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民高科董事長齊中祥:AI的下一個春天是人心識別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馮櫻子 北京報道

7月29日,由中國經濟傳媒協會、華夏時報、新浪財經大V頻道主辦,羊城晚報、水皮雜談、傳媒茶話會協辦的第十一屆(2018)中國經濟媒體領袖峰會“科技創新與合規論壇”在廣州增城舉辦。

沃民高科董事長齊中祥:AI的下一個春天是人心識別

結合近期發生的一些大型輿情事件,沃民高科董事長齊中祥提出,輿情的本質是社會心理在可見的形式下尋求的表達。同時,齊中祥還指出了輿情工作將面臨如下五大發展趨勢:從輿情角度轉向情報角度;從實時監測轉向動態預測;從關注信息轉向關注人與信息的融合;從關注事實轉向管控情緒;從關注中國轉向監測全球。

沃民高科董事長齊中祥:AI的下一個春天是人心識別

輿情能不能管控?他認為凡是輿情事件的當事人,還沒有人能夠全身退出。特別是極為惡劣的,涉事公司可能會面臨退市,所有的一切都將回到零點,創始人甚至身敗名裂。事件擴散到輿情階段時,極易變成失控的狀態,不光企業,政府也一樣。

那麼企業是不是沒有辦法應對了呢?更多的時候,企業要在有苗頭的時候,就去及時掌控,因此這個時候我們的企業需要有情報的思維,才有可能及早地發現問題。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當下,任何一個企業出現了輿情事件,企業就如同“鬥牛場”裡的牛,被所有網民在圍觀。這時,企業過去做的所有事情都會被暴露出來!這點不要有任何的僥倖。“很多人去刪一些信息,沒有意義的,你是刪不完的。”齊中祥表示:“如果企業要掌握主動,要及早解決問題,就要從輿情的角度邁向情報的視角。”

此外,有沒有辦法找到網絡黑手呢?齊中祥表示,在大數據時代,一切都有記錄。大數據的系統會計算出誰是影響者,誰是源發,即使刪除了網絡信息,沃民的數據庫中信息仍然會保存。因此,只有把信息融合起來後才能看到事件背後的真相。

輿情的發展能夠預測嗎?所有的監測都不是目的,目的是預測未來!通過互聯網,通過大數據,完全可以建立算法模型,可以脫離人的經驗的判斷。及早發現未知的風險,提早發出預警。牛頓曾經講過人心難測,人類的瘋狂是無法計算的。但目前通過建立模型,可以反映人心的實時變化,根據情緒的因子就可以預測未來。

沃民高科董事長齊中祥:AI的下一個春天是人心識別

圍繞這些,沃民高科建立了一套“人心識別AI”技術體系。其中,數據來自明網、暗網和專網。根據信息和數據分析體系,然後通過應用場景,形成網絡情報的解決方案。

齊中祥介紹,沃民高科在採集明網信息的同時也可以挖掘暗網信息,結合全網數據的採集能力及實時的翻譯,可以實現外文一鍵切換成中文。沃民高科曾為某機構建立過一套系統,可以把暗網和明網信息融合起來實時預警。

沃民高科曾發佈過七大研發成果,分別是網絡信息監測與分析工作的趨勢研究、人心識別理論和技術實現的路徑、基於ABC的開源情報分析體系、基於人心識別算法的預測能力、滿意度在線智能計算與算法模型、基於人與信息融合的水軍識別術、全球網絡信息實時監測智能系統。

“人工智能的下一個春天就是人心計算,如果破解了這個難題,我們在商業領域,在政治領域,以及未來的社會治理領域,將會更加主動,更加有效。”齊中祥提出:“得數據,得未來,得人心,得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