市場策略和發展模式進行重新認識。

在監管進入常態化且不斷加強的背景下,網貸作為互聯網金融的產物,在創新金融產品的過程中通過對科技應用的落地,更應該為普惠金融的推動落地做出貢獻。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做到“普”。立足機會平等要求和商業持續原則,以可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有效地金融服務,擴大市場覆蓋。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小微企業等都應是普惠金融的重點服務對象。

其次,做到“惠”。普惠金融在實踐過程中,解決的重點就是如何降低成本。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互聯網金融平臺通過技術手段極大地減少物理網點及人員等佈局和鋪設,拉低綜合成本的支出,進而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服務上述客群,降低進入門檻,提高普惠金融服務的可持續性。

最後,以科技為前導,堅持科技創新助力普惠金融。利用科技快速發展帶來的機遇,迅速捕捉到並服務於傳統金融機構所忽視的群體或無法獲得金融服務的群體,通過提高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提供創新性和低成本的產品與服務,來豐富金融生態的多樣性,促進普惠金融的發展。

03

觀察十問│響雷是優勝劣汰,普惠是立身根本

觀察君:不少投資人看中平臺背景,但是不斷有國資系、上市系平臺暴雷,對於看中平臺背景這塊,陸總有什麼建議要給到投資人嗎?

陸奇捷:我個人認為,不可否認高大上的華麗背景能夠為平臺增信,但面對眾多國資系、上市系、風投系等稱號,最終判斷平臺安全的標準仍是合規經營。

首先,堅守金融信息中介的定位,不碰觸用戶資金、不涉及混業經營,藉助互聯網技術撮合農村借款人和城市出借人的借貸需求,實現金融資源的有效配置。

其次,平臺要落實小額分散標準,就翼龍貸而言,93%的借款金額在9萬以下,10萬以上的僅佔7%;借款筆數分散,分佈在全國1200多個區縣;借款資金流向分散,遍佈農林牧漁、零售業、製造業等20多個行業;借款人年齡層分散,25-34歲的借款人佔比32.6%,35-44歲佔比34%,45-54歲佔比27.2%。其他平臺的運營情況,投資人在投標前也應該詳細瞭解,平臺背景不能作為決定性參考因素。

最後,不同的平臺有不同的風控模式,翼龍貸獨創線下風險防控與線上信息撮合相結合的“同城O2O”模式,在地市、縣、村尋找當地人做合作商,他們熟悉當地的情況和社群結構,利用農村“熟人社會”的親緣、地緣、人緣優勢,對農戶的還款能力和資產狀況進行調查分析,控制風險,並進行貸中、貸後管理。

04

觀察十問│響雷是優勝劣汰,普惠是立身根本

觀察君:整個行業,暴雷消息很多,涉及平臺的負面消息也層出不窮,當遇到平臺負面消息時,陸總認為投資人該如何正確看待辨別?

陸奇捷:從近期“爆雷”的平臺性質看,一類是經營性問題導致的危機,一類則是龐氏騙局難以維繫引發的危機。

兩種情況要區別對待。對於出現問題的幾大高返現平臺,實際上並非嚴格意義上的網貸平臺,早已背離了信息中介服務的定位,涉嫌設立資金池、開展自融甚至觸及非法集資的法律紅線,同時也有設立線下理財門店等,這些都是監管所不允許的。

因此,在判斷平臺是否安全的問題上一定要透過表象看本質。避免因為出借人的恐慌情緒加劇,導致部分平臺出現擠兌現象,形成行業惡性循環。

05

觀察十問│響雷是優勝劣汰,普惠是立身根本

觀察君:當前很多投資人對資產端不是很瞭解,翼龍貸一直深耕“三農”領域,陸總方便跟投資人說說“三農”資產端的現狀嗎?

陸奇捷:現階段在三農市場,傳統金融處於相對缺位的狀態。一些大的金融機構撤出農村網點或業務構成,農信社、農商行及村鎮銀行等金融機構由於受某種因素的約束,在貸款的可獲得性、尊重及信任、效率和成本之間,尚未能夠與時俱進地把握和平衡。

2018年國家對金融風險管理要求是脫虛向實,改變金融資源配置不合理現象,避免金融資源繼續流向已經充足的城市而引發“補亢伐虛”,這對農村金融特別是三農互聯網金融未來的發展來說是利好。

06

觀察十問│響雷是優勝劣汰,普惠是立身根本

觀察君:不同的資產端會有不同的風控和運營方式,就“三農”領域來說,陸總可以跟投資人詳細講講這方面的乾貨嗎?

陸奇捷:在農村金融領域,由於市場環境極其複雜並極具地域特色,徵信數據又大量缺失,風控更是成為涉農網貸平臺發展的難點。

投資人在選擇涉農平臺時也要深入瞭解風控情況。

針對“三農”領域獨有的特點,翼龍貸的風控模式或許會與其他平臺不同,在成立初我們就率先運用接地氣的風控“土方子”——熟人風控,當地合作商對當地的風土人情十分了解,在風控上更有保障。在這一過程中,合作商會組織家訪盡調人員採取“明線+暗線”兩條路進行綜合評估,從而得出借款人的真實信用狀況。

三農的風控還有個比較大的難題,農村白戶在徵信體系中是個盲區。對於做涉農的平臺而言,“土方子”風控不能是全部,還需要依賴大數據反欺詐等技術手段篩選,通過信用信息的分類集成,有效的防控風險。

金融科技也是平臺風控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落實借款人需求的過程中,平臺可以升級原有合作商APP為貸款作業APP,實現出借全流程記錄,讓接地氣的線下風控線上化,通過定位系統、人臉識別等技術實現對主體反欺詐與形式反欺詐識別,降低風險控制成本。

此外,包括對業務人員註冊、反欺詐審核,區域鎖定、額度鎖定位、記錄及標準化,實現線上貸後檢查等,平臺應該儘可能地通過科技手段來完善風控。

**觀察君溫馨提示:“三農”領域的資產端與其他資產端有明顯區別,投資人在看風控模式的時候要考慮風控手段的實效性。

網貸行業的資產端有很多,車貸、房貸、消費貸、供應鏈金融等等,雖然歸根結底只有抵押貸和信用貸兩種,但是在當前行業發展過程中,不同平臺風控方式不同,運營模式也不盡相同。

#觀察十問#,是為了讓投資人離平臺更近,只有走近平臺,更深刻地認識P2P,投資人才能真正有底氣,有把握地進行投資。除了平臺大佬,觀察君也會聯合更多業內人士為投資人全面講解P2P的點點滴滴。

網貸進入中國已經經過了10個年頭,從一次又一次的坎坷中走來,不斷成長。但,最重要的是,網貸需要更多的人懂它。

不同的平臺,或許背景不同、或許資產端不同、或許風控模式不同、或許擔保方式不同,但大家都是網貸行業的一份子。

為網貸行業正名,不僅需要每一個平臺合規運營,也需要每一個平臺站出來,告訴投資人“我們究竟是怎樣一個平臺”,更需要每一個懂網貸的投資人站出來,告訴更多的投資人如何正確面對網貸行業。

觀察君(xtr168888)誠心邀請平臺、媒體、業內人士,為投資人在認識網貸的道路上出一份力,共同促進網貸行業健康前行,也期盼有更多人可以與觀察君一同傳遞這份正能量。

#觀察十問#更希望是投資人主動發問,觀察君一邊去找大佬為大家解疑答惑,一邊分身搬好板凳在留言區等大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