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馬非遺|保山三寶,永子第一,千年技藝,一脈相承!

保山古稱永昌,永子,即永昌所產的圍棋子,又名永琪,永昌三寶之一,永子棋院作為保山的地標建築,是由來已久的歷史傳承,更是全國絕無僅有的特例。秘境百馬第四十站的起點就位於保山市的地標建築“永子棋院”前,一座八層樓高的“閣”式中國傳統建築。

百馬非遺|保山三寶,永子第一,千年技藝,一脈相承!

百馬非遺|保山三寶,永子第一,千年技藝,一脈相承!

明代永昌人(今保山隆陽)李德章,曾在京城做朝廷一珠寶倉庫的司器。後因失火而被削職為民。回到永昌老家的李德章發現當地燒製的圍棋子比較粗糙,想起當年京城珠寶倉庫意外失火後,他無意中發現熔化的珠玉在澆水凝固後竟有晶瑩透亮的色彩,遂決心利用當地的瑪瑙、玉石煉製圍棋子。歷經幾十年嘔心瀝血的反覆試驗,在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終於成功煉製出了圍棋珍品永子。

百馬非遺|保山三寶,永子第一,千年技藝,一脈相承!

我們在保山有幸見到了李德章的後人,永子的第十二代傳承人李國偉先生。在保山城郊的金雞鄉,坐落著一座古香古色的庭院,這裡是保山另一處與圍棋相關的建築“永子文化園”。李國偉先生,溫文儒雅,有關永子的製作工藝和歷史典故在他平實的言語中鋪陳開來,聽者為之動容。

百馬非遺|保山三寶,永子第一,千年技藝,一脈相承!

百馬非遺|保山三寶,永子第一,千年技藝,一脈相承!

製作永子的材料都取材於保山,例如南紅瑪瑙、黃龍玉、翡翠和琥珀等珍貴原料,將他們研磨成粉,按照一定的配比在熔爐中煅燒,再用一塊細長的平板鐵片做底,把融化的原料像水滴一樣滴在平板上,就成了一個個初具形態的永子。

百馬非遺|保山三寶,永子第一,千年技藝,一脈相承!

百馬非遺|保山三寶,永子第一,千年技藝,一脈相承!

百馬非遺|保山三寶,永子第一,千年技藝,一脈相承!

剛“滴”好的永子還呈現出火紅色,很快就冷卻變成黑色,即使這樣也還有幾百度的高溫,需要持續冷卻之後才能拋光。

百馬非遺|保山三寶,永子第一,千年技藝,一脈相承!

百馬非遺|保山三寶,永子第一,千年技藝,一脈相承!

永子生產還有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是挑選永子,因為純手工製作的永子,在大小、厚薄……還是有細微的差異,為了保證每一顆永子都是最佳的上品,還需要對生產出來的永子進行手工挑選,在這個環節被“廢棄”的永子高達40%,這種精益求精的精神貫穿於永子製作的始終。

百馬非遺|保山三寶,永子第一,千年技藝,一脈相承!

百馬非遺|保山三寶,永子第一,千年技藝,一脈相承!

於是我們才有了細糯如玉、觸子心舒、冬暖夏涼,雋永神韻,乃古往今來舉世公認的棋中珍品。

百馬非遺|保山三寶,永子第一,千年技藝,一脈相承!

近年來,永子多次成為世界級圍棋比賽的指定用棋,受到圍棋界人士的稱讚喜愛。永子棋廠成為生產研發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主要基地,永子棋院是展示和介紹永子文化、舉辦國內外重大圍棋比賽的場館,永子圍棋學校也成為了保山市青少年瞭解圍棋,學習圍棋的場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