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沒有被逼上興趣班的你,如今感謝父母嗎?

劉Free


對於90後來說,小時候被父母報各種興趣班是常態。在假期來臨時,各種興趣班吸引了家長前來報名。對於孩子的教育要注重綜合素質的發展,

不僅僅是抓成績。那些沒有被逼著上興趣班的孩子,長大後的發展如何?感謝自己的父母嗎?


家長提供優質教育資源,注重孩子興趣的培養。家長在孩子空閒的時間,爭取學習更多特長。孩子被要求上興趣班,也是為了孩子有一個加分項。培養孩子的興趣從小抓起,但上興趣班不代表以後能在興趣領域有所大成就。所以家長的初心是為了孩子能有一技之長,以後的發展全靠個人努力。


家長尊重孩子意願,報名感興趣的興趣班,孩子是會感激父母的。家長如果執意按照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報興趣班,不僅不能學習到技能,還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對於孩子的童年來說,需要營造輕鬆歡樂的氛圍,專注學習感興趣的領域。培養孩子的興趣,學會一技之長,會讓孩子長大後受益,孩子也會感謝自己的父母。


沒有經濟條件上興趣班的孩子,在長大後也會感謝父母。農村的教育條件沒有城市好,在農村長大的孩子可能沒有機會上興趣班。與那些上過興趣班的孩子比,可能沒有一技之長,但擁有的是農村孩子自由的成長空間。即使沒有上過興趣班,孩子也會感恩父母。孩子不能因為條件不允許,沒有上興趣班,而責怪父母。


學習一項新技能,重要的是個人的主動性。孩子主動上興趣班,才能培養孩子的一技之長,在以後注重培養方能取得成就。沒有被逼上興趣班的孩子,會感謝自己的父母。


決勝網


我大學是鋼琴專業。應該是對這這個事比較有發言權的。小時候都是自己先喜歡,然後去學了,之後就經常被打,因為其他孩子在玩我在練琴。

但是最後靠鋼琴考上了北京985大學,說真的,靠文化課考上北京985估計要比鋼琴苦十倍。

因為小學雖然比不學特長的孩子辛苦,但是到了中學上了藝校,文化課一週只有16節,加每天練個五個小時左右鋼琴,比一般中學生輕鬆多了。

再說畢業後,我們班百分之九十都留了北京戶口。一般專業估計做不到吧。而且現在我雖然戶口車房都在北京,但是因為寶寶還小,不想受霧霾影響,就回父母三線城市教鋼琴,年收入有五十萬。如果在北京會更高,同學基本也是這個收入。

一個女生又不用天天八小時,還能多和寶寶在一起。收入也不錯。真心感謝我媽在我小時候對我的付出和堅持。靠自己真沒幾個能成的,周圍同學一聊都是被打出來的。

呵呵,其實自己也不記得小時候被打的事情了,也不太記得玩的事情,所以對很多人來說,小時候的童年學沒學特長,對童年幸福感覺都差別不大。哪種學了7、8樣的例外啊。現在四歲女兒除了學學鋼琴,跳舞英語也就像是玩玩。所以她也挺幸福的。計劃還是學鋼琴專業了,現在文化課壓力實在太大了。能稱得上幸福嗎?


喂喂吃飯啦


興趣班這東西被創造出來的時間真不長,60後 上 過 興趣班的請舉手🙋估計沒有!70後上過興趣班的不多!80後 沒 上 過 興趣班的請舉手🙋估計廖若星辰!90後,00後基本上就是全軍覆沒在興趣班了。


興趣班是從高考擴招開始紅火起來,說好聽了是全民提高文化素質,換種說法就是讓全民消費的最成功案例沒有興趣班之前靠的是家學
,記得有一期CCTV《謝謝了,我的家》通過藝術家,教育家,翻譯家豐子愷的大外孫孫菲君來談他的"家",其中有很多驚豔之處,詩畫都是在玩中信手學來,想學二胡,豐子愷老先生直接把梅蘭芳的琴師找來教外一一這就是真正的知識分子型的精英階層

