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競亞運首金:可20年前,「教父」sky很孤獨

8月26日,中國隊在亞運會電競項目《AOV》(王者榮耀國際版)連勝四場登頂,摘得了亞運歷史上的首個電子競技冠軍。

一時間,人們為電競歡呼不已。遊戲終於不再“不務正業”,反而成了一門產業。

實際上,在這份榮耀背後,刻著中國電競前輩們無盡的孤獨。

十多年前,中國電競產業在風雨飄搖中生存,“人皇”Sky等選手以個人意志支撐了電競事業的最艱苦的歲月。

正是他們這些人的努力,遊戲不再被視為電子鴉片,現在孩子們打遊戲和看電影一樣,成了大眾普遍的娛樂方式。

電競亞運首金:可20年前,“教父”sky很孤獨

中國電競亞運首金

電競亞運首金:可20年前,“教父”sky很孤獨

昨日,雅加達亞運會比賽場館上空飄揚著鮮豔的五星紅旗。

在亞運會電競項目《AOV》(王者榮耀國際版)比賽中,中國團隊連勝四場登頂,摘得了亞運歷史上的首個電子競技冠軍。

電競亞運首金:可20年前,“教父”sky很孤獨

電競國家隊首戰即告勝,引來人們極大的關注。網絡社交平臺上,關於“電競”、“亞運”相關的討論和話題應接不暇。

此前,作為官媒的“人民電競”就明確表示支持,在微博上宣佈人民體育電競平臺上線運營,助力電競事業的發展。

電競亞運首金:可20年前,“教父”sky很孤獨

主流賽事賦予的國家榮耀,讓電競開始真正被正視。電競不再被視為不務正業,開始被視為一種競技體育。

人們和媒體的大量關注也讓電競選手身價高漲,LOL職業玩家Uzi一年僅獎金和工資就拿到了44萬美金。

一時間,電競成了資本和媒體熱捧的新風口。

幾天前,WCG兩連冠的名人堂選手Sky李曉峰也開始作為“中國電競教父”被官方媒體採訪,一切看上去都那麼美好。

電競亞運首金:可20年前,“教父”sky很孤獨

而在十多年前對Sky這些職業選手來說,這一切都不可想象。

不被理解的電競少年

電競亞運首金:可20年前,“教父”sky很孤獨

1998年,Sky13歲,晚上睡不著覺了

一款叫做“星際爭霸”的遊戲徹底改變了他的作息時間,他每天晚上需要等父母睡著,然後再悄悄的繞過他們的房間去通宵玩這款遊戲。

電競亞運首金:可20年前,“教父”sky很孤獨

和所有厭倦讀書的同學一樣,他的日常就是翹課逃學,抽菸喝酒,打群架。

他不喜歡讀書,但是愛打遊戲,打起遊戲來勤奮刻苦,廢寢忘食。

可社會不認可遊戲的價值。2000年,《光明日報》發佈了一篇報道《電腦遊戲:瞄準中國孩子的海洛因》。

該文章直接將遊戲比喻成毒品,正在腐蝕中國少年的身心健康。

除此之外,遊戲愛好者想以遊戲作為職業謀生簡直是天方夜譚。

每次Sky打遊戲被家裡罵,他都只是默默的低下頭,也不反駁。只是罵完之後依舊還是往遊戲廳跑,父母也拿他沒辦法。

電競亞運首金:可20年前,“教父”sky很孤獨

如此循環往復,Sky的遊戲訓練時間充足,在《星際》上輕車熟路,但中考成績卻一塌糊塗,大部分科目都沒有及格,學業前途一片黯淡。

他不想讀書了,想當遊戲職業選手。但一想到父母根本不會理解他,便賭氣離家出走。離家出走之後,就直接奔向了網吧。

五天之後,Sky回家被父親李長健狠揍了一頓。揍完之後,李長健託人把兒子以大專生的身份安排進了洛陽醫專,打算讓兒子乖乖從事一項穩定的工作。

李長健苦口婆心的和Sky說,希望他能夠理解這個貧窮的家庭,趁早學一門手藝,找一份穩定的工作來幫家裡面分擔重擔。

總之,大概意思就是你別打遊戲了,這事情不能當職業,賺不上錢。

生活重壓下的Sky只好老老實實的在醫學院學習,很快就感到極度不適應,為了逃避這塊不屬於他的地方,又重新開始頻繁跑網吧。

電競亞運首金:可20年前,“教父”sky很孤獨

他和那些學霸一樣形成了規律的生活,傍晚起床,匆匆洗把臉就直奔網吧。

他開始把打遊戲當做一項事業,每天極為勤奮,訓練時長超過10個小時,有時候甚至會練到18個小時。

“我會練到拿起鼠標眼睛模糊,大腦無意識,不知道自己在打什麼東西——即使在這種情況下,我還能堅持很多盤。我會堅持到完全沒有意識,再打要昏過去,練習不了任何東西;或者對手都要睡覺,就連二線、三線的選手都不願意跟我再打了,才結束一天的訓練。”

