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版《西游记》的特效只值五毛钱?错!可贵着呢……

86版《西游记》是传世经典,它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但《西游记》为什么会成为经典之作呢?大家要知道,整个《西游记》剧组只有一位摄像师、一台摄像机,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拍了足足六年才完成,其间的艰辛不言而喻,光是这点,就没有哪个剧组能比得过。而在当时,国内特效技术还处于空白阶段,而《西游记》作为一部神话类型的电视剧,自然需要制作一些特效场景,这可难住了经费困难的剧组,可人终究是聪明的,他们想到了用简单的模型来代替复杂的特效。

86版《西游记》的特效只值五毛钱?错!可贵着呢……

在拍《猴王保唐僧》时,有一幕是小白龙现出原形,为了拍摄这个特效镜头,剧组专门花费980元,找工匠雕刻了一条非常精致的龙,在当时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这将近一千块钱是剧组咬着牙花出去的。但是,在准备拍摄的时候问题还是发生了,由于龙雕刻得太小,没有设计关节部位,导致舞动起来动作十分僵硬,翻滚的镜头也做不出来,实在可惜。

86版《西游记》的特效只值五毛钱?错!可贵着呢……

在拍摄《扫塔辨奇冤》时,由于设备落后,所以剧中的很多镜头都没办法完成,剧组同样采用了制作模型的办法。他们制作了一个宝塔模型,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效果,相信观众在看这一集的时候都没想到这座宝塔是个模型吧。可以说《西游记》剧组即使在困难的条件下,也会为了最好的效果而不懈努力。

86版《西游记》的特效只值五毛钱?错!可贵着呢……

在《祸起观音院》一集中,观音院被烧,这样的大场景要是真实地拍出来花费可不小,这显然是当时的剧组承担不起的,由于没有经费和特效技术支持,只能依靠其他途径来完成,他们便又想到用模型来代替实景。杨洁导演想用木制品做模型,这遭到了制片部门的反对,他们认为应当用便宜的纸质模型来代替昂贵的木制模型来节约经费,但杨洁导演竭力反对,她坚持自己的原则,认为纸烧起来和木头烧起来的效果是不同的,纸张体现不出火烧寺院的艺术感,反倒更像是在糊弄观众,在她的建立坚持下,最终剧组花费几千元请人雕刻了一座木制的观音院,好在最终拍摄出来的效果令人满意。

86版《西游记》的特效只值五毛钱?错!可贵着呢……

虽然这部剧的特效很难迎合现代人们的审美,但这无碍它成为经典能,因为这是整个剧组是用尽心血拍摄出来的,它是一代又一代人不可替代的童年记忆。西游记的导演杨洁、沙僧的扮演者闫怀礼以及其他的一些角色扮演者都永远地离去了,但《西游记》这部剧却不会走远,《西游记》剧组的精神更是永远都值得人们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