不上興趣班不等於不發展興趣!這一點跟家學關係很大,耳濡目染的浸泡式教育其實是最高級的教育模式。

上了興趣班不等於發展了興趣!這一點很可悲,通常發生在無力開展有效家庭教育的人群中,結果常常是花錢受罪。

如果把成功的因素簡單歸咎為:天賦➕訓練(興趣班)➕機(guan)遇(xi)(機遇不等於guan xi,但機遇越來越近似guan xi),那麼,我們來看下以下幾種情況:

1,沒有天賦沒有機(guan)遇(xi)的,根本不用討論,上興趣班基本上是人財兩空,花錢買罪受。但這個說起來很傷人,因為大多數人其實都是這種情況,父母望子成龍心切,幻想著有真正的機遇掉到眼前。

2,有天賦沒有機(guan)遇(xi)的,屬懷才不遇型,這種類型上不上興趣班意義都不大。人們常說"造化弄人",我卻說一定是這個人沒有處理好周遭事故,其實,所謂機遇與非就是用心尋找並抓住機會,很多時候不是找不到機會,而是自己處理不好,把機會給丟了。

3,沒有天賦有機(guan)遇(xi)的,這也是大多數人面臨的問題。通常家裡都會在自己生活的領域建立起一定的人際關係,多少都會有些門路,希望孩子通過興趣班有所提升,然後踏上父母提供的平臺。即便很多人都知道,通過興趣班逼出來的終成不了大器。

4,畢竟,既有天賦又有機(guan)遇(xi)的是少數,而這些人恰恰就是我們眼裡的名人。所以扒一扒名人的家境就會發現,真的都不簡單。

古往今來,通過刻苦學習提升生活,跨越階層的成功案例是有的,這也就成為了神話般的榜樣,為什麼女孩喜歡灰姑娘,白雪公主,睡美人?因為童話故事的創造者需要讀者,他們研究受眾的心理,知道老百姓缺什麼。


最美還是藝術史


我出生於農村,憑著自己的堅持和努力考上了985大學,真的很不容易。記得經常因為家庭困難,一餐只能就著白開水啃一個饅頭。大學別人生活費800、1000的時候,我的是一百。經常被同寢室一個家庭條件好的女生惡毒的嘲笑。大學很多生活費都是自己勤工儉學賺的。所以我除了唸書,什麼都沒學過,唱歌、畫畫、音樂都是一竅不通。呵呵,記得大學教舞蹈的時候,我聽不懂節拍跟不上舞步,那個時候看到別人異樣的目光其實很自卑的。上天待我最大的優待,就是給了我一個聰明的大腦和一張漂亮的臉蛋。雖然我自己覺得自己長相一般,但從小到大很多人都說我長得古典秀雅。大學剛開學不久的開學晚會就有男生向我表白,說我長得非常古典清純,氣質非常清雅秀麗,問我有沒有學過鋼琴。那個時候內心其實是苦澀和自卑的,因為連讀書都因為經濟困難差點沒堅持下來,哪兒來的經濟讓我去學鋼琴古箏呢?所以那個時候很膽小很自卑,經常用看小孩子的心態看那些玩著花樣追我的男生,關緊著敏感的心扉。再後來,有男生說要送我一部古箏,被我拒絕了,我說不想有心理負擔,而且我也沒有經濟能力去學古箏。大學畢業後,遇到了帥氣的老公,和他一見鍾情,有了幸福的家庭,也有了可愛的一雙兒女。我給女兒報了鋼琴和舞蹈,國畫,這三項一直堅持著。開始女兒也哭鬧不願意去上課,但慢慢的堅持到現在,舞蹈已經考過七級,鋼琴考過六級了,國畫考過七級了。很多鄰居都沒堅持下來放棄了,我一直在默默堅持。有時候女兒自己會很自豪,跟我說別人誇她腿長氣質好,像媽媽一樣漂亮。我會笑著鼓勵她。利用暑假寒假,我讓她學過游泳,高爾夫,乒乓球、羽毛球、籃球、溜冰,她的興趣非常廣泛,真的比媽媽小時候幸福太多了!