2001年,Sky毫不意外地掛掉了在醫專的所有科目。

網吧的費用進一步加劇了Sky的拮据,他每天只吃一頓飯,肚子餓時會專門去喝免費的湯水,直到把肚子喝飽。

第二年春天,為了一個冠軍獎金500元的賽事,他借錢坐火車去西安比賽。沒撐過三輪,他很快就被淘汰,一毛錢獎金都沒拿到。

在漫長的火車上,Sky哭了,他第一次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不適合電競。

電競亞運首金:可20年前,“教父”sky很孤獨

不只是Sky,在那個年代,電競圈的職業選手普遍很慘。另外一位DOTA世界冠軍王兆輝曾經窮到撿菸屁股抽,好不容易贏了一個比賽,主辦方卻帶著獎金跑路了。

當時根本沒有資本願意投電競,傳統資本看不懂,對電競真正感興趣的王思聰們還在上初中。

但輿論環境很快有了好轉。2003年中央電視臺創辦了《電子競技世界》節目,主要是對電競賽事進行報道和轉播。

同年,電子競技成為中國國家體育總局正式承認的第99個正式體育項目。這是官方開始第一次嘗試正視電競這個行業。

電競亞運首金:可20年前,“教父”sky很孤獨

但Sky知道這些都無法說服觀念傳統的父母。唯一的辦法就是拿到冠軍,真正賺到錢。他準備背水一戰,向父親保證這是最後一次對電競的嘗試,如果失敗就再也不碰遊戲。

Sky抱著破釜沉舟的心情備戰WCG,他在白天醫院實習,晚上通宵訓練,幾乎不睡覺,他隱約感覺到這可能是他的最後一次機會。

這一次,幸運之神依然缺席,第一輪就被淘汰了。

天彷彿塌了,Sky的眼淚嘩嘩的流,從座位上站起來,想要從三樓往下跳。隊友李亮一把將他攔住。

“跳下去,摔個骨折!最好是手臂骨折,這樣以後就再也不可能打遊戲了,也不需要再因為遊戲而痛苦了!”

那是Sky最低落的時候,電競也跟隨著他的情緒,進入了新一輪的低潮。

04年廣電總局宣佈停播《電子競技世界》,剛被官方承認的電競又被拋棄到了萬丈深淵。

電競亞運首金:可20年前,“教父”sky很孤獨

許多電競選手無法養活自己,紛紛放棄。當初攔住Sky的李亮最後也放棄了,他選擇進入家裡的汽修廠工作。

而Sky畢業後依然選擇在鄭州的網吧當半職業選手,月薪只有一百塊,難以養活自己。

他和電競的希望在哪裡?

電競的春天

電競亞運首金:可20年前,“教父”sky很孤獨

不同於中國當年對遊戲的偏見,電競強國韓國直接將電競上升到了“國家文化”的戰略,連總統都親自下場打表演賽。

並且,它擁有俱樂部、大型賽事、電視轉播、廣告贊助等一系列完善的電競行業機制。

電競亞運首金:可20年前,“教父”sky很孤獨

而中國的電競行業根本談不上什麼生態,也沒有資本來發展壯大,只能在陰暗的夾縫中勉強生存。

“並不是所有人都有優越的條件,對很多國外選手來說電競只是茶餘飯後的消遣,而對我們來說,這是生存。”

Sky 需要拼了命去訓練然後拿冠軍。睡倉庫,吃泡麵,只是為了生存下來。

也正是他的這份堅持支撐了那段電競發展的艱苦歲月,電競行業才不至於被扼殺於搖籃。

在困境中,Sky以其超乎常人的勤奮開創了Sky流。Sky流是指每一個對手在開賽前就知道Sky要用什麼打法,但依然會被他擊敗。

Sky開始以大魔王的姿態蟬聯了2005年、2006年兩屆WCG世界總冠軍,成為名人堂選手。

電競亞運首金:可20年前,“教父”sky很孤獨

而07年即便在決賽意外的輸掉了比賽,但是依然完成了對所有人的超越,和MOON、Grubby成為了世界魔獸爭霸項目上公認的三名最偉大的選手。

這故事彷彿和金庸的小說一樣,天資聰穎的黃蓉學不會左右互搏,笨拙的郭靖卻憑藉勤奮成了一代大俠。

Sky的堅持式成功極大的激勵了那些仍在徘徊和猶豫的電競選手。

他第一次在電競全球最高賽事的領獎臺上披上了國旗,將這份榮譽賦予了國家意義,重新引起了國家的重視。

對於遊戲是“電子海洛因”的改觀也在日臻完善,小孩子終於不用再偷偷摸摸的去網吧打遊戲。

2008年,國家體育總局將電子競技重新定義為中國的第78號體育運動項目。

三年後,畢業歸國的王思聰拿著王健林給他的5億投資電競全產業鏈,引起富二代和娛樂明星的廣泛關注,電競行業開始湧入大量的流量和資本。

電競亞運首金:可20年前,“教父”sky很孤獨

一切豁然開朗。

最好的消息是,電子競技被提名為2020年奧運會比賽項目。

2015年,Sky 30歲,宣佈退役,結束了17年的電競生涯。

電競行業這些年的發展裡,統治級人物Sky堅持了下來,但是更多熱愛電競的人離開了。他們或許是真的熱愛遊戲,但是也必須面對現實的壓力和責任。

在2017年在鳥巢舉辦的《英雄聯盟》S7總決賽裡,朋友圈裡蔓延著緬懷青春的氣息。

電競亞運首金:可20年前,“教父”sky很孤獨

即便我們沒有Sky那個能力打職業賽,但回想起那些日子和朋友一起省了早餐錢,開團去網吧打遊戲的場景,就像周杰倫的歌詞裡面寫的:

“兄弟,一起奮鬥,一起超越,一起殺吧!”

榮格說:“小的時候,做什麼事能讓時間過得飛快並讓你快樂,這個答案就是你在塵世的追求。”

那些從小被罵網癮少年的孩子長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