美人遲暮2016


我爸媽當年琴棋書畫都試了下,結果我一上琴就哭,放棄;圍棋會點,但下得一般般。後來遇到了個好老師,水平很高,幾乎免費教,學國畫和書法了。一學就是10多年。我很慶幸遇到這樣一位老師,他教書畫時,經史子集都教。初中畢業那會兒老師說我有天賦,可以搞美術專業。他說他有個世交是謝稚柳的弟子,可以讓我拜師。最後我還是拒絕了,總覺得自己畢竟才氣不足,不足以成大家,還是老老實實高考簡單。這樣的興趣班真的不覺得苦。雖然學畫那幾年幾乎沒有玩耍的時間,但是真心覺得樂在其中,大大小小的獎也沒少拿,高考還有個20分的加分,不過沒用上,考分足夠。最最大的益處是女生受書畫薰陶十幾載,氣質自然與眾不同。所以我覺得找個孩子有興趣的,培養一下絕對有好處。


2208722525


農村長大的娃,從來沒有上什麼興趣班,倒是上過班主任在暑假辦的補習班。

小的時候沒覺著什麼,因為周邊都是一樣的小夥伴,整天玩遊戲上山下田多嗨皮。但當我對這些興趣班的東西發生興趣,以及與城裡的同學對比時,我是多麼渴望小時候能有興趣班可以上呀。

因為學習成績不錯,考上了本地最好的高中,同學也有不少農村的,但還是城裡的多,那時就羨慕他們多才多藝。後來到了大學甚至現在工作了也是一樣,對音樂美術舞蹈等藝術方面一竅不通,對比周圍有的會彈琴有的會寫字畫畫,覺得自己的生活少了一份雅趣。

我在高中開始喜歡上打乒乓球,一直都靠自己琢磨鑽研,在技術進步上走過很多歪路。到了大學,進入了校隊,周圍的隊友全是小時候練過或者培訓過的。那份渴望自己也能有個紮實基本功也有人指導的心情,我現在仍然記得。其實直到現在,我依然希望能找一個好的教練再培訓培訓。

我的女兒已經兩週多了,很快要上幼兒園了,也可以上各種興趣班了。

我的想法很明確,我會盡力創造有機會接觸各種興趣的環境給她,有興趣的,可以著重培養。沒有興趣的,就上個短短的培訓班,就當是常識普及吧。


手機用戶50380655092


我出生在農村,家庭條件也不是很好,那時從來都不知道興趣班為何物,也沒見身邊的人有誰上過興趣班,父母自然對孩子興趣培養也不重視,只是經常會對我們說:“要想以後不再土裡刨食吃,就得好好讀書。”

小時候沒有上興趣班,並沒有覺得與別人有什麼差距,但是等到上大學、參加工作,這種差距就很明顯了,參加了聚會,公司組織年會,別人吹拉彈唱,至少會一樣,我什麼都不會,總有一種不合群的感覺,很不願意參加這類活動。

現在我家老大在練習彈吉他,我並不是想讓他彈得有多好,也沒讓他考過級,只是想培養他一項興趣愛好,以後讀書累了,工作壓力大了,都可以彈彈吉他,放鬆一下,和同事一起共事時,也許會因為都喜歡彈吉他而有共同語言。

以後的社會是圈子的社會,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圈子中,如果你什麼都不會,很難融入到圈子中去。未來的競爭不僅靠的是硬實力,要有高學歷,高能力,也需要軟實力,比如會一門才藝,善於交際等。


沛澤媽讀心理


越大越明白的孩子,越可能會知道這麼一個道理:自己人生做出的選擇,或者是自己人生髮展到現狀的所有情況,很多時候都不因為他人的干預,而是因為自己的選擇。

並且有很多時候,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並不因為我們的能力如何,而是因為我們的選擇。

有時候,你可能是因為沒有學習某樣興趣愛好的動力、天賦、能力,而選擇放棄某一件你覺得無趣的興趣班。在這個學習——放棄的過程中,你的父母可能會勸你——你如果現在放棄了,就等於之前付出的所有的努力都白費了,你現在擁有一個很好的機會、平臺,如果選擇丟棄,長大一定會後悔的!

有時候,就算爸媽怎麼勸你,你都覺得想要放棄。

那我的建議就是隨著孩子的心思去。因為就算孩子隨從了家長的意願,但畢竟不是自己真實的想法,所以也就很少的情況會獲得源源不斷努力的動能,如果在這樣的情況下,這個興趣其實也不會長久。


柏燕誼心理諮詢師


一說起上興趣班,到如今在我心中也是一個痛。

小時候我很喜歡彈電子琴,學校裡開設了課後興趣班,很想報名學,和家裡一說,父母覺得買個電子琴的費用太高了,家裡承受不了。想想也是,家裡不富裕,也就作罷,眼熱地看著別的同學去學。

由於身材好,唱歌不跑調,被老師選到舞蹈隊、合唱隊。畫畫,寫毛筆字也不錯,又被美術老師和大字老師選去。

去做些,由於是免費,家裡沒有反對也沒有支持,但耳邊聽到最多的就是:“不能因為這些耽誤學習,學生還是要以學業為重。”

小時候,我還喜歡繡花、織毛線、繩編這類的小手工,每每做到全心投入的時候,總會被媽媽說:“不務正業”、“淨做些沒用的,有那時間把學習搞上去。”

聽得多了,後來乾脆把自己所有的愛好關閉,什麼也不學了。

長大後,越來越羨慕那些有特長的人。

最最讓我羨慕的是他們可以通過自己的興趣愛好,讓自己成為斜槓青年,實現財務自由和時間自由。

斜槓青年:他們不滿足單一職業和身份的束縛,而是選擇一種能夠擁有多重職業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這些人在自我介紹中會用斜槓來區分,例如,李四,主持人/演員/設計師/畫家。

能夠賺錢帶娃兩不誤,一直是我的夢想,可沒有什麼特長,想成為一個斜槓大媽,都是一種奢望,心裡能不痛嗎。

我一直堅持讓孩子去上興趣班,為的就是讓她今後能成為自己生活的主人,過得更加自由自在,不被生活所累。

在陪孩子上興趣班的同時,我也重拾兒時的夢想,跟她一起學唱歌、跳舞、繪畫,練習寫作,撿起已丟多年的英文,讓自己有朝一日能成為斜槓大媽,父母給不了的,我自己給。


萌媽愛學習


在孩子感興趣的前提下,培養孩子一兩門特長這個可以有。


但是逼迫儘量還是不要有,否則事倍功半不說,還可能釀成苦果。比如我們的家長給孩子們瘋狂地報一些鋼琴班、舞蹈班、英語班,有家長給孩子同時報十來個興趣班的壯舉,也有將孩子逼瘋的事件。最典型的莫過於武漢一父母花1.5萬元報了12個興趣班,令5歲女孩“崩潰”了:經常用頭、手撞牆。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思想仍然深深地影響著相當一部分家長,為了不讓孩子們落後於其他孩子,將自己的興趣強加給孩子,天天逼著孩子去學這個學那個。這種大人強加給的“偽興趣”,而非真興趣,儘管也能夠逼著學到一些皮毛,但是孩子心裡非常不高興,自然也是不會認真學。


其實,孩子其實也有自己的思想,也有自己的興趣,我們也要尊重他們,也要照顧他們的心情和想法,在他們感興趣的前提下,培養一兩門興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